分享

【新加坡育儿日记】比起空洞的表扬,孩子更需要真挚的鼓励

 苗芯地妈妈 2016-12-18

专栏作者简介
 


榛子,一位住在新加坡的全职妈妈。女儿今年五岁,出生于新加坡,在一所国际化的纯正蒙特梭利幼儿园就读。她是一个活泼,爱运动,爱臭美,颇具思考能力,啥都想自作主张的小孩。


【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鼓励与表扬】



昨晚看一个HBO老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就是菲利浦·津巴多著作《路西法效应》电影版,讲述制度是如何可怕地改变人性的。想到这个全球顶尖的大学还真是出不少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今天我们来说说斯坦福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所做的跟育儿有关的另外一个实验:鼓励与表扬对儿童的巨大差别



在我们这个时代,西风东渐,咖啡在揉合着茶文化,人们不再以虚怀若谷的自谦影响孩子,取而代之的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身边常见许多父母亲友毫不吝于表扬孩子们“你真棒!你好聪明!你太厉害了!”。我自己自幼生长于儒家传统讲究长幼有序但同时父母颇开明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年后长期生活在东西两种文化夹缝里,对于不同文化我们到底应该吸收什么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



内敛含蓄的文化常常使子女成年后因为儿时得不到父母明确的鼓励和认同而不够自信,但时时的溢美儿童就一定会使他们更加自信吗?实验结果表明答案是否定的。卡罗尔·德韦克对实验重复多次,剔除不同家庭成长背景造成的影响,以十年之期对来自于20所不同学校的400名孩子进行长期研究,每一个孩子都经过四轮测试,结果令人震惊:鼓励和表扬有着细微但极为重要的差别



鼓励关注过程,指给孩子们鼓劲儿,让他们的努力可以被看见,而努力与否是儿童可以掌控的,因此他们会认为事情做得好不好他们有能力可以左右的,在过程中会更加愿意尝试难的东西,不怕挑战,失败了也能坦然面对,因为失败仅仅是自己不够努力,下次依然可以再来,多努力就是了。



而表扬则相反地偏重结果,都已经这样好了下次能不能突破?更糟糕的情况是表扬直接涉及“成功是因为天赋秉异”比如聪明,天赋不是一个人能够掌握的,它是与生俱来的,总共就是这样多,所以面对失败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受挫程度高,儿童也会误以为天赋才是事情能否做好的关键,进而低估甚至轻视努力的重要性,有可能不愿意努力以保持表面上聪明的自恋,因为太努力而获得的成就就像在告诉他人自己不是聪明人一样。



鼓励需要技巧。要是实在不知道如何鼓励儿童或者无法区分鼓励和表扬,朋友Chris的三段论可以作为参考,对于我做来给闺女当午餐便当的五色炒米饭他是这样说的:“哇,榛子你做的这炒饭五颜六色,材料新鲜丰富荤素搭配得宜。看上去真是赞,让人好有食欲的感觉。你是怎么做到的?”



基本可以概括为:

1.陈述事实;2.表达情感;3.你是怎么做到的?真诚的询问进一步鼓励。


与此相反的做法是以评价和观点而不是事实作为重点“哇,榛子你真会做饭或者真有天分”。这样的表扬比较空泛,完全忽略了制作过程和选材等方面的努力。我自己对于鼓励孩子也会有意识的稍微注意下细节事实和遣词用句。


1.五岁小娃区别动植物


刚满五岁的一天,3:30pm放学后母女俩到处瞎逛,回到家都快八点了。如常的一边走一边唠嗑学校里的事情,做了什么work了,老师咋咋同学们咋咋吃喝如何,有什么好玩的事或者不开心的事?她说今天在学“植物,plants”,妈妈问“你能说出一些吗?“,她指指路边说“草啊,树啊,胡萝卜啊,蘑菇啊都是”,妈妈让她看路边的蜗牛问这个也是植物吧?小娃娃畅快的仰头咯咯笑起来好像妈妈特傻一样“当然不是,蜗牛怎么会是植物”。



妈妈接着问“那我们怎么区分哪些是植物?为何蜗牛不是植物?”小娃娃愣了一下说“老师没有教,书上也没有”,”你可以自己想想看”,我们一向鼓励她思考,凡事动动脑子,只要她说得出来合理的关联和逻辑,答案正确与否反倒不重要,过后会陈述给她听为何你这样的思考角度是很好的。



隔了一会儿她信心十足的分析道“妈妈,你看所有的植物都不能动,他们都总是直直的站着,哪里也不能去,所以叫植物。那些可以动来动去的像兔子啊小鸟啊,就是动物,他们和他们的baby总是在一起到处走动所以叫动物”,妈妈忍不住笑起来“哇!你这样想很有意思呢!”,猜想她还不知道“直直站着”的直字和“植物”的植字并不一样。



这样简单明晰的童言童语区分动植物,自然不会是对的答案,事实上有植物可以移动也有动物是不能动的。几个月前我自己纯属好奇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范围,发现动植物真正的区别在细胞的构成。



那天我们还聊傍晚天空的颜色,晚霞为什么总在西边,月亮怎么今天变成了月牙儿,妈妈说你记得小时候会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她自己联想到童谣嘴角露出笑意,走在林荫道下,月牙儿隐在树梢上,小小的孩子求知的亮眼清澈无比,妈妈一路来鼓励她发问并且努力寻找答案的做法,渐渐的在一颗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



2.创可贴


小娃四岁半的某一天,起床后跟妈妈赖在床上聊一会儿天,侧躺着脸对脸,看着她左脸颊上笑起来后显现的酒窝,想起她婴儿时期一两个月大小,妈妈和舅舅两书呆子姐弟就酒窝的遗传性,酒窝的形成机理,可算是肌肉缺陷否,为何酒窝会被人们认为是美的历史成因,单酒窝和双酒窝且两边一样大小和双酒窝但两边大小不同这三种情况各有多少百分比。。。



论证了大半天。一眨眼她居然就快5岁了!小娃突然噌的直接坐起来举着受伤的右手食指,兴奋的叽叽喳喳道“妈妈,我知道为什么了,上次这边刮伤了你用小朋友专用的plaster创可贴第二天就好了,昨天你用爸爸的plaster现在还很疼,你说需要5天才能长出new skin(新的皮肤)。是因为你上次用的plaster比较好吗?我可不可以换那种plaster呀?”



看着她大眼睛里闪烁的期待,不禁莞尔一笑“这玩意儿中文叫创可贴”,妈妈特意拿来盒子给她看着认字。然后解释,“你上次刮伤只是一道好浅的血痕,就是不贴创可贴第二天也会自动好的。而你现在是手指头被爸爸的车门压到乌青出血指甲都坏了,是因为伤的程度不同,不是因为用的创可贴有何不同。你有动脑子想这件事,give me a big five!(我们来击个掌)”。一大早就想出创口贴药性的不同,虽然说答案未必妥当,但是可见她曾用心想这件事,并且对比分析,有理有據,表达出来也很有逻辑,想来有这样的书呆子妈妈和舅舅,日后她也很可能会有书呆子的思维模式。



受伤的当儿小娃哭的厉害,估计一半是真疼,一半是因为恐惧,不停的说以后这个手指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说的跟残废了一般,为了使她内心不再恐惧而坦然面对,妈妈坚定的告诉她,五天后新皮肤就会长出来,血不流了,手指会恢复如初像原来那样的完美。其实妈妈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只是给她一个确定的可盼的期限,孩子会安定许多。



她爹说“受伤了多么可怜给你看一集蓝精灵吧。”,妈妈装作不经意的修改道:“妈妈觉得你这次受伤了,下午还敢继续帮爸爸关车门,学会小心行事,不因为受伤而害怕,而且你看你受伤了也是哭一会儿就好了,要是妈妈像你这样受伤一定哭很久很久的。宝贝做的真是不错,蛮勇敢的。你想看一集蓝精灵吗?”。



3.You are amazing


五岁五个月的一天,放学回家就去游泳,小娃玩水时间太长到家比预定时间晚了一点。前一天晚上答应过游泳回家临睡前可以看半集 Ant Bully (《别惹蚂蚁》)的,电梯口她突然主动说“Mama today it could be too late for watching Ant Bully, maybe we can postpone it to tomorrow night?(妈妈,今天看《别惹蚂蚁》有点晚了,我们可以延期到明晚吗?)妈妈知道她有多么想看这个电影,对于她能主动的提出延后的自律行为感到特别了不起!于是由衷的说,you are such an amazing little child! (你是个让人惊叹的小孩! )



回到家洗澡前,她小手环抱着妈妈的腰仰着头颇为严肃的问“Mama when you said I am amazing, is that truly from your heart?'(妈妈,当你说我让你惊叹时,是发自内心的吗?)妈妈特意直视她忽闪的大眼睛of course! Truly from my heart, because I know you can self-discipline even when you are only 5! No every child can do this and even when I was 5, I couldn't do this too',(当然是!真的是我的心里话,因为我发现尽管你只有5岁,却已经可以自律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到,连妈妈自己5岁时,都做不到像你一样自律)小娃很开心的把头枕在妈妈肚子上“Thank you mama for saying so, I feel so good!'(妈妈,谢谢你这么说,我感觉特别好)



成长道路上,得到鼓励就意味着被注意、被记得、被欣赏,这是孩子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认可。妈妈夸她必定会很具体的告诉她是因为什么事情她付出的努力而夸,从不泛泛而谈你厉害你聪明你能干的虚言。在幼儿时期,她学了多少知识其实我这个为人母者并没有那么关心。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人格内核。



4.帮助妈妈


五岁四个月的一天,放学后在外面玩到快七点,小娃说晚饭要吃pizza(披萨),跟她商量太晚了在餐馆吃饭不够时间,回头睡晚了明天一大早起不来咋办?小娃提议可以打包pizza hut回家吃,自告奋勇的帮妈妈提着食盒,“贝啊,你五岁就知道帮妈妈拎包拎pizza,妈妈觉得自己很幸运有你这样好的女儿”,她乐滋滋的“妈妈你五岁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呢?”,“妈妈小时候有妹妹,五岁多需要去保姆家把妹妹接回来陪她玩之类”。


没成想,小娃微微扬着头以平衡提东西的身体,不经意的说“那,妈妈,看起来我比你厉害啊。你照顾妹妹是个孩子,我五岁都会照顾你了,你可是个大人”,“是啊,你都咋样照顾妈妈呢?“,“你头疼的时候我给你按摩啊,我们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对,真是太谢谢你了”。从小处鼓励她分担家务,关心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娃于是更加乐意做一个父母的小棉袄,妈妈也真诚的欣赏她所做的每一个小小的努力小小的进步。



凡事过犹不及,过多的随意性的表扬不但未必对儿童有好处,反而会隐含许多长期且不显见的隐患。最有效的鼓励出自诚挚对具体细节,态度,行为的肯定。最好的教育不一定是让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上了哪个名校,而是我们能否从生活小事做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以支持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比如自控能力,好奇心,勇气,自信。。。我自己也还在摸索中。




<第9篇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