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国家的伟大,在于读书; 一个人的伟大,亦如此 ——参观美国国会图书馆有感

 培训班背包 2016-12-18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人生必读好书指南

微信平台读好书类的领先订阅号


文/空谷百合(经作者授权发布


五月,到美国华盛顿看望好友,有机会在DC尽情参观各大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系列博物馆。不得不说,华盛顿这个城市所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是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既来到华盛顿,自然不能错过号称馆藏量全球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Congress)。很多人到美国,都会去国会山参观国会大厦。而喜欢追美剧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纸牌屋》片头中的国会山的样子。但我对国会图书馆的喜爱,远胜于国会大厦。



国会山


通过一道长长的走廊,人们可以从国会大厦走到国会图书馆。这个通道长廊的两旁挂满了各种精美的壁画,以及各种介绍国会山图书馆的照片和文字。虽然仅有通道相连,但此次去国会山,我却把大半天的时间花在了图书馆中。


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于1800年4月24日。最初,它仅仅是为美国国会服务的。但现今它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当年,总统约翰·亚当斯签署了国会法案,准备迁都华盛顿,拨款5000美元(在当时是巨款)来购买国会所需要的书籍和兴建大楼之用,并从伦敦买了740本书和30张地图。这成为国会图书馆的基础。



国会图书馆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国会图书馆的早期建设中充当重要角色,大部分人认为他才是国会图书馆真正的创始人,因他认为:“1.民主来源于知识;2.作为美国的立法者的国会议员可能用到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他的这两个信念成为国会图书馆建立和发展的指导原则。他在1802年1月26日签署法令,制订了国会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包括总统任命的职位及国会图书馆的联合委员会的权限等。


1814年8月,美英战争,国会大厦被焚,图书馆遭横祸。英军竟然干出了焚书这种令人不耻的行径,把国会及国会图书馆的3000册书籍烧毁。后来美军打回来,收复了首都,已经卸任的前总统杰斐逊提议用个人藏书来弥补损失——他将6,487册私人藏书以23,950美元出售给国会,于是国会图书馆重新有了首批馆藏。这批书籍就奠定 了这个全国性宏大图书宝库的基础。杰斐逊认为,对美国立法机 构来说,所有主题的书籍都很重要。


美国国会图书馆深深打动我的,有两个地方。


其一,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一个伟大阅读者,美国国会图书馆真正意义的创始人


杰斐逊总统的世纪名言:


“离开了书,我无法活下去….. I can not live without books…..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的这句话赫然刻在国会图书馆二楼馆藏展览的杰斐逊藏书的玻璃墙书架上。初见这句话,我的心是蛮震撼的。他的这句话斐声世界,为世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政治家在诸多场合频繁的引用。


这句话的背景,是杰斐逊将自己的心爱的藏书卖给图书馆,书籍正在运往华盛顿途中,他在1815年给约翰.亚当斯的私人信件中说的一句话。没有了藏书,杰斐逊觉得自己的已无法正常生活。于是,拿到国会购书的款项后,杰斐逊立即又去买了更多的书籍,重新构建自己的私人“图书馆”。正如他自己所说,“离开了书,他无法活下去“。



“离开了书,我无法活下去….. I can’t live without books….. “——托马斯.杰斐逊藏书展


杰斐逊私人收藏的这些书籍,是历经50年的时间,经过千辛万苦,从欧洲大陆和美洲的主要图书商,图书市场及出版社精心挑选和收集的。其中2000册是1784-1789年期间,他作为美国全权公使,以及驻法国公使,在外国进行商业谈判时和在欧洲购买的。杰斐逊对自己的藏书非常自豪,他称它们为”美国最好的藏书“。他的藏书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外语、哲学、科学、文学、食谱等。因而,在给国会的信中,他说:”事实上,在这些藏书中,议员们基本不会在任何议题上找不到查询的资料。“


从幼年起,杰斐逊就醉心于阅读,每日花很多个小时阅读。他说:“阅读是最愉悦的消遣”。在法国做公使期间,杰斐逊说:“我更愿意把自己关在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中,和我的书籍,朋友一起,吃点简单的熏火腿,这也比位居人类权利能够赋予的最高的职位强的多。”


杰斐逊的一生都为书籍说围绕,用他自己的话说:“书籍就是生活的必需品”。

在这样一个热爱书籍的总统的带领下,美国如何会不伟大?


其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登堡圣经》和《美因茨圣经》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这本《古登堡圣经》(Gutenberg Bible),亦称四十二行圣经,是《圣经》拉丁文公认翻译的印刷品,由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古登堡于1454年到1455年在德国美因兹采用活字印刷术印刷。这部圣经是最著名的古版书,他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图书批量生产的开始。据说当年一共有180个古腾堡圣经被印刷出来,40本印刷在羊皮纸上,另外140本印刷在纸上。截止2003年,世界上存留的古登圣经包括:11个羊皮纸上的完全拷贝,一个羊皮纸上的新约全书, 48个基本完全的纸上的拷贝,还有一些零散的拷贝。完整的拷贝由1282页组成,装订成两卷。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这一本是完整版圣经。



《古登堡圣经》


与《古登堡圣经》同时展出的还有一部差不多是同一时代的巨型手抄本圣经:《美因茨圣经》(The Giant Bible of Mainz)。两本圣经均于十五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在德国美因茨制作。据说这两部书及一批珍稀版本的书籍,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一个欧洲商人带来美国。当时人们都食不果腹了,人人都勒紧裤带过日子。但美国国会为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图书馆,还是重金买下了这批图书。


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在决定买这两本圣经的时候,国会讨论,美国人说:“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我们没有悠久的历史,物质固然重要,但精神同样重要,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宝藏”。于是当时的胡佛总统批准拨款,花了大约一百五十万美金买下了包括这两本大圣经在内的一批图书,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美因茨圣经》


这就是美国精神,固然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书。这样的国家,不强大是没有道理的。


讲了这么多,最后大概介绍一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和建筑吧。


国会图书馆号称馆藏量为全球最大,全部收藏件有1.5 亿多件,书籍收藏量有3000万种,涵盖了470种语言,超过5800万份手稿,是美国最大的稀有书籍珍藏地点。当中包括了我们前文提到的古登堡《圣经》、《美因茨圣经》,林肯在葛底斯堡著名演说的草稿,超过一百万份美国政府刊物、一百万份跨越三个世纪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3万3千份报刊的合订本、50万个微缩胶片卷轴、12万本漫画书;除此之外,还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献、包括从华盛顿到柯立芝23位总统的文件,电影资料、480万张地图、270万首音乐……该馆每年选出2500本书籍制成盲文。据称,国会图书馆书架的总长,超过800公里。


图书馆由三座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建筑物构成,分别为1897年落成的杰斐逊大厦、1939年落成的亚当斯大厦和1983年落成的麦迪逊大厦,总面积为34.2万平方米。其中,杰斐逊是最主要的参观景点。由于它是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因此你可以看到很多大理石圆柱、雕花圆拱、精美壁画,整座大厦美轮美奂,壁画、镶嵌和雕刻精工细琢,在主阅览室中,圆形天花板由各式玻璃镶成的,二千扇玻璃窗制造出极好的采光效果,高大绵长的木质书架上满满的是硬皮书籍,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支撑主阅览室的大理石柱象征文明生活与思索,走廊中还伫立着8位智慧女神的雕像。



大厅中手持火炬,象征知识之光的铜像


国会图书馆一共有三层,包括主阅览室和21个专门的阅览室。第一二层是展览区,有各种展览,其中包括杰斐逊总统的藏书展及各种季节性展出。


图书馆内部艺的装饰旨在展现人类的学术、文学、知识、创造和智慧成果。在整座大楼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象征事物,例如,罗马女神密涅瓦(Minerva),她是文明的保护神和宇宙知识女神。象征着学识和文明成果的书籍、卷轴、火炬的图像也随处可见。



通往二楼  面对大厅的罗马女神密涅瓦(Minerva)像,文明和知识女神


到了三楼,你可以俯瞰主阅览室 (只限步行通过) 主阅览室的圆顶天花板高达160英尺。穹顶的环形壁画是埃德 温·布拉什菲尔德(Edwin Blashfield)的12幅画像 ,代表1897年人们认为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不 同国家、文化和时代。巨型大理石柱支撑了8尊雕像,代表着文明 生活和思想的特征。而栏杆上立着的16尊青铜雕像,意在向那些 在各方面做出贡献的人们表达敬意。这些人包括牛顿,荷马,米开朗的基罗,贝多芬等等。



俯瞰主阅览室


从三层俯瞰阅览室,真是给自己精神和心灵的一次洗礼。高大绵长的木质书架,各类历史悠久的硬壳书籍陈列其中。大厅中央,由236张书桌构成 “知识之圆”,众多的研究者,学者,阅读者可以尽情在这里阅览图书馆浩瀚的馆藏。人们在桌前安静的阅读,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副景象。


这就是美国的国会图书馆,参观之后,真是意犹未尽。


我不禁想,要看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就看她的图书馆。看一个人,就看他是否读书。


(附注:相关年代,人名,数据及资料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官方网站)


*空谷百合(简书作者) 做过翻译,出版译作几本;做过电视传媒,当过白领;居海外,爱生活,爱旅游,爱自然。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