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茂林之家 2016-12-18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一七四二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如下问题: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二个素数之和。例如,6=3+3;8=3+5(1即不是素数也不是和数)任意一个大的偶数也是如此。哥德巴赫得出: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即(1+1)。但他却没有证明。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有数学兴趣的人,对偶数一个一个的进行了这样的验算,一直验算到了三亿三千万,都是对的。但是更大的数呢?猜想起来也该是对的。这一猜想的证明,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得益于他的数学老师。他铭记了老师对他说的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后,对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明珠,开始了证明。他废寝忘食,潜心思考,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屑一顾,不予理睬。他没有时间来分辩,宁可含垢忍辱。

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前进,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装满了几十麻袋。他的证明过程,写出了厚达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

他历经千辛万苦,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一九六六年五月,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刊登了(1+2)的证明。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