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园学堂|清园期防治柑橘根结线虫

 流远流远 2016-12-18

柑橘根结线虫病是多年来在柑橘产区发生的一种病害,不论是丘陵山地、水田、沙壤或红壤类型的土地所种植的柑橘,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并且症状不易识别,往往因为区别不了症状而不能对症防治所以效果不佳。柑橘叶片发黄或落叶时,大多数果农都只会联想到肥料不足树势衰弱缺少微量元素或排水不良或冻害等原因引起的,但是由根结线虫危害柑橘根系所造成的黄化症状,却被许多果农所忽视。因此,必须根据柑橘叶片发黄和落叶现象,及时刨开土壤检查根部,分析是否是根结线虫的危害并及时开展防治。


症状

危害根部之后,幼嫩组织过度生长,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新生根瘤一般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以细根和小支根受害最严重,细根受害在根尖形成根瘤,小支根受害后除产生根瘤外,还引起肿胀、扭曲、短缩等症状。严重受害时,可产生次生根瘤,并发生大量小根,使根系交互盘结成团,最后老根瘤腐烂,病根坏死。

受害严重时,根部皮层与中心柱分离。病株地上部叶片变黄或青铜色,枝短,叶落和枝枯。病树第二年春稍抽发迟,叶小而薄,延缓转绿,树势衰竭,易落花落果,产量剧减。在果园病树零星分散,有的全株严重落叶,有的半边树或者1、2个枝条落叶,呈“缓慢性衰退”状。最终丧失结果能力。

病原

柑橘根结线虫

雌雄异体,雄虫线型,雌虫梨型。


柑橘根结线虫视频(视频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



柑桔根结线虫常以卵、雌成虫和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雄成虫交配后不久即死亡。第二年春暖花开柑桔根系生发新的营养根时开始侵入危害。雄虫相对雌虫来说虫体细长,头部的剑状物退化,从而失去了钻入寄主根内的功能。雌虫相对雄虫其体积肥大,头部钻入寄主根的皮层细胞内从而固定不动并且产卵至胶质囊中,遇到水胶质囊破裂,释放虫卵。

幼虫在须根中的寄生量,冬季、春季最多,夏季最少;雌虫的寄生量,季节差异不显著。

发病条件

20℃~30℃是线虫最适发育温度,若遇高湿条件加快其繁殖和活动。15℃以下和35℃以上温度时活动减弱危害减轻。

砂土和砂壤土果园发生快而严重,适宜ph值为6.0~7.7,线虫主要分布于距离土表15~20cm处,因此表层根系受害最烈。

对于柑橘根结线虫不同品种具有明显的差异。兴国甜橙、尾张、红橘、温州蜜柑、蕉柑等品种感病;哈姆林、酸橙等品种抗病。以枳、红橘作砧木的病较重;以酸橘、酸橙作砧木的病较轻。

防治方法(清园)期)

剪除被为害根群

对已受柑桔根结线虫为害的病株,应在病株树盘下深挖根系附近土壤,把挖出的受根结线虫为害的根系,将有根瘤、根结的须根团剪除掉,保留无根瘤、根结的健壮根和水平根及较粗大的根。

中耕时以树冠滴水线下深耕、靠近树干处渐浅耕为原则,尽量不要损伤主、侧根的皮层,只对受害根进行剪除。覆土最好不要用原来土壤(应用客土),并撒施石灰,撒施石灰量按需客土量的1%~ 2%为宜。剪除的病根应及时清除出果园,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

在挖土剪除病根时将药剂均匀混合在客土中覆土。或在树冠滴水线下挖深15 cm、宽30 cm的环形沟,灌水后施药(最好与肥料混合施入)并覆土。或在树盘内每隔20~ 30 cm开长、宽、深为20 cm× 20 cm×(15~ 20)cm的施药穴,施药后及时覆土并灌水。

防治柑桔根结线虫的药剂安全间隔期为3个月,为安全起见,施药时间宜在冬季或早春的2~3月份进行。可选用如下药剂:3%氯唑磷粒剂200g/株,10%丙线磷颗粒剂100g/株,98%棉隆微粒剂10~15kg/亩。

配合有机肥促进花芽分化抑制土壤水分

进行松土晒根,使园内土壤呈干旱状,抑制根结线虫生长。对病树采用增施有机肥,每株15~ 20 kg,并将有机肥和客土按1:1比例进行培土,最好在“大寒”时进行。应注重化肥与有机肥相结合,化肥干施与水施和淋施有机粪肥、饼麸水肥相结合。对地上部应做好修剪工作,强壮树冠,利于根系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