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防治荒漠化及干旱日(6.17)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6-12-19
 
世界防治荒漠化及干旱日(6.17)的由来 - 万事由来 - 万事由来的博客
         6月可以说是环境月,有好几个有关环境的重要节日都是在6月份,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保护,6月11日是中国人口日,6月17日,它是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日是世界土地日。

197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帮助有关国家制定防荒漠化计划,评估全球范围的荒漠化状况,开展专业培训,成立了防荒漠化行动中心。1992年6且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将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联合国通过一项新的决议,就防治荒漠化公约进行全球谈判。先后在内罗毕、日内瓦、纽约、巴黎召开过5次会议。第4次会议于1994年6月6日至1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6月17日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1994年10月,112个国家的代表汇聚巴黎,举行了公约签字仪式。

为了提高人类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感,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荒漠化: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地区指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根据其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可分为盐漠、沙漠、砾漠、岩漠等。荒漠化的后果是造成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牧草减产以至绝收,因此有“地球的癌症”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