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浅谈中国古代礼器之玉圭

 1234qinr 2016-12-19

瑾瑜匯是中国高古玉收藏、鉴赏、拍卖、交易平台,以“市古玉,缘君子;敬仁德,仰大化”为品牌理念,精于玉石赏鉴收藏多年。今启此平台,谨敬天下所有爱玉之士。

玉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

▲新石器时代  兽面纹玉圭

《说文》中称的“剡上为圭”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圭的形制,源于斧。斧是远古的一种用具,又是兵器,它的用途,在于砍杀和挖掘,是古人每日不可离的器物,用之日久,对它不免发生感情,在铜器的使用,以为人所熟练之后,淳朴的古人仍然想念石斧的功绩,把它供奉在那里,视为神明。这些斧有的是石斧,有的便是玉斧。于是政府便利用人们这些崇拜石器的心里,把玉斧采作朝廷礼器,那便是:圭。

▲ 妇好墓出土玉圭

一般的圭与玉斧既是同形的东西,斧的形状是上端削薄,方头,圭也应当是如此,但是,存世的圭,除了琰圭、琬圭......之属,还有其它特殊形制。

▲商代玉圭

除了一般的圭,六瑞中的器物有圭也有壁,其中圭有四种:镇圭、桓圭、信圭及躬圭。典瑞之说,在祭祀太阳的时候,王的腰间,配着大圭,手里拿着镇圭,圭上缠着五采丝绳,缠绕五匝,公侯伯拿着他们的圭来陪祭,圭上也用丝绳缠绕,是用三采丝绳缠绕三匝。这是第一个用途,第二个用途,是公以下的臣,觐见天子的时候,要拿着他们的圭,所谓“朝觐宗遇会同”,一般讲来都是觐见天子之意,细分起来,春天见天子叫做朝、夏天见天子叫做觐、秋天见天子叫做宗、冬天见天子叫做遇;时见叫做会,殷见叫做同。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见天子都要拿着自己的圭。第三个用途便是诸侯相见的时候,也要拿着自己的圭。

▲ 两图均为东周鹰纹圭

此外,还有大圭,用途与笏相同。珍圭、谷圭、琬圭、琰圭是王之瑞节,裸圭属于镶嵌之物,青圭是六器之一,六器与六瑞一样,也是礼器中最重要的。

圭也象征着男性。从周礼看,凡是颁给诸侯的瑞器,不是用圭,便是玉璧,天子及诸侯都是男的,颁给皇后、夫人的瑞器,都是琮。礼天用璧,天属阳;礼地用琮,地属阴。可知阳性用圭、璧,女性或阴性用琮。


▲ 西周中期玉圭和玉章

圭的形制特点因时代不同、种类相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别,新石器时代的'玉圭'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圭。这种长条形、平首带穿的玉器多见于龙山文化,以素面为多,少数在下端饰有阴线弦纹,精美者刻有兽面纹。纹饰系用利石刻成,有明显的刻划痕迹。

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长1 5至20厘米。战国时期出土的圭数量较多,其中不少是石制的。圭身宽窄大小不一,现今所见的均为光素。山西侯马盟誓遗址所出的盟书均书写于不规则的石圭上。


▲战国青玉圭

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点缀朝廷的威仪时曾制造过,但绝大多数没有流传下来。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状,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今日所见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战国的作品。清代伪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 汉代刘胜墓出土玉圭


▲ 汉代玉圭

注明:本文整理参考那志良《古玉鑒裁》  配图均为网络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