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和大家讲到点对画面的强化和干扰,如果大家对“点”的感念理解的很模糊,那么非常建议大家现在就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来,直接在白纸上画出来你心里的点。很多时候不能完全的理解点在摄影里的概念,往往是由于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景象内容过多的缘故。而摄影却正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这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慢慢的去培养。而从点开始,正是希望大家能撇去一切干扰,从最简的元素“点”开始。 解析摄影构图与色彩设计(3) 点,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 在画面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是点,在摄影中,光就是那个工具。在黑暗区域中的小小光源或者黑暗平面上一个相对较亮的反射光,就好像铅笔或笔刷在画纸或画布上留下印记。
点不是指形状,而是指在画面中处于重要位置的“物体”。如果该物体发挥着点的作用,在视觉上就会作为一个“点”(虚拟点)而存在。线段的终点,两条线的交叉点和角顶点,这些是最易于被看成“点”的位置。如下图。 图A 图B 图C 根据在图中位置的不同,点与画面边角有无数种张力比率。点的尺寸和点的周围的物体也会影响点在画面中主导作用的强弱。 图D 图E 画面中点的位置 通常,画面中的一个点起着主导作用,能够直接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对于单独一个点来说,画面中心点(左右对角线的相交点)是最醒目、最显眼的绝对主导。 经过精确估算,处于正方形正中心的点只有两种距离的视觉张力:一是与四个角的距离,二四与四条边(上下左右)的距离。中心点与四条边的距离要短于四个角的距离,而两个距离的差会给人不平衡的感觉。 图F 一个处于正中心的点可以变成中轴点,其他画面元素仿佛都在围绕着此点旋转。在正方形画面中,旋转的效果最为明显(如图F)。如果想保持视觉平衡,正方形的中心点应该稍稍向上偏移一点,那样看上去会更协调。 长方形的旋转效果次之,这是因为长方形上的中心点拥有三种距离的视觉张力。最短距离是从中心点到两条最近的边;中间距离是从中心点到另外两条边;最长距离是从中心点到四个角(如图G)。因为三种距离所产生的视觉张力相互牵制,所以使得画面更为稳定。
只有在某些情况下,长方形的中心点才会给人旋转的感觉。比如竖向格式的照片,其中心点好像会让上下画面反转过来一样,而横向照片的效果最不明显。 如果将中心点的位置偏移一点,到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张力便会随之增加,点因此失去了对四边的绝对支配地位,周围物体的平衡也会被打破。由于中心点两边的元素不平衡,因此看上去似乎一边往下沉,另一边翘起来。
按照黄金分割原理布置画面元素的效果是最和谐的。在黄金分割点上的点和物体,与边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所产生的视觉张力最为协调。如下图的中的人物。
下图拍摄中点的出现与安排接近于画面中心。
图K 如图K,同样是在黄金分割比例上对点的安排。 掌控画面的物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点”。如图I的人物,图J的中心点,图K的水滴,都是会被观众当作点的“点”。 哦对了,如果大家对什么是摄影中的张力不了解,在这期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张力的文章【摄影大师迈克尔揭秘构图中的张力与主体】,相信仔细阅读后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面说的大家都理解了吗?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