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误读700年之久的“洗茶”史该改口了

 灵石水华 2016-12-19

谈到“洗茶”一词,恐怕每个喜欢喝茶的人都不陌生,从词义上讲就是“把茶叶洗一洗”之意。在饮茶时,大家喜欢泡之前把茶叶洗一下(即第一泡茶叶不喝)。在询问了一下茶友为何洗茶之后,得到的答案多为洗掉脏东西。今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我们饮茶需要洗茶吗?洗茶的意义何在呢?

在《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而且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

被误读700年之久的“洗茶”史该改口了

洗茶之目的

1、清洗

普洱生茶的干燥方式是日晒,难免会染尘,陈放多年的则更加可能沾染杂物,清洗一到两遍很有必要。其他绿茶、红茶、茉莉花茶等加工过程较快较卫生,而且经过高温烘干或炒干,喝的都是以新鲜茶为主,则不必清洗,如果实在有顾忌,可以用温水快速冲洗一下即可。

2、醒茶(洗茶)

紧压的普洱茶、包揉成粒的铁观音,冲泡过的茶友应该能体会到,想用水一下子冲开是有困难的。先用水湿润一下,就是洗茶(这里的“洗茶”指的是“醒茶”),是不错的办法。用开水快速湿润,出水,放置湿润半分钟,再正式冲泡。这样就比较容易冲出茶味,控制浸泡程度了。如此,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被误读700年之久的“洗茶”史该改口了

“洗茶”禁忌

好多茶友认为茶叶不洗不能喝,细嫩的红、绿、白茶也要狠狠洗一遍,普洱、乌龙则要洗三遍四遍,自认为讲究,实则是糟蹋,实者是不可取的,因为茶叶在由鲜叶制成成品茶的过程中,几乎全部都要经过一个揉捻或是理条塑形的工续,在这一流程中,茶鲜叶内的部分营养物质会随着茶叶的汁液外溢而暴露于茶条表面,当茶叶加工进入干燥工序,水分因受热而蒸发,但先前随茶汁外溢出来的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等营养物质却以结晶态的形式附着于茶条表面,这些物质大多都属水溶性物质,一旦与热水接触,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溶解于水。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辄10秒钟之久甚至更长时间的“洗茶”洗去了多少营养精华!

被误读700年之久的“洗茶”史该改口了

通过对以上洗茶手法的讲解,想必是喜欢喝茶的人大多都能够驾轻就熟的来完成这一快速“洗茶”过程。当然,“洗茶”这听之不雅、弃之难为的“经典名词”,江南小编希望待我们慢慢适应了新的“洗茶”方式之后还是改称为“醒茶”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