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境书茶 || 你几乎一定会给孩子以枷锁,但请同时给他打破枷锁的机会

 无境书茶馆 2016-12-20



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很容易去谴责一个基督徒的家庭。

“你们凭什么去帮孩子决定他们的信仰?他们甚至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一开始就把佛教印度教道教的大门给关上了,你凭什么就知道基督教代表了真理?”


一个基督徒家庭很容易去谴责一个去笃信佛教的家庭。

“他们实在愚蠢,他们错过了上主,这唯一走向真理的机会从小就被剥夺了,而那时甚至他们还是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


一个唯物主义的妈妈甚至可以一开始就打破孩子对所有神话、童话乃至圣诞老人的梦。

“所有这些东西都很无聊,孩子迟早要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从来就没有鬼神,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究其本质而言以上三者有任何分别吗


哈哈以上这些我都不会发生。我遵循孩子的自由。不强加任何我的价值观。

请问你会给孩子做选择吗第一所幼儿园是你选的还是孩子选的第一个兴趣班呢?”

父母以爱的名义(“我是为你好”)给了孩子所有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但他们很少知道这些东西会成为孩子的枷锁。

是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直到遇见他们的父母这个社会的缩影。

突然间泪流满面。



不必自责也不必担心这是你们孩子的选择。

他们注定要被父母和社会污染一遍然后洗净自己回到童年这就是生命的旅程。

这既是父母的无奈也是孩子必经的路。


当这一切不可避免我能做什么?”

当你给予枷锁请同时给他打破枷锁的勇气与自由。


父母最大的误区是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

所以他们几乎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予孩子他们认为孩子的最大的美好,涂满这张白纸再说。一些所谓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应运而生。


事实真是如此吗?“童”字意味“立在里面”,他们可真的是“天使”!他们懂得的东西其实比父母多得多,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懂很多”。

你们懂得那么多,但好像也没有生活得那么快乐。

当你长大,你把所有的快乐都留给了童年,终其一生,你好似都在寻找那份纯真与快乐。

生命好似一场回到童年的游戏。


事实上,只有父母开始“向内走”(立在里面),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有机会理解孩子。

既然如此,为何不给孩子多一份信任呢?

相信他跌倒可以爬起来,而不是急吼吼地去扶;相信他成绩差一点未来也能生活得很好,而不是急呵呵地强加各种兴趣班;相信他可以处理好同学关系,而不是急呵呵地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标准…


既然如此,为何不给孩子一份属于他的自由呢?

基督徒家庭让他有权利去好奇佛教,佛教家庭让他有权利去好奇回教;让他有权利去迷失;让他有机会去犯错误…


当你逐步给孩子信任与自由,你就明白了什么是爱。父母和孩子,是一场关于爱的旅行。

如此,你将给予孩子真正的爱,这份爱没有枷锁。




“真正爱是什么?”

“给孩子信任与自由,让孩子不再需要你。”

多么刺痛的回答!是的,真正的爱就是让别人不再需要。


当孩子不需要你,他终于能够为自己负责;他们终于知道爱与对象无关,他自己就是那个爱的源泉,而不是父母。

生命不就是这样一个旅程吗?

从孤单中开始,从孤单中结束,从中学习到爱,于世间展示了爱。


制造枷锁的是爱,撕碎枷锁的还是爱。

生命也是一场爱的旅行,一场爱的巡回展。


如果你给了孩子枷锁,请同时给他打破枷锁的勇气与自由

一个孩子的勇气与追求自由的信心没有被击碎,任何枷锁都将被他撕碎,都将成为他成长路上的最靓丽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