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澧州 新跨越】袁隆平院士“千亩超级稻示范基地”将落户“世界稻源”城头山

 文山书院 2016-12-19



       为推进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开发,在世界稻作文明的源头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12月16日,澧县县委书记邹如龙,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朱卫兵率县农业局,城头山镇和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管理处负责人一行赴长沙专程拜会袁隆平院士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领导,汇报如何挖掘城头山“世界稻作之源”内涵的设想,并请求袁院士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给予支持。


       袁隆平院士高度肯定了澧县的想法,对提出的请求表示全盘支持,决定在城头山建立一个千亩超级稻示范基地,并将出席2017年由澧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世界稻作论坛”。袁隆平院士还欣然为城头山题字:“城头山——世界稻作源之一”。








       澧县是全省粮食生产大县,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耕地103.59万亩,辖19个镇(街),总人口93万,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掘出6500年前的古稻田。澧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10年至2015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大县。连续6年示范推广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技术,是全省2014年、2015年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试点县。

       澧县县委县政府着力于继承弘扬稻作文化,做大做强稻米产业,为进一步提升澧县粮食产业科技与生产水平,培厚培强产业发展后劲,诚挚邀请袁隆平及其团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我县共建共创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对研发出来的优良超级杂交稻先试先种,获得大面推广的科研数据,把基地建好,把品种种好,把产量突破。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7年,为躲避日寇,袁隆平随父母从北京逃难到汉口;1938年8月,袁隆平随父母辗转来到澧县县城,租住在澧州正街(今人民路)泰顺隆药铺,就读在当时澧县最知名的弘毅小学(现二完小),直到1939年秋季,被迫转移去重庆。袁院士对母校寄予厚望并挥毫题写了“澧县弘毅学校”校名和“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的校训。




什么是超级稻?


       超级稻的概念最早由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提出。广义的超级稻是指在各个主要性状如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组合)的水平。我国现阶段的超级稻是狭义的概念,指在抗性和米质与现有水稻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农业部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实际上超级稻、超高产品种和新株型稻是同一个育种目标的3种不同叫法。中国的超级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南方的杂交超级稻籼稻,另一类是北方的常规超级稻。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