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宜温补,补勿过偏

 369蓝田书院 2016-12-19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时节过后已经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进补要因人、因时、因地。合理进补能够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事半功倍。此时进补,应神补、食补、药补、酒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神补:冬季神补应顺应收藏之性,经常闭目养神,不计较小事,不参与无原则的争执和较量,常常宽慰自己,登高望远,使心境开阔,宽容大度。


食补:以补阳为主,根据自身阴阳,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


阴虚之人表现为精、血、津液亏耗,表现为面红上火、咽喉干燥、干咳、口唇裂口、夜出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这类人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牛奶、豆浆、鸡蛋、芝麻、蜂蜜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


阳虚之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怕冷。这类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品。如豆类、大枣、桂圆肉、南瓜、韭菜、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药补: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


酒补:酒为百药之首,大雪时节,天气寒冷,适度饮用白酒,温通血脉,抵御寒气。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而坎应肾,酉时是肾经最旺之时,肾能藏住精气。因此,喝酒应尽量在晚上。


此时进补,“补”重要“通”亦重要。中医所谓的通是指气血、经络的畅通,气滞血瘀,经络瘀阻,会导致疾病。冬季最简单的通法就是多吃萝卜,羊肉炖白萝卜,可以补充阳气、温暖五脏,尤其适合肾虚和脾虚的人食用。


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寒冷天气不戴帽子,血管受刺激收缩,引起头疼头晕。甚至会导致脑血管病复发。前胸后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容易引起咳嗽、喘、建议披上坎肩,以防肩膀受寒。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步受寒会反射性的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长袜厚靴、热水泡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在这个寒冷的时节调补自己的身体,以健康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