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颜良折叠 历史传记颜良(?-200年),河北名将,与文丑齐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河北四庭柱排行之首,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公元200年(建安四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武帝纪》中则记载颜良是与郭图、淳于琼一起进攻。)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 公元201年(建安五年)兵进黎阳,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折叠 演义传记颜良未参加关东联军,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绍计逼韩馥,谋夺冀州,耿武欲行刺,颜良斩之。随后与文丑为先锋,击败公孙瓒,平定河北,硕有战功。曹袁于官渡交兵,绍遣颜良为先锋大将,统十万精兵为前部,进攻白马,连斩宋宪、魏续,二十合败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关羽出战,颜良方欲问时,因赤兔马快,措手不及,被关羽一刀刺于马下而死。 折叠 历史评价折叠 编辑本段 文丑折叠 历史传记文丑(?-200年),与颜良齐名的袁绍军双臂猛将。河北名将,四庭柱排行第二。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了白马之围,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 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袁绍的骑兵主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相继追来。白马的运输车队出现在堤坝的北侧了,处在了袁绍军的视野内。曹操的一些将官为敌军骑兵众多而不安,建议返回守营。军师荀攸却反对:"这正是我们的诱敌之策!我们怎能离开?"曹操的军士想上马,曹操不许,直到袁绍的骑兵越来越多并分散开来劫掠物资。这时曹操让军士上马,曹操手下不足600的所有军士跳上马冲击袁军。袁绍军战败,文丑阵亡。 折叠 演义传记并未参加关东义军讨伐董卓之战,袁绍在苦战董卓军华雄时感叹到"可惜伍上将颜良,文丑未置。"于界桥之战眼见就要追到公孙瓒,却被初次登场的赵云所阻止。在官渡之战前哨战时,因同僚颜良被关羽所斩而愤怒。出兵延津袭击曹军,并击退张辽徐晃等,掠夺走大量曹军物资,但却被当时身在曹营的关羽所斩。 折叠 历史评价折叠 编辑本段 张郃折叠 历史传记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 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 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 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 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折叠 演义传记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名将,官渡之战时,受郭图陷害,无奈投降于曹操,从此被曹操重用,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张郃任司马懿先锋,跟随司马懿在街亭重创蜀将马谡,使诸葛亮撤兵。此后,在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张郃先后随曹真、司马懿前往对抗,多有上佳表现,连诸葛亮也叹其勇猛。诸葛亮四出祁山撤退时,于剑阁设计埋伏,张郃前往追击,中埋伏被乱箭射死。 折叠 历史评价◆陈寿:"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曹操:"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陈群:"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刘备:"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郭淮:"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 ◆曹睿:"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王弘:"昔魏朝酷重张郃,谓不可一日无之。及郃死,何关兴废?" ◆李密:"若隋代官人,同吠尧之犬,尚荷王莽之恩,仍怀蒯聩之禄。审配死于袁氏,不如张郃归曹;范增困于项王,未若陈平从汉。" ◆张预:"孙子曰:'绝山依谷。'郃以马谡不下据城而绝其汲道。又曰:'归师勿遏。'郃追亮归军,而败覆得也。" ◆朱元璋:"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王歆:"张郃名将,辽之亚匹,而可与徐晃等比肩。百战汉中,终不能全,是时势使然,非郃之过。然备"当得其魁"云云,料贬抑黄忠,而独高张飞意,不可尽信。渊之用兵,不在郃下。至后祁山之役,悍拒诸葛,皆郃、真之功,观司马懿使郃追敌致殁,是懿军略,或在郃下。小说家独以懿为亮匹敌,未知是上亮欤,是下亮欤?别传中云郃自欲赶敌,懿阻之不听,恐不可信。" 折叠 编辑本段 高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