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简,不穿线---关于第四代的SZ法的阶段性总结

 七龙龙 2016-12-19


 

一,       有时候你会想多,不同穿法之间的区别,比你想象中的要小,对于正常球拍,常规的穿法不管是哪一种,差别仅在一个位置。

 

那就是拍框的下半部分,更精准的说是9-12孔之间,仅看这个位置,是四结法/胜利法中的U型跳转(俗称YY跳),还是二结法/张人法中竖线转横线的顺穿与逆穿(俗称张人转),仅看这个位置的线况,就能区分所有的常规穿法。

所谓穿法,大同而小异,各方法之间的区别不超过10%,这个位置穿得好,并不会加分太多,但是穿得不好,出现堵孔/交叉/压线/跳孔开长途等情况的话,又会影响你的穿线效率。

就像身体的健康,就是你感觉不到体内器官有什么存在感,健康的穿线,也应让人感觉不到拍框上面太多雷区”的存在感




9-12孔,即上图中的下2+3与对称的位置,仅看这个位置即可区分所有常规穿法)

(上图这六个位置就是穿线的“雷区”,这是标准的YY法,因为雷区数量偏多,所以我认为这不是最健康的穿法,而SZ 法配合双Y结方案,可让雷区数量减少一半,达到最低)

 

       如果你一直认为穿法很多很复杂,区别很大,非二结或四结不穿的话,现在觉醒过来还来得及,我希望你看过本文后,将必要的偏执放到对手法的追求上。
    
区别大的不是这些穿法,而是手法,前者你看得见,显性却不重要,后者你看不见或会看漏,隐性却很重要,比如穿线时如果有“推线-推夹-理线这个手法习惯的话,不管用什么方法穿出来的球拍,拍压都会很不一样。


        总结1:穿法的区别,表面大-实际小;手法的区别,表面小-实际大。

        总结2:因为穿法并非最重要,所以我们更应该追求方法上的极简,避免在穿法上面浪费时间,人的有限精力,应该聚焦在更重要的手法上。 









二,张人法的详情我们之前已经铺垫了不少,但张人与二结的关系还可以再补充一些重要信息
:



1,  张人都是二结,但二结不一定是张人,也可能是工厂法/野鸡法,工厂法虽说现在越来越不受待见,有点过街老鼠的感觉,但话说回来,“子不嫌母丑”,参考穿线技术的发展历史,工厂法是所有穿线方法的前身或者起点。国内第一批提供穿线标准的人,基本出身于工厂,这段时间,二结工厂法几乎是穿线行业的标配,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仍然对工厂法乐此不疲并诲人不倦;

2,  打个比方,对于婴儿来说,高脂肪低蛋白的母乳是好东西[],但对于已经长大的人,还把母乳当食物就麻烦了。穿线技术也一样,这“母乳”就是工厂法,过了某个技术的坎,有了一些追求后,还继续像工厂那样穿线,就有如发育不良;

3,  YY都是四结,但四结的不一定是YY,也可能是假四结。竖线拉完后故意剪断,这样可以避免扯那么长的余线,剪断后又可以打多两个结,显得穿线更为专业,又可安抚那些片面追求四结的普通消费者,迎合那些凭四结质保的品牌商,一举多得;

4,  前苏联,领导要建一礼堂,建筑师提供方案,领导不懂装懂,指手划脚说中间怎么可以没有柱子,建筑师拗不过,于是设计了几根假装落地的悬柱。据说这个礼堂至今还在,并成为建筑奇观,所有进过礼堂的人,都会从心里耻笑当年那位外行领导内行的领导。如果不是子母线,不是要去拗一些大公司的质保条例,否则你要求打多这两个结,就会像领导要求一定要设计柱子一样,一些穿线师就会像建筑师用假柱真悬一样,用假四结去应付,这个结果恐怕公司与消费者一开始都想不到;

5,  一看《天鹅湖》就等着四小天鹅出场,或是数一数天鹅是24只还是25只,黑天鹅旋转是不是32圈。——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觉得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北京目前的高速发展现状和它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不相称。同样的情况,一穿线就要求四个结,一拿到球拍,就数上面打了多少个结的做法,跟你追求更好手感的方向,其实并不完全一致;

6,  当拍子进入高频年代,即走上方头化/刚性化/高磅化等路线后,工厂法的劣势才慢慢显现出来,于是一些大公司开始与工厂法做抗争,主要进攻的方向仅仅是“二结”、“二结”、“二结”,先把四结的概念推广起来,毕竟消费者不见得每个人都是行家,具备侦探一样还原穿线过程的潜质,看得见摸得着的结点数量标准,对他们来说才有现实的意义,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就是大量的人被带进假四结的沟里,比起四结,我觉得YY推荐的横线“从上往下穿”才算是真正的抵制野鸡穿线的门槛;

7,  所以说,四结法是曲线救拍YY跳、横线从上往下穿,这些都是为了对抗工厂法,间接提高手感,而能直接提高手感的张人法,也因为二结,在这个过程中被躺枪。但话说回来,四结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比如子母线与RD法,但这些都是非主流,时间不值得这样花;

8,  极简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穿线也一样,当你开始追求穿线效率上的极致,期望用最短的时间穿出最佳的性能,你一定会作减法,此时张人法就会在前面等着你,如果再加上期望用最简洁的框外走线,消耗最短的拍线量的话,SZ法就会在前面等着你;

9,  YY法与张人法的诞生地都是日本,抽查从日本寄到国内的球拍,我发现哪怕最支持四结穿线的YY球拍,也几乎穿的都是二结张人法,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据说最哈日的台湾地区。去年的亚州首富,柳井正用优衣库的成功告诉世界,他们商品的DNA是做减法后的“基本款”,类似的产品精神还出现在走“禅味极简”路线的MUJI 无印良品上。同样源于日本的张人法,跟随的也是这种不忘初心的极简趋势,但也有一点不得不说,正如对于服饰,像我这种审美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消费者来说,并不能很快的接受素色与简洁的基本款“风格。这跟我一开始接触张人法的情况一样,当时的感觉是:什么鬼?穿出来拍框下肥上尖,以后再也不用。当时日均穿线不到五把,也没有大盘线可以用,在穿线效率上面还没有痛感,于是张人法被我雪藏了四五年,直到后面遇到SZ法,才开始改观,直到接触了张人更核心的手法系统,才完全恋上; 

 

(基本款,做减法,追求极简,是始于日本的一种禅味一样的趋势)

10,  张人法最大的贡献是洗白了二结法,将二结法从工厂/野鸡的应用场景中抽离出来,还原他本来的面目,那就是极简-极简-极简,直指穿线效率之核心,帮穿线师做到极致;

11, 越到穿线的后期,我越觉得“求同存异”这个心法的重要性。

求同:穿线中一定有一些不变量,比如“推”这个手法,值得在不同的穿线技术中使用;

存异:你的主观能动性没那么厉害,或者说,你的穿线技术是在你的穿线机这片“土壤”上面生长出来的,比如以前用2086,我把机头调到最近,这个引线时间被我压到最省,于是RD法哪怕操作起来有点麻烦,仍然在这台穿线机长出来;但换了ES8的机器后,机头远近不可调节,离得很远,引线时间太长,于是SZ法这种极简的穿法会成为我的新的标配;比如我推荐拍头减磅,也仅适用于ES的机器与我自己的升减磅方案,同样的操作方法,在力远的机器上面就没有办法执行,在力远的机器上面我只能执行横线加磅后一磅到底,其间不做任何调节,因为自始至终,我未能在机器上面查觉到拍框恢复形变的信号。



    

 

三,       饮水思源,从中文译名看SZ法的来龙去脉。

SZ 法几乎是现在最受穿线师欢迎的一种张人法,尤其是当你日均穿线超过十把,对效率开始有极致的追求后。

关于这种穿法的来龙去脉,从其中文译名可领略梗概:

中文名1深圳,说明SZ法的发明地点,终于不是泥轰国了,深圳对于国内穿线技术的有一些特殊之处,比如出现了国内最早的几位MRT穿线师,当时他们还需要亲自过境香港,并且接受全英文的考试环境,而后USRAR进入国内专门设点后,来自深圳的MRT穿线师的数量也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强,深圳的某个公司还享有”MRT新东方学校之称;

中文名2山寨,说明SZ法发明与走向成熟的时间点,大概在08-10年之间,此时的深圳,因生产了大量有强大生命力的“山寨机“而受世界关注。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深圳的SZ法山寨了日本的张人法,但也不得不说,谈到创意,山寨机秒诺记几条街,谈到极简,SZ 法完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文名3帅猪””傻猪“”杀猪“……,说明了发明人,是本刊曾经报道过的《石伟楠:技艺精湛的穿线猪》中的主人公,一位网名叫猪猪的穿线技术网红,现已成为多个知名穿线培训机构的讲师,正在更专业的平台上,更广泛的输出SZ法这一穿线标准。

伪学名:张人之转横双顺穿法

因为以上信息量太大,所以我们几乎都是直接喊SZ法,很少叫上面的中文名。 


视频版本,请在连接wifi的情况下打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