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并非使命的终结

 伤心的小剑客 2016-12-1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我国先民们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悉心观察,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依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两个节气相差约为15天。为了便于记忆,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应运而生。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以指导古代农业生产,萌芽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形成。作为古代农事的天然法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民的生产生活都以它为指导,来年是否能够五谷丰登,很大程度依靠对节气的熟练掌握和应用。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在14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二十四节气’作为2015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首选项目。随后委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牵头开展了对该项目申报材料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在12月6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介绍说。在这次见面会上,参加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马盛德、罗微、张玲、巴布曲布嫫、王应德等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申遗的过程和背景。


谈及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马盛德说:“赞天地之化育,辅万物之自然,尽人事之所为。由节气发展而来的传统时间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对于社区、族群和国家的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和群体之间的对话和包容,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申报的成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而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今后的保护措施将覆盖遗产的集中区域,并在相关社区的广泛参与下实施,使传承人和实践者尤其是青少年受益。” 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王应德表示将会多种形式并举,包括:举办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以传授二十四节气的专门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年龄群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十四节气调查,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现状;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开展二十四节气学术研究;举办专题展览;推动信息共享等多项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