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很多人内心深处都会不由得生出一些孤独与凄凉,文人将此类感情诉之文字,书法家将它融入笔墨,画家将此隐藏于山水之间。 有时,人相较于其他生物确实可怜,明知宇宙的无限和人的渺小,却不得不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却探求那无限的奥秘,或者常人给自己制造一个又一个叫做梦想的东西,激励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不断前行,忘掉暂时的孤独与抑郁。 其他生物?似乎过得很好,只需要吃喝睡觉,完成基本生理需要,它们不在找食物就在找食物的路上,而人的心理却需要更大的满足于慰藉,尤其是当满足了基本生存之后。 不知道,如果以后物质真的极大丰富,大家都迈进“共产主义”,各随所取,按需分配,不用忙着挣钱养家,不用琢磨选一辆宝马还是中华,不用担心养老与生病,人会在做些什么? 不知道。 当然,对于一些无解的答案,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卷入其中。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人需要慰藉,需要认同与归宿。
刘向《战国策》言 鲁迅先生说
茫茫人海,找一知己或者说一个臭味相投的人确实不易,不过,那是在以前的世界。时间和空间将人隔离,人生得一知己就足矣了,现在地球都成了一个村庄,几率会不会比以前大一些呢? 有时候我想,如果一百万人中,可以有一个可以相互理解安慰彼此、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的话,算下来我们每个人得到的知己数量还是蛮乐观的。
可惜,人这一辈子却没有很好的遇见,甚至有些人觉得生无可恋。
不知道,你找到了几个? 此时,你会想你心中的哪位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