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父·慈父

 新工具 2016-12-19

  本刊专稿

  作者:唐韵


  严父·慈父

  —— 写于父亲百诞

  这些年来父亲的容颜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父亲出生在陕北绥德县的一个小山沟里,那个地方叫九园沟折家岕。爷爷折树盛,奶奶李氏生下他们兄妹六个,父亲排行老大,一个最小的叔叔在十岁时因为脚伤,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不治而亡了。一家老小以务农,拦羊为生。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只在识字班读了一本百家姓。

  当时的陕北属于半红半白,是红军和白匪拉锯的地区,父亲除了每天做繁重的农活外还要跑壮丁。

  1934年的秋天爷爷鼓动父亲去城里躲避抓壮丁,在那里遇到了表哥李进波和他组织的“贫农会”----就是当时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表哥的带动下父亲参加了革命队伍。

  小时候,在我的眼里父亲的形象是铁面无私的,威严的。我从小就淘气,家里的姊妹中我是让父亲操心最多的一个,也是挨父亲揍最多的一个。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和大院里的几个小伙伴玩耍时看到军需仓库的围墙倒了,就在仓库下边通风口处烧草点火玩,被巡逻的哨兵发现,扯着耳朵送到父亲那里,父亲铁青个脸对我那一顿暴揍!吓得我晚上躲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从那以后父亲的威严深深驻扎在我心里。

  父亲出身贫寒,青少年时期生活的艰难,构成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平凡朴实的一生。父亲从小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厉,这也是姊妹们有目共睹的,也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培养了我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诚实善良,襟怀坦荡的优秀品德。

  我儿时记忆中的父亲看似严肃,现在回想起来也充满着慈爱。有一年在甘南军分区工作的父亲获猎了一只金钱豹,就挂在一进家门的墙上,吓得家中姐妹都不敢进门,父亲一个个的抱起我们手抓手去摸摸,告诉我们 : 有爸爸在,不怕的。父亲每次外出开会学习回来,也是我们姐妹翘首以盼的时刻,总会把自己省下来的饼干,糖果,罐头带给孩子们,对我们来说真的又美美滴奢侈了一把。

  父亲一身傲骨,清正廉洁,从不阿谀奉承;父亲为人诚恳老实,做人做事坦坦荡荡,一生节俭;父亲一生两袖清风,那身珍爱的戎装,一直伴随他终身。父亲从不容许我们浪费粮食,吃饭吃多少盛多少,桌上掉一粒米都必须捡起来,勤俭节约贯穿在我们的家风中,至今子孙们亦受益于这良好的家风。

  父亲一生光明磊落,为人处事十分敞亮,正直、公正、诚恳、坚持原则是他最大的特点。对子女教育,从来都是身教重于言教。

  看似威严的父亲,内心却非常的细腻慈爱。记得父亲离休后数十年坚持着一个习惯,每到年底买来新的日历,都要认真的把我们每个孩子的生日在日历上标明记号。

  总会在那一天嘱咐母亲 : 今天是老几的生日,炒几个好菜,孩子们回不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过生日庆贺,还要再次在那一页记载当天的内容,做了哪个孩子爱吃的菜,还有谁参与了这顿生日聚餐,并加缀几句生日祝福话语!可见一斑的是,我心目中威严的父亲内心的慈爱,细腻。也时常勾起我心里暖暖的回忆……

  父亲是个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那怕是自己和家里的亲人有再大难处也从不求别人,但是为了我,父亲破戒了。在我当知青招工返城的关口,已经离休回西安的父亲专程赶到甘肃定西给招工办的负责人(军分区周政委家的阿姨管知青招工)要了个返乡的名额。

  后来我才知道了,一向性格叛逆的我,自作主张要求上山下乡到了甘肃最贫穷定西地区,几次返城的机会我给错过了,父亲终于坐不住了。其实家中姊妹我是最让父亲放心不下的。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伟大父爱,真是无所不能!

  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父亲那那饱经战火锤炼的性格,映像中总是坚强刚毅。

  我唯一 一次见到父亲流泪是父亲得知二姐生了重病,那天父亲焦虑不安,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我感到莫名其妙,小心翼翼的躲着他,父亲终于忍不住了说 : 他心里很难过,说着说着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眼眶的泪水不断涌了出来,嘴里不停的说着:这是怎么搞的,怎么搞的吗???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这许也是父亲唯一的一次落泪吧!当时看到父亲满眼泪水难过的样子真的心里好痛。这就是我那外表威严,内心博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女的爱深深的埋藏在了自己的心底。

  屈指数来,父亲离开我们整整20个春秋。岁月沧桑,时间暗淡了许多记忆,但我对她的怀念,却依然镌刻心中,永不退色。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伴随着我,始终在我心底。

  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我慈祥的父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