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组组长杨叔子院士在西安交通大学欢迎仪式上的讲话

 执念工作 2016-12-19
尊敬的会议主持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
尊敬的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
尊敬的西安交通大学各位校领导,
尊敬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各位院士,
尊敬的新西兰嘉宾,
尊敬的我的同行西安交通大学各位专家、教授,
亲爱的各位同学:
    今天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特别是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时候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感到很高兴。我是怀着深厚的友谊之情来到这儿的。虽然外面的气温低到了零下4度,但是我心里感到如同春天似的那么温暖,感到如同是神州大地春潮澎湃的那么生机勃勃。我代表专家组和我自己讲几句话。
    我们专家组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是感谢,第二是学习,第三是工作,在工作中表示感谢和进行学习,在感谢学习的心态中开展工作,我们每一个专家都是毫不例外地怀抱着感谢与学习之情来西安交通大学工作的。
    第一是感谢。我代表专家组的每一位同志,感谢教育部、教育部评估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西安交大的领导与同志们对我们热情的欢迎和真挚的照顾,感谢你们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代表专家组表示真诚的谢意!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作为老朋友来到西安交大的,因此在这里还可以讲几句个人的话。是西安交通大学为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提供了两位优秀的院士种子,一位是1995年当选的熊有伦院士,一位是今年当选的程时杰院士。这些优秀的同志是你们输送去的,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已故的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阳含和教授,我永远记得他,是他将我第一次推向了全国性的学术舞台,就是他当时将自己担任的“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个重任交给了我,我的学术走向了全国。同样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为我的学术工作提供了接班人,在我接任华中理科大学校长后,我全部的学术工作是由你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史铁林同志接承的。到西安交大,我还想到了其他一系列的事情,想到了许许多多的老朋友与他们给我校和我个人的帮助。西安交通大学对华中科技大学和我个人一系列的支持和帮助,我永远记得。饮水必须思源,受人之惠应永志不忘;因为这是尊重历史,尊重他人,其实也是尊重自己成长的历史。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我可以告诉同志们:西安“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向大家表示深深感谢。
    第二是学习。为了我国发展与建设的伟大战略,在中央的决策下,交通大学1956年主力迁到西安,到今年已经是51年了。51年来,你们屹立在西北,作为西北高校的领军者,任重道远,为西北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贡献。多的不讲,读一读你们出版的《弘扬西迁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本书,不能不感人泪下。书中的话,历史中的事,活生生的催人奋进的精神,无需我来讲了。我要讲的,就是必须向你们学习。我引用《诗经》中最出色的诗篇之一———《诗经、秦风、蒹葭》,秦,陕西。这诗篇一共三章,讲得是恋人之间的追求。作者是男是女无从考察,但表达了坚贞不渝的追求。它的第一章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人的主人翁追求什么呢?以什么精神在追求呢?多么高尚的坚贞不渝的追求!西安交大屹立在大西北,面对众所周知的种种艰苦条件,毫不动摇,坚贞不渝地追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大发展大转型的今天,你们不改初衷,爱国爱校,兴学强国,坚定追求,而且是以“更上一层楼”的高标准追求,向着你们最终的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奋进。从老一代的专家、教授,到新一代的专家、教授,从老一代领导到新一代领导,从老一代学生到新一代学生,你们在西北大地上,在神州大地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次我们专家组就是来向你们这种精神学习的。
    我们还要学习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1年来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和111年来形成的教学特点“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正因为有这样的传统与特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讲过,有几所高校,教学质量完全可以放心,其中就包括了西安交大。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试点中,西安交大作为第一所试点高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突出地证明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在现实中的奋进精神何等有生气,这是我们专家组要学习的。
    第三是工作。我们专家组来西安交大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是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评估文件来工作的。我们讲,我们是要在工作中表示感谢与进行学习的,也是在感谢之情与学习之心的状态下来开展工作的。我在很多场合讲过,社会上对我们高等学校的评估有各种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评估工作实践告诉我们:第一,只有通过评估的实践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有所体会,才能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才能切实地改进评估、完善评估,提高评估质量,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种必需的、合适的而又可行的可靠的手段。为此,我们必须同西安交大的同志们一起,“严”字当头,严肃工作,严密思考,严谨分析,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完成教育部、教育部评估中心交给我们的任务。第二,我们的评估即使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但评估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20字评估方针完全正确。评估中得到好处最大的是本科生,评估确实会使本科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大受其益。因此,我们大家一起把这次评估做好,为贯彻十七大再一次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努力。
    同志们,郑南宁校长知道我在清华大学教学评估中,送了清华一首诗。其实是将唐朝诗人伟大的改革派刘禹锡写的《秋词》这首七绝改写的。原诗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改了几个字。今天,我在这里也送给西安交大同志们一首诗。是将我国的诗仙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首七绝改写的。诗中有长安,即西安;又有黄鹤楼,黄鹤楼在江城武昌,而我生活在与工作在武昌,这次又从武昌来西安。原诗是:“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我改了一下。诗中用了“东亭”,白居易旧住址是在西安交大之内的一处古迹,叫“东亭”。东亭表示西安交大。西安,我国大西北。这首诗我是这么改的:
        西迁为国战风沙,
        落户长安就是家。
        五十一年拼搏事,
        东亭月月灿鲜花。
    愿西安交大像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像雪山上的雪莲一样,像我国人民一贯所喜爱的梅花一样,弘扬优良传统和西迁精神,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战困难,生机勃勃,为西北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任重道远,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向最终的伟大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奋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