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试行“集中论证,统一批复”的政府采购进口设备审核管理模式纪实 ■ 本报记者 冯艺 袁瑞娟 “进口产品采购申请需要一个单位一事一报,上百个下属预算单位,少说要采购上百台进口产品,这就要经过上百次的专家论证,批复周期长,采购效率低的问题如何破解?”这是每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尤其是一些垂管预算单位众多的中央单位采购人,遇到进口产品采购申请时必谈的难题。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从2015年起试行进口产品清单审批管理制度,一改之前一单一审批的做法,采用专家集中论证的方式,整合专家资源统一对是否需要购买进口产品提出科学、专业的意见。通过统一组织专家对进口产品进行科学合理、客观严谨的论证,达到规范各单位采购进口产品行为,提高审批工作效率的目的,满足各单位医、教、研的实际工作的需要。 问题导向 亟待管理改革 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卫计委的下属预算单位采购进口产品有产品技术功能需求高、采购量大、采购时间紧等三大特点,这是下属预算单位性质决定的。 据了解,卫计委共有102个下属预算单位,其中提交进口产品采购申请的以44家三甲医院、12所科研院所和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他们分别承担了我国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计生领域重大工作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卫计委所属预算单位均属于国家级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单位,其中,44家医疗机构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合医疗、教学、科研和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12所科研单位是研究国际先进医药技术的顶梁柱;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应对国内突发疾病以及国际传染病预防的重要单位。因此,他们所需产品都要求有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功能,具有前瞻性。 同时,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视为财政性资金,采购进口产品必须按规定依法报批。根据2016年卫计委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统计,货物类预算合计565.8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6.1亿元,事业收入549.6亿元(44家医院事业收入535亿元);与2015年预算执行金额400.2亿元相比,增长了27.2%。 此外,医疗产品技术功能日新月异、更新频率快、周期短。特别是44家医院采购的进口产品主要用于科研教学、临床检查、治病救人,也迫切期望尽快完成采购任务。因此,以往一个单位一事一报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采购目录 取代一单一审批 “往年,我们实行一个单位一事一报,并由各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论证,卫计委初步审核后报送财政部审批。这种工作方法效率低下,批复周期较长,而且各单位自行组织专家审核随意性大,存在风险。”卫计委财务司副司长樊挚敏向记者介绍,按照“问题导向”,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卫计委从2015年起改变采购进口产品审核管理模式,即实行“集中论证,统一批复”,由各单位提出申请,卫计委统一组织专家论证,报财政部批复后,再批复各单位执行。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改革,2016年1月,卫计委印发《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进口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将进口产品“集中论证,统一批复”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范围、工作职责、组织方式、申报程序、管理要求、监督管理等内容。同时简化审批流程,采购“进口产品目录”内的设备,无需进行审批。“进口产品目录”实施动态调整管理。进口产品审批工作集中在一季度完成,为各单位预算执行赢得时间。 樊挚敏指出,开展进口产品集中论证工作是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需要,通过对预算单位采购进口产品的审核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功能作用,促进我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进口产品集中论证减少政府采购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同时,这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这还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支持医药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和普及应用,从整体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此外,开展进口产品集中论证工作有利于规范预算单位的采购行为。进口产品集中论证工作杜绝了盲目追求超豪华、超标准配置进口产品的采购行为,也为各单位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目前,“集中论证,统一批复”实施效果已经初步体现。据了解,2015年4月和10月共完成78家委预算单位申报的1100种(2925台/套,约14.74亿元)进口产品论证,论证通过可以采购进口产品931种(1952台/套,约14.22亿元),占全部申请数量的67%。2016年3月和8月,共完成了63家预算单位申报2565种(6631台/套,约43.72亿元)进口产品论证,论证通过可以采购进口产品2148种(4463台/套,约39.75亿元),占全部申请数量的67.3%,并形成了卫计委2016年进口产品目录。 总结经验 探索新思路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作为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的具体职能司局,一直努力完善我委政府采购体制机制和相关制度建设,注重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鼓励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积极采购国产品牌设备,支持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监督指导各单位依法依规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樊挚敏表示,今后卫计委将继续完善进口产品采购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主要从以下三点部署安排: 深化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进口设备管理办法》,使其更具有可操行性,并组织专家跟踪评估《办法》执行效果。二是根据医院采购设备情况,优化集中论证工作方案,促进程序性审核向实质性审核转变,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为确保各单位依法依规采购进口产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体制,落实采购主体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重点检查,通过政府采购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进一步支持医疗设备产业发展。继续通过技术沟通会等方式,让更多民族品牌能够参与到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的采购活动中,同时,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政府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提标升级,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