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钢锯岭》故事原型戴斯蒙德·道斯被关注:少一个肺五根肋骨

 老李的图书馆 2016-12-20

一天就救出了75人,使道斯成为英雄


而事实上,在那致命的一场战斗之前,道斯已经救了很多人,在一次行动中,他不幸被击中。

但他只是随便包扎了一下,就又返回战场,当他的左臂被手榴弹击中,他依然凭借自己的毅力走回救治站。后来他的左腿被手榴弹炸断,他无法行走,只好被战友用担架抬回后方,但当他看到比他更严重的伤员后,就从担架上滚下,将救治的机会先让给其他人。

道斯的英勇赢得了战友们的极大尊重,他甚至成了大家的“保护神”,在战斗之前,队友们甚至要求先让道斯为大家祈祷。道斯的英雄行为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1945年11月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为道斯亲自授勋,道斯由此成为二战期间第一个拒服兵役,没有任何杀死敌人记录却获得最高荣誉的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只有三人获得此特殊表彰(另两个分别是托马斯·贝内特和约瑟夫·拉波因特)。

导演梅尔·吉布森在采访中曾提及:“他的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简直是英雄主义的顶峰。”当信仰与战争纠缠在一起时,会是世间最难解的问题,但是,《血战钢锯岭》不是在讨论宗教,而是在讲一个人内心的强大,这个人因为坚持着不愿去屠杀别人的信念,而有了一段不同于别人的传奇。在这个不可摧毁的精神内核下,美国主旋律的高昂宏大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基点。道斯的光芒是透过银幕一点点地散发出来的,他的成长带着家庭矛盾和时代的印记,他参军在军营也是“问题士兵”,与高层进行着不卑不亢的对峙,但是,当他转身冲向枪林弹雨的时候,他的那个始终被嘲笑的信仰却成为神迹——神不是用来祈祷和称颂的,更是用来行动的。

虽然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揭开了美国社会英雄梦虚伪的一面,但是,不得不承认,看了《血战钢锯岭》,还是会让人被深深打动,让那力量在心间驻留。

冲绳岛战役,他少了一个肺和五根肋骨

《血战钢锯岭》的结尾将道斯定格在英雄的一幕,之后就是他和妻子多萝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至妻子1991年因脑癌病逝。但实际上,道斯饱受战争创伤,并不是只在最后腿部受了重创而已。

据悉,道斯在冲绳岛战役中四次负伤,一次战斗让他少了一个肺和五根肋骨,后来因为肺结核而在1946年离开部队。他花了五年时间接受有关肺结核的治疗。受伤病所困,道斯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和妻子就生活在佐治亚州的小农场,两人生有一个孩子。在多萝西去世后,道斯又与弗朗西斯·杜曼结婚,2006年,戴斯蒙德·多斯在家中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市国家公墓。

电影中,道斯与妻子一见钟情,还因此献血,事实上,这是把两件事合在了一起,如前所讲,道斯去献血是因为他在广播中听到呼吁大家为一位遭遇车祸的人献血,不过,导演梅尔·吉布森表示,道斯对多萝西确实是一见钟情,“据我所知是这样的。这么安排也有点是为了道斯——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点孤注一掷,并且有另一种精神引领着他。这一点没法分析也不好形容,感觉他有点超脱:潜意识和精神上的行为比较多,差不多是这样。我喜欢这样的故事,特别是这些在艰苦环境中平凡却伟大的人和事。”

2004年,一部名为《良心拒服兵役者》的纪录片拍摄完成,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道斯,他的故事还曾被出版成书,不过道斯生前对于将其故事拍成电影比较谨慎,他认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为和平牺牲自己、已经长眠在土地里的战友。如果一定要拍成电影,他希望把他的故事交给有能力的、可以值得信任的、理解他的电影人手里,最终,在他逝世十年后,梅尔·吉布森将其搬上银幕。

扮演道斯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说扮演这个角色,是对自己的救赎,因为道斯拥有一个美丽的灵魂,他是个内心干净的、纯粹的、简单的乡村男孩:“对我来说这就像是获得救赎,因为我只能梦想成为这种孩子般的人。”

梅尔·吉布森也认为,观众无需更多考虑道斯的宗教信仰,而应对战争、对生命的本质深思,“战争是件悲惨的事情,但战争还是会不断重复上演。这部电影中,大家可以看到,在战争面前人类的灵魂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觉得还要有更深层面的思考,这也是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