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GoGo小西几 2016-12-20

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当代社会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这一要求与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方法十分吻合。陶行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他提出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笔者结合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
  一、解放儿童的大脑
  陶行知提倡让儿童用大脑去思考问题。在现在看来,解放儿童的大脑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以美术学科为例,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将美术分为四个学段,从而形成一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感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学习特征,小学低年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中高年级教学偏向于技法学习,教师分学段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提升。有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所谓的“建议”,如“你要这么做……你要那么做……”等,其实是将学生的大脑囚禁起来。教师应放手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解放儿童的眼睛
  陶行知提出:“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性情得到陶冶。”从美术学科的课程性质来看,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学科。美术是培养学生用眼睛“看”的学科。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物象进行解读呢?一是有目标地看。教师应联系美术学科的特点,在课上训练学生如何去看。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倡要让学生冲破封建思想去看待事物,亦即带领学生有目标地去看问题。美术学科讲究观察的生动性。就拿观察植物来说,美术课区别于科学课的特点在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观察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了观察,美术表现出来的事物就会缺乏自然之美。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用美术眼光去观察,看植物的外形特点、植物上的线条、看枝叶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这就在学科观察上有了明显的区别。
  二是有选择地看。美术课上让学生看什么?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出示的每一张风景图片,每一幅范画都是选择的结果。笔者曾经围绕《茂密的花》做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在A班选择的是欣赏儿童作品做范画,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画出的图案都是一种类型,作品并不精彩。在B班,笔者让学生观看克利姆特的画作《葵花园》,引导学生观看大师是如何表现花朵的茂密,如何突出构图主体,花朵与花朵之间是如何处理的,有了精彩作品的借鉴,学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且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视野,逐步学会用美术的眼光观察事物。
  三、解放儿童的双手
  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那么,在美术课上如何解放儿童双手呢?首先要建立师生信任。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学生越来越不敢绘画,究其原因是教师给予过多要求,学生欣赏了过多范画,他们很多好的想法都被扼杀掉。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过多干预往往导致学生不敢下笔,而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