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医疗的未来?建设、改革、管理,要同时发力!

 渐近故乡时 2016-12-20

“基层医疗有3大‘法宝’,县乡村的三级网、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诸宏明自豪地说道,“我们的农村卫生在国际舞台上是非常认可,也有一席之地的。”


在首届基层医疗发展论坛上,诸宏明向数百名与会者亮出了基层卫生的“家底”: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1万个,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93.6%,其中乡村卫生院3.7万所,村卫生室64.1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0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万所。


“现在基本实现了每个街道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个乡镇有一个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卫生室的指标。”


但这样的数字之下并非没有“隐忧”:大医院强,基层医疗仍然较薄弱;农村看病梯度有序,但城市基层的分级诊疗落实得并不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宏明提出了我国基层医疗未来的发展思路:建设、改革、管理,三轮驱动,同时发力。




建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比例


建设,是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的体制建设,包括房屋、设备、人员。


房屋建设,是指在城市还是要消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点,向中西部中小城市倾斜;另一点是支持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两点都是必须无疑的。


更新设备,包括争取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三大件,还要为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


而人员培养,最关键的还是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作为过渡阶段,目前的人员仍然非常缺乏,因此目前仍有许多过渡措施,包括转岗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农村还有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因为乡镇卫生院没有全科,就实行县聘乡用,每年补助,让基层医生可以去乡镇卫生院提供基本服务。


“在基层我们要强调基层的实际能力,着重技能和效果为评价指标,已经明确对外语、论文、计算机等不做硬件要求,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比例。”诸宏明认为,未来在所有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都会有高级职称比例,这样老百姓才有信任感,从而带动整个机构业务的发展。


改革:有钱挣才有积极性


诸宏明认为,初步改革还是有成效的:基层医疗人员工资有了保障,公共卫生工作也有了长足进步,但当下,活力不足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而医疗服务功能有所萎缩。


“所以我们强调第二个重点就是要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


要做到切实深化,首先,要落实多渠道补偿机制,中央、地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经常性和专项的补充要到位。


其次,要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要让收支结余中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尤其是对政府办的机构来说。


非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则相对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于政府办的来说,“前一段时间统得过死,没有积极性,”诸宏明认为,应当提出结余可以按照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那么多钱不能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活力都会大受影响。


第三,要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因为财政是保障的,工资就不可能太高,但这样就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因此不仅要提高绩效工资封顶线,和事业单位保持差距,还要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诸宏明说,原先设置的绩效工资占30-40%,但发现人们并没有什么积极性,现在把绩效工资提到了60%,积极性则明显提升。


最后就是要赋予法人自主权,调动积极性。“前几年我们搞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把手脚都捆死了,我看到院长、主任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因为什么事情都是定好的,可能买一张纸、每一支笔都要请示,这样是搞不好的。”


现在提出一定要放开手脚,让他们学会经营运行,政策固然要加强监管,但自己机构内部的事还是应当自己决定。


管理:一定要有新变化


诸宏明认为,内涵建设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发动非公机构着手去做,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新的变化”。


社区卫生机构环境是不是可以再好一些?提供的服务能不能再人性化一点?医政管理能否再规范一些?等等,这都是管理者应当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这两年我们做了两个事,一个是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主要是遴选一批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单位,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宣传。同时委托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专门搞了百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一定的号召力。”


全科医学协作平台编辑整理

来源:医学界智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