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谁才能被叫姑奶奶?

 木头1018 2016-12-20

文丨山鬼(历史研习社专栏作者)

“姑奶奶”这个词,在如今叫起来多少是有些狂放的,尤其是从少女口中说出来,让人觉得分外别扭,甚至是没家教的象征,而且用多了这样的自称,似乎对女孩子的风评也不好。但这又像“老公”这个原本是太监的名词,在民国之后泛而广之的成为了对丈夫的爱称一样,姑奶奶这个女性的专利在民国以前也是特定群体的一个特定称呼。


想象中身材高挑的清宫秀女

在老舍没有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自从姑母搬到我家来,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她可是以大姑子的名义支使我的母亲给她沏茶灌水,擦桌子扫地,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她的确应该心安理得,我也不便给她造谣:想想看,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这样的情况在汉族传统观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意识里,似乎并不合规矩,但别忘了老舍是旗人,而她姑姑之所以如此强势,那就是因为她是一个“过了气的姑奶奶”。为什么要在姑奶奶前面加过气两个字呢,那是因为这位姑姑已经嫁人了,并且还是孀居的寡妇。即便如此,姑姑在家中还有发号施令使唤弟媳的权威,这又与汉家传统很是不和,究竟是为什么呢?


真实的参加选秀的旗人女孩儿

在清代传统的满洲习俗里,姑奶奶是一个特定的称呼,只能用于旗人家庭中未出阁的女孩儿身上,并且尊贵无比,可以无视任何规矩。当时的京城就有谚语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说的就是这些旗人女孩儿,即使在自己的家中,父母、兄弟也要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姑奶奶。但这样的尊敬不是白给的,姑奶奶是有她特殊责任的。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旗人家庭的姑奶奶由于可以抛头露面,所以承担了很多家庭的劳动,每日家中的采买都需要她们去,男人则在此时当起甩手掌柜的不闻不问。而在买东西的时候,那些熟悉的店铺老板,多半会和这些姑奶奶开开玩笑,占占便宜,然后再用手指去夹一下她们的鼻子,老北京俗称“拉骆驼”,以示友好,但拉骆驼也容易拉出祸事来。


在打叶子牌的满族老姑奶奶

道光年间,尚在年幼的姑奶奶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经常也会被东城油盐店的老板拉骆驼,等到发迹之后,慈禧向弟弟桂祥谈论往事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拉骆驼的旧事。后来此事被桂祥家仆传出,这位老板听说之后,当日就投井而死,其余家人则是四散奔逃,人去屋空。(裘毓麐《清代轶闻》)

慈禧发迹故事的背后,正是无数个旗人女孩儿期望的人生巅峰,也是无数旗人家庭的最高理想。由于清朝选秀女主要是在旗人家中选取未婚的女子,所以不参加选秀的姑娘是不可以自行婚配的,只有等到选秀结束,落选的女子方可自行婚配。至于被选中的女孩则会进宫分派各处,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无异于囚奴。这也正是皇室中原始部族本性的暴露,强者可以占有多数异性的丛林法则,在人的身上同样适用,所以狭隘一点来说,旗人家庭的女孩无异于皇帝的家奴。


清代最尊贵的姑奶奶

正是基于旗人女子这样的结果和身份,家人才会尊称一声:“姑奶奶”。因为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万一选中秀女之后又做了妃嫔,像是《红楼梦》里的贾元春一样,那举家都会变成皇亲国戚,自然是要对未出阁的女孩恭敬些,毕竟是全家的指望,牺牲一个,幸福全家,何乐而不为?而这样的情况与今天有些父母将女儿视作商品,待价而沽的情形又何其类似,这一声姑奶奶,当真不是白叫的。

编排:@二师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