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扑朔迷离说《岱史》

 和风之旭 2016-12-20



 知泰安近期推出“留言得现金”活动。只要在本文下方留言获得点赞支持最多的前三位读者,将分别获得20元10元5元红包。点赞统计截止到明天晚上12点。之后将在文章中公布获奖者。

获奖小窍门:可以拉朋友帮你点赞哦。


 楔子
     圣人有云:“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这句话取自《中庸》一书,意思是“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由此开宗明义,说的是明万历年间编篡刊行的,写泰山的旷世奇书《岱史》的前世今生的故事,在这里何言《岱史》是旷世奇书呢?
      一者: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得以传承,即国以史传,如《史记》及之后的二十四史,称正史;地方以志传,如《泰安洲志》,称地方志;家以谱传、如《韶山毛氏族谱》,称家谱。山、川、大河属地方志,独泰山有《岱史》,可谓史无前例。
      二是:《岱史》是仿正史纪传体形式编篡的,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泰山的历史。开创了以史写山的先河,明朝以前黄、尧、舜帝在泰山的遗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泰山神秘封禅;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在泰山上的故事。尽收其书,是泰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泰山被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例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岱史》厥功至伟。
      更令人称奇的是,《岱史》在明万历十五年问世后,逢明清战火朝代更替,曾一度遗失,后又失而复得,在清顺治、康熙年间先后进行了补刻、重刻,期间历经明清两代百余年才得以传承。奇特的经历,为后世留下诸多谜团,时至今日也乱象纷逞、口水不断。在泰山文化历史上有《岱史》谜踪之说,与秦李斯碑失而复得的传奇、宋代玉册重见天日的故事,并称泰山三大谜案。
       小编生长在泰山脚下,痴迷于泰山文化的研究,特别尊崇历代先贤名士对泰山的贡献。闲暇之余,对《岱史》一书进行了考究,追根溯源,去伪存真,为你揭开《岱史》一书的神秘面纱。
第一回:先贤著岱史 美名万古传
       话说万历十四年(1586年),农历六月一日,泰山顶上晴空万里,高山流云。这天是初一,人们习惯初一、十五上山敬香祈福,山上山下香客不断,坐落在天街的最东端的碧霞祠里香烟缭绕,大殿香炉前人满为患,在不远处的孔子庙前,有一大帮人簇拥着一位中年人谈笑风生走了过来。
       为首的这位中年人,姓谭、名耀、字伯彰,号惺堂。广东东莞人,时任山东盐课监察御史,说到监察御史,小编为你解释,它是古代一种官名,隶属都察院,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有查纠百司官邪、天子耳目风纪之职责,相当于现在中纪委特派员,御史又因其任务不同,有巡按御史、巡漕御史、巡盐御史等。巡盐御史一般派往主要盐产区,据《明史》记载,朝廷在两淮、两浙、长芦(山东)、河东(山西)四大盐场,各派巡盐御史一人。东莞人谭耀是其中巡盐御史之一,负责巡视山东盐课兼河道事务,担负着监察地方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这在当时令为官者羡慕不已,但这对谭耀而言和他远大的抱负大相径庭,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难以释怀的心结,据他考证:东莞谭姓一族最早源于山东济南章丘市,古称谭国,祖先谭公是谭国的君主,历史记载,战国时谭国为齐国所灭,国君谭公逃亡到今山东莒县,为了纪念故土,便以国为氏,以谭姓相传。这便是谭姓开源,先祖谭公第48代孙谭宏帙,从江西宁都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在南宋绍兴年间,谭宏帙第五世孙谭惟月因授予东莞县令到了东莞。做为谭氏后人,能在祖先谭公故国任职,谭耀立志干一番事业,光耀祖先。
       谭耀一行边走边聊着泰山的逸闻趣事,陪同的是山东都转运盐使司的官员,有同知查志隆,运使甘一骥,经历戴相尧等人。巡盐御史登泰山,都转运盐使司自然对口接待。
       来到“日观峰”前,谭耀突然问身边的查志隆:“查同知,华夏千山万水,以三山五岳最副盛名,你可知道是那三山五岳?”
       “回大人: 三山者黄山、庐山、雁荡山 ,而五岳则是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那为何又称泰山是‘五岳之长?’”
      “这……在下说不好,愿闻其详细。”
       谭耀手指泰山侃侃而谈:“你们看泰山巍峨陡峻,盛名称誉古今,相传远古时曾有七十二家君王封禅泰山,他们确信泰山‘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也就是说到泰山顶上举行封禅大典,才可以得到天地的认可,这就叫君权神授。而真正载入史册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当年秦始皇一扫六国、并吞八方、一统天下后封禅泰山,在岱顶‘立石颂秦始皇德’这就是泰山上最早的文字。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刘彻,在位54年八次封禅泰山,他认为五行之中东方代表青色,一岁之首,万物之始,五行排行序中以东为尊,首次提出‘五岳之长’。当年司马迁跟随汉武帝来泰山封禅时,把这些都写在《史记》里了。本官上任后四处搜集泰山之古籍,虽见本朝吴尧山编写的《泰山志》,历时既久‘摩印者多鲁鱼亥豕,不堪寓目’本官有一心愿。欲仿效《史记》,搜集记载泰山的有关文献,为泰山写史立传,‘恪秉三长,用垂永典。’”
      谭耀说着突然拉住查志隆手腕:“查同知,我知你对泰山了解甚多,从即日开始由你担纲组织编篡班子,带领在场诸位为泰山著书写史。不知各位是否愿意?”
     “下官不才,愿意为大人分忧”查同知诚惶诚恐。
     “我们听大人的。”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既如此,走,我们到前边聚贤楼先行庆贺。”说罢领着众人向聚贤楼走去。
      在聚贤楼店家整了几个佳肴,上了一坛好酒。大家喝着酒,话题仍然是如何写泰山,谭耀首先说了自己的想法:“司马迁以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写《史记》,我们既然仿效《史记》编篡泰山史记,以本官之见应以考、表、纪、志分而记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查志隆跟着说“大人高见,愚以为考可分图考、星野考、形胜考,表可取山水表,疆域表。”
       陪同谭耀登泰山的人,个个都是十年寒窗,读书做官的人尖,也七嘴八舌都说着自己的看法。
     “纪可以写狩典纪、望典纪、遗迹纪,灵宇纪。” 运使甘一骥补充道。
       “志取名登览志比较妥,把历代先贤登泰山诗赋文章都收录进去。” 经历戴相尧也不甘落后。
        谭耀令人取来笔墨纸张,一一作了记录,作为日后编篡之提纲。并当即拍板命名为《岱史》,大家又是一番庆贺,边说边喝一直热闹到午夜时分。这一夜谭耀竟激动的夜不能寐,作“玉皇顶”、“日观峰”、“丈人峰”三首诗不表。
       且说查志隆他们接了件大大的苦差,为编篡《岱史》,他们在泰山上“陟巅渉阻,遍历其崇深,对景挥毫,风餐雾沐,”那是相当的辛苦。在编篡开篇“图考”时,也就是画泰山地形地貌图,当时既没有无人飞机航拍,更没有卫星遥感定位,他们身背丈量绳索、书箱,整天奔波在天烛峰、傲徕峰、扇子崖,勘察了泰山上大大小小的山头,比现在的“驴友”还苦呢,现在有些山头名称还是他们命名的哪,图考里的泰山图,可谓泰山导游图的鼻祖,有关部门曾对他们标注泰山的山水形胜位置进行核对,结论是基本正确,这以当时的条件来看不能不说这是泰山的奇迹。
      更值得称道是,《岱史》里的山水表和疆域表,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分名别类,极易查阅。列位看官,你可以想象,靠毛笔画表,然后去刻板刊印,其难度可想而知。



     据考证《岱史》一书,当年是在岱庙的东斋房也就是现在的东御座编篡的,期间谭耀住在东斋房,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方便再版,谭耀决定采用雕刻版印刷术刊印《岱史》,“务求刊印精楷,用垂永久。”为此他对编篡刊印进行了分工,查志隆负责编辑、甘一骥负责审阅、戴相尧负责校梓,自己全盘指挥并拍板定案。
     书稿初成,谭耀请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史学专家,明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于慎行,为《岱史》写了“岱史序”,以大造声势。告成之时,适逢监察御史毛在巡按山东,谭耀又请毛御史写“岱史序”。
    万事俱备,策划刻印,合计内容十八卷,可装订七册。据此,谭耀精心筹划,在书前序言凡例部分,依次以毛在的“岱史引;”于慎行的“岱史序;”谭耀的“岱史序;” 查志隆的“岱史公移、”和“岱史凡例”排列。
     另外,谭耀在七册排列顺序上也是费尽心机,以《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句七字冠诸册首,分别是“岱史第一册质字号,”“岱史第二 册诸字号……”表明作者所作《岱史》的宗旨,严肃、公正,可以验诸鬼神而无差疑之义。
     同时,为了表彰《岱史》编篡者作出贡献,谭耀在七册的册首下,把参与《岱史》一书编篡的定、阅 、辑、校梓有关人员俱以表明:
  赐进士督理山东盐课监察御史岭南谭耀      定
  赐进士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豫章甘一骥   阅
  赐进士山东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西浙查志隆   辑
  乡进士山东运司经历荆门戴相尧                 校梓
      《岱史》从当年仲夏初议到孟冬编篡定稿,历时半年,于万历十五年春节后刊印发行,至此《岱史》一书大功告成,古老的泰山又添佳话,欲知《岱史》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且听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第二回:甲申泰安乱  岱史遭劫难
    且说东莞人谭耀“有感前志之浸废,乃属同转运使查君辑而新之。”亲自挂帅组织查志隆等人编篡了《岱史》,在刊印时,他对刻版精雕细刻,“务求刊印精楷,用垂永久。”欲要《岱史》千秋万代传下去,有道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岱史》刻版在明清更替时,差点毁于战火,其后又有补刻、重刻两次刊印。独特的经历,使《岱史》的作者争论不断,小编不敢卖弄乱侃,小编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小编是在讲史,岂能瞎编?资料来源于《岱史》的序言跋文及相关文献,是对历史的还原。在本回书里小编先为你讲明末清初泰安名人志士保护《岱史》刻版故事。
     话说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大变革。这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大顺;几乎同时远在沈阳的大清爱新觉罗福临登基,开始了大清顺治元年;三月,李自成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大明帝国结束。四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京城;五月,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完成了大明帝国到大清帝国的改朝换代。
      这一年,生活泰山脚下古城泰安的百姓们,也同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
     三月下旬,大明所属泰安知洲朱万钦闻知大顺军攻陷北京,仓皇挂印出逃。

    四月初,大顺泰安知洲史可保走马上任,“士民伏道远迎。” 几天后,大顺防御使陈青岗进城驻防,这天恰逢立夏,每年立夏日,泰山上各寺庙用山泉水熬绿豆汤施赠百姓,祈福百姓过夏天时无病无灾。百姓之间也有相互赠送绿豆汤过立夏的风俗,晚饭时分,泰城里已经静街,大街空荡无人,泰安洲衙门墙壁上张贴着戒严布告,在衙门前是泰安有名的府前街,此街不长大约百步,东至通天街、西到运舟街,在这条街东头有一个精致的四合院很是气派,此时大门紧闭,楣眉上有“酝檀园”三字匾,门两边灯笼分别写着“萧”“府”各外刺眼,忽然从通天街走来书生模样人上前敲门,不一会门里有人问:“是谁?”

    “我,刘孔训,给表哥送绿豆汤来了。”

     “是表弟呀,快快请进。”  
     门开了,只见一着素装的老者向院里让着来人。
     这二位称兄道弟是什么人?书中暗表,被称为表哥的是“酝檀园”的主人姓萧,名协中,字公黼。是明万历年兵部尚书萧大亨次子,明末著名泰山学者。萧协中自幼工于诗赋,十八岁时因作《绿远楼赋》而蜚声文坛,后以父荫入仕。崇祯末年,致仕还乡,寓居酝檀园,致力于泰山地理风物的研究。他遍览泰山胜迹写了《泰山小史》,此书对泰山历史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后世学者公认《泰山小史》是对《岱史》一书补充,素有“泰山名(明)天下,二史彰显功”之说,二史说的就是《岱史》和《泰山小史》。
     前来送绿豆汤叫刘孔训,和萧协中是姑舅表兄弟,是泰安举人。
     “表哥还没有休息呀?”刘孔训放下绿豆汤问。
     “咳,表弟,今逢甲申,岁值猴年,流年不利呀,听说新上任的史知洲是一落第举人,不堪大用,况且大顺军中良善之辈不多,我不放心《岱史》刻版,《岱史》自从万历年刊印后,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存世之书已经不多见,年前赵弘文大人提议捐资重印,把它放在尊经阁了,逢此乱世,谁还顾的上?以防不测,我让家人传泰把刻版先送到岱庙,委托李道长保管,现在传泰还没回来,兵荒马乱别出什么差错……”
      “表哥你别着急,我去看看。”刘孔训起身告辞。
      刘孔训离开酝檀园还没走远,就看见陈青岗带领兵丁前来抓萧协中,《泰山历史纪年》是这样记载的:“四月初,大顺朝所属泰安知洲史可保走马到任,‘士民伏道远迎’。数日后大顺军防御使亦至泰安,‘即拷饷,捕邑中大绅严刑拘监中。’当时被捕的有乡宦萧协中、赵弘文(字扑庵,泰安范镇人,入仕广东的道御史,巡按苏松,著有《光碧堂稿》)等。”
    刘孔训见兵丁前来抓萧协中,也顾不上寻找萧传泰了,急忙到运舟街马神庙去找大明泰安武举高桂想办法,到了高桂家里,却见高桂领着徒弟手持兵器要去救人,刘孔训急忙拦住。
     “高大人休要莽撞,此时大顺军正到处抓人,我等势单力薄,前去救人凶多吉少,依我之见,不如派人出城找义士许来春多联络人马,等下半夜城里城外里应外合,杀进衙门,救萧大人他们。”
     “先生所言及是。” 高桂听后连连称赞。
      当晚(公元1644年5月4日)三更时分,许来春领民众攻打南门。高桂师徒趁乱打开南门,会同许来春齐声呐喊直奔衙门,活捉了陈青岗,救出萧协中、赵弘文等人,等天光放亮,将陈青岗及部将十余人绑到遥参亭,当众宣布罪状,斩于亭前,士民无不称快。
      与此同时,城外鼓声阵阵一片呐喊。
     原来当天晚上知洲史可保见城中生变,慌忙逃到通天街迎春园去藏身,在那里碰上正在迎春园淫乐大顺偏将孟凡勇,两人商量留孟在城里见机行事,史可保出城搬救兵,在大汶口碰上北进的李自成大将郭升,郭升闻变大惊,急忙率兵包围泰安,大顺军“三千余骑,四面环攻。”

    高桂亲自在城头上督战,指挥士兵用弓弩向大顺军射击,战斗异常激烈,从上午九时至十七时,大顺军被弓弩射杀五六百人。仍然没有攻进城去,郭升见屡攻不克,正准备撤兵,却见火光冲天城内大乱。
    原来是藏在迎春园里的孟凡勇,听闻郭升率兵攻打泰安洲,溜出迎春园准备放火制造混乱,到了岱庙见道士防守严密无从下手,误碰误撞到了岱庙东边面的尊经阁,见四处无人在尊经阁放了一把火。
这尊经阁是萧大亨当年告老还乡后,个人投资修建的,相当于今天的博物馆,里面放着历朝历代古籍和还有部分没来得及转移的《岱史》刻版,这些都是易燃之物,大火瞬间吞噬了尊经阁。
    守西门的士兵不知所措。郭升趁机攻入,高桂阵亡。许来春、刘孔训率众领反扑,被乱军先后杀死。郭升大军攻入城中。
    泰安城一片火海,杀声哭声连成一片,萧协中万念俱灰,“北向再拜,投井死。”泰安其他士民“死节”者不可胜数。郭升带领大顺农民军攻入泰安城,大索三日以泄其愤,无辜泰安百姓十户伤五,血淌奈河。史称之“甲申泰安之变。”
     三天后,郭升押解被俘赵弘文等人继续北上,刚过济南,京城传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消息,大顺军乱作一团。赵弘文等人趁机逃回泰安,此时,泰安知洲史可保闻讯弃城而走,逃到肥城被乱民所杀。
     赵弘文逃回泰安后,带领士民重建家园,保护文物,把大顺兵破城后遭到损坏的铜亭从遥参亭移至灵应宫中,修缮了尊经阁,并对转移到岱庙里《岱史》刻版进行清理。经查,发现刻版缺少第一册卷二的星野考和卷五的疆域表。绝大部分没有损坏,赵弘文当即封存,以备后用,到了清代才有了顺治十一年补刻《岱史》和康熙三十八年重刻《岱史》的故事。
第三回 :补刻又重刻 岱史添新篇
   将时间定格在1644年,中国历史上是:崇祯十七年、大顺元年、顺治元年,主角人物围绕崇祯、李自成、摄政王多尔衮,(当时因顺治年幼没有亲政)三人进行。但是他们不是同时博弈的,最初是李自成和崇祯的矛盾,后来演变为李自成与多尔衮的矛盾,
     说起李自成与崇祯皇帝的矛盾,历史注定崇祯必败,原因是明末朝廷腐败和崇祯无能所决定的,崇祯虽能锐意改革,但孤掌难鸣,最终是吊死于煤山,沦为亡国之君。李自成是历史的幸运儿,从早年驿站马夫,因朝廷减裁驿站编制丢了饭碗,为吃上饭揭竿起义,苦战十五年,推翻崇祯政权,自己座上了大顺皇帝的宝座。
      接着就是李自成与多尔衮的矛盾了,李自成造反为了吃饭,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率大军攻入北京后,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武断,不听劝谏,贪图享受,沉溺美色;又纵容将士,烧杀掳掠,为了一个陈圆圆,触怒了边关守将吴三桂,因此才有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使李自成历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昙花一现。满清顺治政权却坐收渔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入主中原。轻意而举的完成了改朝换代。
     五月,摄政王多尔衮平定山东后,六月,满清政权定都北京,为巩固其统治,采取一系列举措,顺治元年发布诏告:“清廷兴兵,本无意兼并,只为明清和好;但因李自成兴兵导致了明国祚灭亡;清军自关外整旅入关,乃是代明雪恨……”以此来消弭汉族的反满情绪。
为适应关内汉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清朝继承大量的明朝制度,并命于十月在江南举行乡试,以笼络汉族士人。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摄政王多尔衮亲自谒拜孔子庙。
       顺治八年(1651年)亲政伊始,为“感荷神庥”意思是感激泰山神灵庇护,派都察院右都御史刘昌告祭泰山。一时间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云集泰山,好不热闹。
       也许《岱史》应该重见天日,遇上主政山东的右布政使张缙彦,此人是明末清初的传奇人物,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逼近京师,时任兵部尚书冯元飙见大势已去,称病辞职,推荐史可法代替自己,崇祯皇帝不听,擢升张缙彦为兵部尚书。这是非常重要的岗位,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此时此职,乃是俗话所谓的“别人偷驴你拔橛,”李自成攻陷京师,张缙彦率百官表贺迎接,归顺大顺。后来又逃归故里,闻福王小朝廷据江宁,前去投奔仍得授原官。
      顺治三年,走投无路的张缙彦又投降清廷,按清初当时的规定,投诚在江南平定之后,清廷不用,清朝顺治九年,在一些官员的保荐之下,张缙彦被任命为山东右布政使。
     张缙彦出仕大清官后,一直想有所作为,见顺治“广教化、崇祀典。”惯于见风使舵他认为表现机会到了,苦思冥想欲图有所作为。
顺治十一年的四月的一天上午,张缙彦正在济南府衙处理公务,有人来报“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傅应星大人求见,”
     “快快请进” 张缙彦打起精神。
     双方落座,一番寒暄,张缙彦问:“请问傅运使此番前来有何公干?”
      “卑职听说大明湖荷花开了,请大人游湖赏荷。”
      张缙彦一看,这是来请客,有事相求,故作矜持。
      让张缙彦猜中了,傅应星确实有事相求,在明清两代,都转运盐使司不仅管理盐务,还兼为宫廷采办贵重物品,顺治三年他去“南国陶都”广东佛山为朝廷采购茶器、香器时。交识广东道监察御史赵弘文,也就是那位在甲申泰安之变时,大顺军押解进京途中侥幸逃脱的泰安名士,清朝入主中原后,屡召赵弘文出山,赵开始以“老病累辞”拒绝。后不得已于仕清,被授为广东道监察御史。三年任满后,赵弘文厌倦官场倾轧辞官回泰安,居泰城运舟街南头的梅花馆,三聘不出,潜心学道,且以诗文自娱。前不久傅应星拜访赵弘文,说起他在广东为官时的好友谭宁前几天来游泰山,离开泰安时想带回本家叔公谭耀著述的《岱史》,赵弘文四处寻找没有找到,赵弘文还提及“甲申泰安之变”后,他整理《岱史》刻版的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傅应星得知《岱史》刻版还在,决定补刻重印,但因未找到《岱史》原刻本,于是求助于张缙彦。

     得知傅应星的来意,张缙彦喜出望外,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当时有了借腿搓麻线的主意。“傅运使,依本官之见咱改日再去游湖赏荷,咱们先办正事,我与你即刻去泰安找傅知州,寻找《岱史》原刻本,筹划补刻《岱史》。”
      见张缙比自己还要上心,傅应星很是激动:“承蒙大人关爱,如能寻得《岱史》得以补刻,下官愿捐俸刊印。”
说来也巧,泰安知州也姓傅叫傅振邦,是大清顺治泰安洲第一任知州。上任时泰安刚经历“甲申泰安之变”,老百姓流离失所,他集资捐款,在岱庙北面的荒山坡上盖起一间间草房,分配给无房者居住,从此泰安有了北关,他是当时有名的清官,离任后百姓们为感其德,把北关街叫傅公街,这些《泰安洲志》都有记载。
      却说泰安知州傅振邦得知二位大人因为《岱史》来泰安,高接远迎,请来了赵弘文及学究史以明等人陪同,当晚在泰安洲衙宴请张缙彦和傅应星一行,席间张缙彦打起了官腔:“各位,我大清定鼎正朔,广教化、崇祀典。顺治爷亲政以来即遣大臣祭告东岳,此乃泰山之幸事,可惜泰安自甲申之变,有关泰山古籍毁于战乱,听闻《岱史》原刻版还有多半尚存,傅运使要捐俸补刻刊行,这是天大的好事,我等要通力协助。”
     说着看了一眼学究史以明:“年兄,把你《岱史》原本一用可否?”
     “补刻《岱史》,义不容辞。”原来张缙彦和史以明是同科进士,史以明父母有病未曾入仕,在泰安城授馆为业,前几年张缙彦在家赋闲游泰山时曾住在他家,知其有《岱史》原刻本,张缙彦故意和傅应星打了个埋伏。
    “傅知洲《岱史》刻版和补刻的事,还要劳烦诸位费心。”
“大人请放心,刻版的事由赵大人安排办理,运使大人的吃住行由本衙负责。”
    “如此甚好,今天就算开工酒。”
   有了《岱史》原刻本,傅应星第二天就开始补刻《岱史》,张缙彦提出“正其旧讹,加以新裁”,增补了察院右都御史刘昌“告祭泰山”及明末清初诗作一百多首,当然也有张、傅二人的诗作。刊印时,在序言部分加上张、傅二人写的序。补刻《岱史》仍然七册、十八卷,只是在册首下把参与《岱史》定、阅 、辑、梓名单中加上增加了“赐进士山东右布政前翰林院学士河北张缙彦删补。”“乡进士山东都转运司以道臣行事登封傅应星重刻。”历经一个月,补刻刊印告竣。
    小编认为《岱史》增补,在当时是顺应时政与时俱进。其实对明《岱史》而言,是无中生有,随意删添补,当属节外生枝,给后人带来不少麻烦,后引起版本及作者等问题纠缠不断,此乃后话。
      时光荏苒,转眼大清到了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是大清入关第二个皇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登基后康熙面对当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政局,显示出了一代名君的胆识与智慧,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北拒沙俄,为大清王朝奠定了不拔之基业。开创了康乾盛世,是清朝最有作为皇帝,其功业超越汉唐之际的所有君王。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被称为千古一帝。
      史书记载康熙在位61年六次南巡,三至泰山,两次登岱顶。
     说起康熙南巡,是当时的统治者接触社会现实、了解风俗民情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并利用南巡的机会治理水患,做了不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关于南巡故事,本文无意渉猎,只说南巡时和《岱史》一书有关的故事。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首站就是泰山,十月十日至泰安洲后。第二天登上泰山,在岱顶康熙纵目眺望,畅豁襟怀,遂留《登岱》诗,当天晚上康熙帝夜宿山顶,是夜天清月朗,赋《登岱对月》,下山后,康熙至岱庙祭泰山神,为三献之礼,行二跪六叩大礼。自谓 “岳为五方之长,发生万物,故躬祀之为万民祈福” 典礼之后,康熙亲笔为岱庙天贶殿书写匾额:“配天作镇”。
     对圣上驾临泰安,泰安洲知洲张迎芳很重视,想准备丰盛酒席迎接圣驾,他事先向陪同南巡盐运使胡瑾打听皇上爱吃什么,胡瑾给张知洲出主意,“圣上在皇宫龙肝凤胆、海陆奇珍早已吃腻了口,到泰安登泰山最好换换口味。”一句话提醒张知洲,这太好办了,他请来泰安名师、名厨以泰山食材为主,让名师各显其能,准备了一桌泰山菜。圣上品尝后果然龙颜大悦,吩咐胡瑾“胡爱卿,犒赏厨师,下次朕再来泰山,还要品尝这些菜,今天朕有点累了,你找几本关于泰山古籍。送到行宫,朕要看。”
      圣上要看泰山古籍,张知洲事先没有准备,急得连连转,幸好康熙圣上劳累一天已经休息,此事没有再提。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初二,諭吏、户、兵、工部,因治河事宜“应修应塞议论纷纭”决定再次南巡,亲作勘查,并兼观览民情,为历练其子女将来成为国家栋梁,特命皇长子胤褆随行。
      初八启行,正月十七到泰安洲,随行官员传圣上諭:此次南巡主要是“巡视河道、体察民情”。只是路过泰安不登泰山,但用膳还要品尝泰山菜,并索要有关泰山书籍圣上要看。
      这次泰安知洲早有准备,特意从泰安山口镇张家户请来泰山菜名厨人称“泰山张”的张洪岩掌勺为圣上做泰山菜,并找来《泰山辑瑞集》等书籍送到行宫。
      康熙离开泰安时,皇长子胤褆对送行泰安知府吩咐道;圣上品尝泰山菜甚是称赞,諭令菜谱呈御膳房备选御菜,另外,听说泰山有《岱史》一书。圣上欲览。”
      圣上諭旨一言九鼎,泰安知洲不敢怠慢,亲自整理菜谱,派人送到京城御膳房。康熙喜欢泰山菜事,在朝野广为流传,日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来泰山争相品尝,促进了泰山菜研发的繁荣,至上个世纪末,鲁菜泰斗,泰山菜传人张立安先生,查阅相关历史记载,结合自己六十余年执厨经验,深入挖掘泰山菜制作技艺,整理了(1)干炸赤鳞鱼(2)炒七巧(3)烩八宝(4)鸡茸岱菘(5)软炸鹿芴花(6)栗子烧白菜(7)全家福(8)锅熠豆腐(9)扒雏鸡(10)干炸豆腐丸子等著名泰山菜,在泰安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高级厨师培训班讲授,使泰山菜发扬光大,让寻常百姓也能品尝上当年御批泰山菜。此乃题外话。       


    再说康熙要看《岱史》的事,自有山东盐运使承担,一是:两次刊行都是出自山东盐运使司,再就是圣上南巡的后勤保障都是由山东盐运负责,只因是当时作傅应星个人捐资刊行,刻印数量有限,一时没有找到,此事暂时作罢。
     康熙三十八年,黄淮连年溃决,百姓受灾,康熙准备第三次南巡时。时任山东盐运使司运使劳祖绳借机会提出重刻《岱史》“以备御览”。得到上司批准后,发现傅应星补刻《岱史》刻版少了二十多页,且个别刻版残缺不全,于是山东诸衙门在各地寻找《岱史》,终于从齐河县得到明《岱史》原刻一部,于是劳祖绳两书对照进行重刻,并在《岱史》序言凡例前,增加了胡瑾陪同康熙第一次南巡时所做“东巡纪盛”诗,在书结尾劳祖绳作“康熙三十八年重订《岱史》跋。《岱史》从此到以传承。
      历史上记载康熙第三次南巡没经过泰山,劳祖绳作为随员把新刻《岱史》呈于圣上,据说康熙对《岱史》一书认真研究,在康熙四十八年写了一本书《泰山龙脉论》,由此可见《岱史》的影响。那么后来《岱史》又有什么故事发生你听小编说端详。
第四回:追根须溯源   质疑问泰山
     在前文书中,小编讲了《岱史》一书经历了明万历初刻、清顺治补刻、清康熙重刻的,有三种不同的版本传世,但都作为古籍文物分别收藏在辽宁图书馆和泰安岱庙博物馆等处,与寻常百姓无缘。
     到了上个世纪纪九十年代末、在泰山文化丛书编辑发行时,出版发行了泰安史志办马铭初、严澄非校注的《岱史校注》,作者在前言“岱史校注”中开门见山;“今所校注重新出版者,就是康熙三十八年的劳补刻本”,从内容来看:马、严《岱史校注》实际是古籍整理工作,对康熙《岱史》刻本进行了断句和注释,保留了康熙《岱史》一书的原貌,实现了古刻本到现代本的华丽转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岱史校注》的公开发行让《岱史》从历史博物馆走出,为更多的世人所关注,功德无量。
     说的到了这里,《岱史》前世今生应该画上句号了,谁知又节外生枝,使小编欲罢不能,为《岱史》正本溯源。
      在2008年,泰安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邀请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策划创编百集长篇评书《话说泰山》,小编有幸参与创作,在研讨会上见到了好友孙绍洪先生,老朋友相见无话不谈,他说最近在《泰山文化集成》看到了明《岱史》,小编研究《岱史》多年,存世的各种版本都看过,还是第一次听说泰安有明《岱史》,孙先生还说,《泰山文献集成》全套书共十本,主要收录了明清两朝泰山著作,小编欲购买研究,却被告之印刷数量有限,仅供赠阅专家学者研究使用,没有公开发售,辗转托人,终于从印刷厂家购得一套,小编兴奋,挑灯夜看,在《泰山文献集成》第二卷中,看到明.查志隆著《岱史》汤贵仁点校(后简称《岱史》点校),喜悦之情立刻烟消云散,继而疑云窦生,困惑不解。质疑有三:
     质疑一:《岱史》点校注明《岱史》作者为明.查志隆著,让人疑之 ,建国后研究《岱史》的第一人,辽宁省图书馆研究馆员康尔琴曾对《岱史》作者进行说明:查志隆在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时,遵从山东监察御史谭耀之意,广泛搜集资料,编辑《岱史》。其在《凡例》中云“稍暇即从缙绅家假古今名编搜讨焉、”“躬自历涉、”“或仍旧志,或采碑匾,或采诸家集,”进行编录整理,遂成《岱史》,康尔琴馆员认为查志隆对《岱史》的责任方式为辑并非撰(著)。
     康尔琴馆员还把保存在辽宁省图书馆里的,明万历原刻本(影印本)进行考证,结论是万历原刻本作者按每册目录所镌“赐进士督理山东盐课监察御史岭南谭耀定,赐进士山东都转运史司运史豫章甘一骥阅,赐进士山东都转运史司同知西浙查志隆辑,乡进士山东运司经历荆门戴相尧校梓。”此既是《岱史》一书责任方式的信息源。
由此可见,《岱史》点校作者把查志隆列为著。是不准确的,对主编、定稿人谭耀也有失公允。《岱史》点校虽系是一家之言,相关文献存世多年,并已经流行于网络,很大程度决定了舆论导向,似有盖棺定论之嫌。亟待拨乱反正。
      质疑二:《岱史》点校还删除了七册冠首的“质诸鬼神而无疑。”这七个字,一是的用来分册,二是表明作者写作的宗旨,严肃、公正,是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的,它是作者取自《中庸》一书,下一句话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意思是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无端删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质疑三:《岱史》点校把顺治傅本、康熙劳本,增加的内容进行删除,此举意是为明《岱史》正名,属于拨乱反正行为。但同时又把删除内容汇总成十个附录罗列正文后,小编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岱史》点校不是真正意义的明《岱史》。

      需要指出的是,《岱史》点校的作者,在其“点校后记”中称其 《岱史》点校,是依据“我们搜集到有万历三十五年张国祥校梓本,即《道藏》本;康熙三十八年的木刻本;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手抄本;马铭初、严澄非校注的校注本,”互相参考而成,并且强调道藏本是作者见到的最早的版本,比较接近明原著的面目,因此“道藏本是,清刻本误,从道藏本。清刻本是,道藏本误,从清刻本……”点校后记还说“签于清刻本的屡屡增扩,又非一人之手,我们拟以道藏本为底本,力求恢复查志隆原著面貌,彰查之首功,查后的扩增,一并打入附录,不忘后人的努力。”
     为此,小编又查阅《道藏》一书,《道藏》初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子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增加一百八十卷道家典文主编成《续道藏》。需要指出是《正统道藏》和《续道藏》统称《道藏》,但是前者成书在明《岱史》之前,准确说法是《续道藏》中收藏有明《岱史》。小编就认为《岱史》图考中“五岳真形图”是道家制造的符箓及灾祥志中的先兆说符合道家主张,被张国祥看中才得以选入。
      再从《续道藏》中《岱史》(简称续道藏本)内容顺序看:岱史:序……落款:万历丁亥岁元旦之吉岭南东官谭耀书竞;岱史公移、……山東都都转运盐使司滨乐分司同知查志隆为补续志书事;岱史凡例……查志隆谨识。依次是正文十八卷。
     首先,续道藏本在序言部分,删除了明朝毛在《岱史引》和于慎行《岱史序》,对此“点校后记”说不知为什么,但又依据毛、于二人是明朝人,在《岱史》点校中又补加。小编认为,续道藏本是作为道家典文供道院传诵非古籍善本收录,说白也就是一篇经文而已。合理解释应该是:续道藏本作者张国祥认为毛、于的序言只是介绍评述《岱史》的文字与《岱史》无关。这一点从《续道藏》没有收录“图考”也可以得到答案。
      其次,续道藏本删除了诸册冠首,“质诸鬼神而无疑”及诸册下参与《岱史》定、阅 、 辑、名单。小编认为,续道藏本删除诸册冠首,“质诸鬼神而无疑”是因为儒家思想和道家主张相悖故意被删除的。至于删除诸册下定、阅 、 辑、名单,续道藏本作为道家典文,道家不做无用功课,是可以理解的。《岱史》点校据此成书经不起推敲。缺乏严谨。
     更重要的是,续道藏本没有注明谁是编著者,而传世的三种刻本俱是在册首下仅表明定、阅 、辑、校梓者。所谓明查志隆著纯属书外之物。使人无法信服。以讹传讹也有愧古人。
面对泰山要无愧泰山,小编人生一根筋,对谭耀生平进行考究,又专程到广东东莞参观采访谭耀先生其故里,并请教相关专家。
     查阅相关资料,谭耀生平表明:
     明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举人,
     明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金榜,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
     万历十年任贵县知县、(广西贵港市)有“游南山 七古明”等诗文传世。
      万历十二年任福建道御史,捐铸铁钟一口给贵县南山寺。并且写文赋诗。
      万历十四年任山东盐课监察御史,主编《岱史》。
      万历十五年(下半年)任延平府知府(广西南平市)。
      万历十八年(1590年)后,谭耀居京翰林,编刻古籍,其编刻《焦氏类林》后被收录《四库全书》。
      纵观谭耀一生,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又善书能诗。是当时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谭耀编篡《岱史》毋庸置疑。
     在谭耀故里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大宁社区考查。社区史志办的卢柏枝先生接待了小编,卢先生得知小编来意后,专门找来谭氏后人社区宣传科的谭志红先生,谭先生带领小编参观了谭氏大宗祠,查阅了《大宁谭氏族谱》,“谭耀,字伯彰,号惺堂。明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举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殿试金榜,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由知县擢福建道御史,巡视直隶,管理长芦山东盐课兼河道事务,转延平知事”,据谭志红先生讲:东莞谭氏世系书香门第,公元962年,谭氏开姓第48代孙谭宏帙从江西宁都迁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绍兴年间,谭宏帙第五世孙谭惟月因授予东莞县令入莞,后卜居东莞大宁。至今近30多代了,期间谭氏一族出了9个进士2个御史。举人、武举百余人,谭耀是谭氏2个御史之一。是谭氏家族的骄傲,谈及谭耀明万历十五年编篡《岱史》。谭先生说在修《大宁谭氏族谱》时,谭家仔、谭润兴、谭福权等人曾经有涉及,在谭先生送小编去车站路上谈到《岱史》署名争议时,谭先生表示遗憾,相互留下电话希望多进行沟通交流。
      请教了泰山文化协会副主席、著名泰山学者、《泰山文化研究》总编、泰安史志办原《泰山志》责任编辑吕大明先生。吕先生认为:《岱史》点校使《岱史》研究跨了上新台阶,但目前还仅限于学术研讨范畴,将来条件成熟发行单行本时,应该依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古籍主要信息源为“正文首卷卷端”,责任方式的信息源选取依次为:“正文首卷卷端、其它各卷卷端、各卷卷末……”只有这样才“既要正其名恢复明《岱史》本来面貌。又能溯其源解决作者归属问题。”
扑朔迷离说《岱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小编也要放马泰山,自娱自乐于山水之间。

       正是:剥丝抽茧说《岱史》,实至名归众人盼。


关于泰安历史、传说,大家都看过什么书籍?欢迎留言告诉知泰安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