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部就班”从来不是贬义词

 凡乐仙人居 2016-12-20

“按部就班”从来不是贬义词

我在16岁那年看多了叛逆矫情的书籍,以为青春就应该是郭敬明的泪如雨下或者安妮宝贝的麻布长裙,所以一切的格格不入是我追求的方向。

那时候,比起“特立独行”,“按部就班”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我对班级里那些天踏踏实实好好学**的优等生嗤之以鼻,我把他们这种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的生活方式称之为“老龄化”。我想要的青春,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

所以高一高二的那两年,我在英语课上看小说,大开本的课本下面,是花花绿绿的杂志。我在语文课上看漫画,路飞叫嚣着“我要做海贼王的男人”,而我也叫嚣着“要做自己青春的主人”。我甚至在地理课上塞上耳机,跟着播放器里的音乐,摇头晃脑……

不过我仅存的理智告诉自己,即便是张扬的青春,也还是要在父母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不敢明着造次,只敢背地里自娱自乐。

而仰仗着不多的小聪明,我虽然从未闯进过班级前十名,却也在十几名的位置上自得其乐。

高二即将结束的那个夏天,我的同桌从一起插科打诨的“战友”换成了一个死板木讷的男生。他是我们班有名的呆瓜,平日里不言不语、一本正经的模样,是很多人背后的谈资。

我望着头顶上呼呼大转的风扇,汗水止不住地滴下,浸透了书本,写下的字被晕染成一片黑色,让我觉得,未来的高三暗无天日。特别是我有这样一个刻板的同桌。

他是真的应了“按部就班”,老师布置的所有内容,就连英语单词要背上五遍,他都会数着手指头,一遍一遍地来。

语文老师布置的每日一练,我们大多随便写一些以求蒙混过关,他却真的对着字帖,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天天如此。

我看不下去,侧头问他:“你不会觉得浪费时间吗?你怎么这么呆,有这个时间你可以做好几道数学题的。”

他却只是摇摇头,一字一句地说道:“老师布置的肯定就是有原因的,他们不会害我们。”

我冷笑着看他把时间浪费在在我看来无用的事情上。

可我到底收敛了张狂叛逆的心,虔诚地坐在桌前,一笔一画地开始学**,只是按照我自己的方法。

我讨厌重复背诵英语单词,于是选择刷题的方式,我自认为花了很多力气来学**,定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我埋怨数学作业要求完整的验算步骤,觉得只要做出正确答案,就是成功,演算纸被我画得看不清内容,我总是要寻来找去,才能发现答案的所在;我更是厌倦政治历史无休止的背诵,自认为考前的突击战斗足以应付每一次的段考……

我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离老师们的要求也越来越远。我每天以为我足够用功,却在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中,迎来了当头棒喝。

这次的冲击并不仅仅在于跌落的成绩,还在于我按部就班的同桌。我从班里的12名的位置跌落到22名,而他从57名的位置前进到40名。

我翻来倒去看着成绩表上的名次,计算着试卷上的扣分项,只希望是老师漏算,然而现实的冷水迎头浇下,我败得惨痛。

我低下了自以为是的头颅,问同桌要来了他的试卷。每一份都是整整齐齐的模样,就连复杂繁重的文综,他也每一点都写得清晰分明。而数学试卷上则是条理清晰的解题步骤,哪怕最后的答案是错误的,也总有四到五分的步骤分。

我翻开了自己的卷子,文综虽然被填充得满满当当,但是凌乱纷杂,想要找一个得分点难上加难。数学试卷更是如此,关键步骤缺漏,哪怕最终结果是对的,也总是要扣去几分步骤分。更不要提英语这种因为词汇量短缺,作文干巴巴的连及格线都没有到的科目。

我第一次正视自己,原来这些一直以来的离经叛道、特立独行,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会自己的幼稚埋单。

我开始学着“按部就班”。

英语老师布置下来的单词,我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背;数学的每一道作业题,我都从步骤开始,按下自己想要在草稿纸上龙飞凤舞的手,努力一步一步将步骤写全;语文的作文,我也尝试着将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一条条填充在议论文里,让它看起来饱满充实……

要改变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因为工整的书写放慢了做题的速度,成绩一落再落。在无数个夜晚,我都躲在被子里哭,茫然到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好像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我,没有一条路是光明的。

我的同桌在我最躁动的时候给我递了一张字条,只有四个字,用他那练了一整年的硬笔字体漂亮地写道:平心静气。

“慢慢来,会有进步的。”照旧是一字一句,他缓慢地说道。

我在别无选择的时刻,只能继续向前。

渐渐的,我可以用整洁的字体快速书写答案,也**惯了在试卷上将步骤整理干净。政史地被我背得越来越熟,语文的遣词造句也愈加规范,我在一次次小考中不断进步,终于在第一次模拟考试时,终于在第一次模拟考试时,迎来了我的辉煌。

是的,这种从年级150名开外一举闯入前50的战绩,对我而言,是最辉煌的时刻。我听到老师在讲台上将我当做典型夸奖,他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踏实”。

我从一个一点就燃毛毛躁躁的叛逆少女,学会了按部就班,学会了踏实努力,我想起同桌曾经告诉我的“老师布置的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们不会害我们”。

原来对于高三来说,“按部就班”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