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大运营商之间,对第二卡槽之争到达高潮,从未有过的认真。
挑事的不是移动,但中移动前所未有的认真,把这场争斗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荡气回肠的大连接战略中,中移动判断大连接的利益来自三个方面,大流量、宽带与固移融合、物联网。
大流量毫无疑问是粮仓,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的分庭抗礼甚至取代,用户ID与电话号码的弱相关性,让运营商的竞争模式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弱势运营商有了凭借激进市场策略重新洗牌的机会。
这让愿意花大价钱造品牌、建网络、搞服务、补渠道和终端,但是最不愿意被拖入价格战的中国移动,陷入了真正的被动。而对电信联通则是一次不能再失去的机会。因此定位于流量的第二卡槽之争,反而成为事关生死的头号战役。
在一篇联通员工的自媒体文章,提前曝光移动新政并指责移动用10亿封杀全网通后,中移动破天荒的发出了律师函。这么多年,经历过那么多负面报道,从没有见到中移动这样激动。
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中移动此次新政正是针对卡槽之争。
这是在20日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动最值得关注的新市场政策,其中有关于定制机(战略合作库和深度合作库)的变化最大,这也是移动今年来第三次大方向调整。
简单来说,这次最大的变化就是宣布从明年1月起,所有入战略库和深度库的定制机,五模及以上手机在双卡双待情况下,只支持移动卡作为主卡,副卡不具备数据功能。 归纳下这三次变化:6月前(五模)→?6月后(全网通)→明年1月起(五模及以上,在插双卡情况下只支持移动卡数据功能)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了解,移动的心路历程大概是酱紫的: CDMA关我何事→好吧电信在全网通搞那么大事我们也试试看→少量防线失守还是回来吧。 前面说了,流量卡槽的争夺,对电信联通可以说是最后一次机遇,当年移动如何憋着劲搞出了全球最大的4G网,现在电信联通也憋着多大劲。
在今年6月移动放开全网通后,个别移动省份感觉压力很大。比如说某省数据,移动定制的全网通手机,副卡竟然有75%插的是电信卡。电信给用户装个宽带,送三张电信流量卡,送5个G流量。
虽然在大部分省份,移动的危机还没有那么大,但是少量市场出现的苗头已经让这个巨人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即将施行的移动新政,实际上比6月之前的政策还要保守。
粗略估算下,这次政策影响的手机规模大约在6000万左右,但是别忘了,这是导向性政策,随之而来的话补、佣金都会往这个方向,所以杀伤力是很强的。
但大王认为移动此举在正常市场竞争范围之内。这次政策调整仅仅是针对双卡双待机,且用户在使用双卡的情况下有影响。而这部分用户只占移动用户的20%左右。移动在自己的定制机范围内,使用区隔性政策,这个现象和逻辑放在任何一家运营商身上,都是通用的。
从更深意义上来说,这次政策调整可以视为4G竞争进入下半场的标志。
4G下半场有几个特点:
1、电信联通4G慢慢追上来了,移动不再一家独大。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电信联通4G用户总和达到1.96亿户,在6.77亿4G用户中占比已提升到29%,2015年一段时期,二者4G用户在总用户中占比曾不到10%。
2、电信联通都获得了2G频段重耕,载波聚合、VoLTE等各种大招都在憋着,网络优势甚至可能反转,尤其是VoLTE会进入主战场。
3、失去流量就是失去未来,卡槽之争就是流量之争。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早在移动要发布新政之前,12月16日,电信就紧急抢先召集厂商替移动发布了,并宣布了一大堆怼回去的政策。
话说这情报工作做的也是相当到位,想当年华为中兴老板们上午开个会,下午所有的内容都会摆在各自老大案头。都是人才啊!
紫金山的情报表明,电信针对移动的新定制规定,明确三点反击政策: 1、公平对待:如厂商产品定制,同时必须再出双卡全网通版本,同价位、同时间、同配置。 2 、如加入移动定制版,电信对该产品加入电信产品库有详细要求。A 定制单卡,不予入库。B 定制双卡,不予入库。C 深度合作定制产品(不锁卡,软件合作定制,外观有移动logo的,但有电信自注册功能的),可入电信B库。 3、针对没有满足三同的厂商,措施如下:第一次发现违规,要求30天内整改。第二次,停止此品牌所有产品享受电信的卓越100等相关政策。第三次,停止所有产品入库,所有产品清出电信渠道。
除此之外,电信还推出了几项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策略,整理表格如下:
这些政策中,值得关注的是电信对800M、VoLTE和安全手机的投入,非常精准。
上面这张图很形象的表现了电信从不示弱的基因。虽然电信的产业链最为羸弱,但在电信的营销策略中,从来就不是弱者的形象,正面硬杠是特点。不过,始终也要看到电信的盘子和体量相较移动还是小太多,它选择了重点出击的策略非常英明,但是实际的影响力可能还要有待观察。 随着电信联通2G频段重耕,VoLTE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张图里有一个很好玩的双卡双VoLTE。下次挤出时间再说! 虽然更新慢,但有干货。
人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