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利害?从这几点分析你就明白

 快乐老年435 2016-12-20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老对手,他们二人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诸葛亮厉害,司马懿从来没占过什么便宜,“死诸葛”也能吓坏“活仲达”;有人认为司马懿更厉害,因为他笑到了最后。

这种争论很难最后做出定论,他们各有特点和优劣,难以比较出谁高谁低。如果非要比的话,诸葛亮似乎更长于做事,而司马懿则更精于做人。

诸葛亮做事至少有三个优点:勤奋、谨慎、执着。诸葛亮属于实干型人才,他长于行政工作和经济工作,刚加入刘备集团时,他长期负责征调赋税、保证战争供应方面的工作,这一段工作经历长达三、四年,虽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但他干得应该很不错,所以很快晋升了职务,并被刘备委以协助关羽留守荆州的重任。

来到成都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处理行政事务,保证前线的后勤供应。他的才干逐渐被大家认可,所以刘备任命他为丞相,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才能也有了用武之地。

刘备去逝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刘禅年轻,没有治国理政经验,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亲自过问处理。在诸葛亮的规划下,对外东联孙吴,对内平定了南夷,建立各种法度,整顿训练军队,做到了条令严明、赏罚必信,同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增强国力,蜀汉虽在三国中最小、最弱,反倒生机勃勃。

在治理国家方面诸葛亮主张“威之以法”,通过“恩荣并济”做到“上下有节”,对此虽然有不同看法,但针对当时蜀中“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现实状况,这些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从执行情况看,虽然用法“峻刻”了一些,但百姓都能普通理解和接受,原因在于诸葛亮执法时注意赏罚分明,他主张“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所以臣民“人怀自厉”,自我约束意识增强。

发展经济更是诸葛亮的长项,诸葛亮主张富国强兵,在他的治理下,蜀汉恢复了盐铁官营制度,加强了贸易,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发展经济方面诸葛亮管得很具体,比如他曾亲自过问蜀锦的生产,他说:“今民贫国虚,敌之资,唯仰锦耳。”

诸葛亮积极推动与孙吴以及西南夷的边境贸易、互市,用蚕桑绵绢、采帛文绣、桐布等物品与换取蜀汉需要的物资,使成都成为“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的大都会。在金融货币方面诸葛亮也有创新,他接受刘巴的建议,“铸直百钱,平诸物价”,稳定了市场秩序,做到了“府库充实”。

为了发展经济、贸易,诸葛亮下令整修了剑门故道,开辟凉山险道,开通了益州与贵州、广西等地的水陆交通。他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整修了都江堰等水利设施,为了维护都江堰的正常运转,他亲自批准设立堰官,派一千二百人“主护之”。正是有了这一系列具体措施,蜀汉的经济才得以较快发展,从而在曹魏和孙吴的夹击中长期生存发展。

国家实力有了增强,诸葛亮为实现当初与刘备共同制定的政治方略,连续五次发动北伐,尽管这项事业难度更大,每次北伐都因为不同原因而失败或无果,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弃,失败了就重新再来,不畏艰辛、执着奋斗,实现了他“躹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诺言。

诸葛亮虽然是个悲剧英雄,到最后他的政治理想也没能实现,而是累死在北伐前线,但他仍然受到了世人的爱戴。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刚刚去逝,各地百姓就纷纷请求为他立庙,逢年过节还有很多百姓在路边自发祭奠他。

一般来说,战争必然拖累经济进而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大凡战时的领导人都很难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拥戴,诸葛亮做到了,这与他个人的功德以及一生都勤谨做事、忠心为国的精神不可分。

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他二十多岁来到曹操手下做事,直到七十岁时才摆脱曹氏的压制,四十多年里不仅与敌人作战,还与曹氏几代人斗争。在曹操、曹丕和曹睿祖孙三代时期,司马懿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曹家的人既用他又防他,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把自己隐藏起来。

数十年明争暗斗的生活培养了司马懿强大的忍耐力,他一忍再忍,低调做人,不与强手争高下,与对手拼耐力,最后一个个强劲的对手被他的耐力打跨,他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司马懿夺权是以流血政变为开始的,但民心向背在那时已经有了分晓,否则纵然夺下政权也坐不住。民心的变化既是曹氏集团衰落、奢华腐败造成的,也是司马懿长年如一日运筹的结果,他巧借民意,悄悄拉拢反曹势力,树立自己被打压、受排挤的形象,争取最大的支持,时机差不多时奋起一击,在他的面前,貌似强大的曹魏帝国瞬间便土崩瓦解了。

历史上司马懿的形象并不是太好,也许这是因为他长时间作为诸葛亮对手而存在的结果,这有点不公平。其实,如果说诸葛亮是做事的高手,司马懿就是做局的高手,在别人的地盘上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慢慢地发展,悄悄地壮大,最终取而代之,这个过程居然长达数十年,除了司马懿在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会做事也要会做人,会做人也得会做事。做事的时候要一心做事,把心放在事业上,沉静下来,耐心把事情做好,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能去想更大的事业;做人的时候就要认真做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长远目标和长期打算,都要有必胜的信念。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有原则,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有分寸,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

做人要低调,无论在职场、商场还是战场,低调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尤其在时机不成熟时,更要懂得让步,甘于吃亏,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做事则要高调,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完美、创造卓越,迎着困难上,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达到最高水平、最高境界。

事情成功了还要继续把人做好,成功不代表可以嚣张,仍然要低着头做人,扑下身子做事,没有永恒的成功,只有永远的努力;事情失败了仍然可以把人做好,失败只是一次失利,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未必是自己做人的失败,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只要把人做好了,自然也会把事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