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西江红月 2016-12-20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老先生所著的《水浒传》,闻名于世数百年。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书中梁山108将的事迹也因此为世人津津乐道。

了解过“宋史”的亲们都知道梁山108将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水浒传》中36位“天罡星”确有其人,并且其中34位的名号都与史实相吻合。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南宋孝宗时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候蒙传》中提到“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距“宋江起义”年代较近的南宋龚圣与所著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和明代藏书家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中都曾提到宋江等36人为:宋江、晁盖、卢俊义、吴用、关胜、呼延绰(《水浒传》中为呼延灼)、秦明、花荣、柴进、朱仝、花和尚(《水浒传》有姓名为鲁达、鲁智深)、武松、董平、杨志、史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李俊、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穆横(《水浒传》为穆弘)、徐宁、李英(《水浒传》中为李应)。20世纪初,我国著名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史学家余嘉锡先生也以治史学的方法对宋江36人的原型做过考证。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而《水浒传》中的36天罡相对历史上的宋江起事36人多了林冲、公孙胜,却把晁盖早早的写死,遂未列入108将之中,并将孙立打入了地煞星之列。

那么施耐庵老先生为什么要把真实存在的晁盖早早写死,而将虚构的林冲列入梁山36天罡呢?

第一、先说林冲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林冲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这部讲史话本(可以理解为评书的大纲)里,也仅仅是作为一个名字出现过。

施耐庵的《水浒传》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宋徽宗年间奸臣当道,好汉被奸佞逼上梁山。而确有其人的36位当中,大多数都是自己“作”的或者被自己女人“送”上的梁山,像宋江搞破鞋;晁盖、吴用等抢劫;武松、石秀因为嫂嫂出轨,杨雄因为媳妇出轨上的梁山,这些人的故事早已在民间以评书、戏曲的形式广泛传播,众所周知的桥段不易大幅度修改,所以作者加入了林冲被高俅、高衙内迫害而“逼上梁山”的故事,以彰显梁山好汉造反的合理性。另外,确有其人的36位多为市井小民、小官小吏或为朝廷降将,无法书写出与朝中大奸大恶的直接矛盾,作者把林冲写成“80万禁军教头”,虽然官职不大,但他的上司却是当朝太尉,作者通过描述林冲与太尉高俅之间的恩怨情仇,渲染了徽宗年间奸臣当道的残酷社会景象。

第二、施耐庵为什么要把晁盖写死?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这个很好理解:《水浒传》中,晁盖在宋江上梁山之前就做了梁山泊寨主,这自然与宋江领导36人起义的史实相背离,宋江上山之后便只能委屈晁盖,让晁天王撒手人寰以让位了。

第三、作者为何要将虚构的公孙胜列入36天罡的第四位呢?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公孙胜最早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和“林冲”一样也仅仅是作为一个名字出现过。

小编以为:古代文人写“演义小说”的变现方式多为拿去说书,求打赏。而古代的老百姓多为文盲且比较迷信,他们最喜欢听什么?两军对阵和妖魔斗法。当然黄段子他们更愿意听,但朝廷不允许传播这个,另外大庭广众之下说黄段子也不切实际,而公孙胜作为道士所承担的妖魔斗法的戏份也成了《水浒》这本书的卖点之一。就好比现在的电影、电视,即便有再好的剧本也要加上点床戏、吻戏来博取观众的眼球,毕竟赚钱过日子才是硬道理嘛!

第四、孙立作为真实的宋江起义36人之一,却为何被打入虚构的“地煞星”之列呢?

《水浒传》梁山36天罡之中,唯独林冲和公孙胜没有“历史原型”

放下史实不说,就说《水浒传》中孙立作为登州派老大被作者打入地煞星之列也有很多小伙伴表示不服,当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中最重要的桥段“英雄排座次”,施老爷子是绝不会胡诌的,不过这说来话长,我们有时间再来讨论“孙立为何被打成地煞星”这件事。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读《水浒传》的,都对“梁山好汉”的排名极其感兴趣。有这么一位,我们总会为其排位之低,而感到纳闷,这位“好汉”便是孙立。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

孙立,论其武艺,曾战平呼延灼而生擒石秀,而呼延灼与石秀都位列於36天罡之列。论其身份,又是登州兵马提辖,在统兵打仗方面,可远比那些江湖草莽,像刘唐、李逵、武松等都强多了。可是孙立在梁山却仅被列为第39位,第39位虽说位次也不算太低,但是却属于地煞之列。地煞与天罡之间明显隔了一道鸿沟,而且孙立带来的两位猎户--解珍、解宝,却又都位列天罡星之列,位次反在孙立之上。岂不让人费解?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宋江36人起义”,这可考的36位头领。孙立还是位列其中的,且位次不低。

在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所赞的“宋江三十六人”是: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儿火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一直撞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横,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枪班徐宁,扑天雕李应。(排名有先后)。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

孙立在这其中是位列第9位的;在另一本宋代著作《大宋宣和遗事》中。孙立也位列第23位(宋江排除在外)。由此可见,孙立的排位之低是有人刻意为之。

很多人认为孙立的排位低,是因为其去祝家庄卧底,害死了其师兄栾廷玉,而有违於“义”。诚然水泊梁山,无论是晁盖时的“聚义厅”还是宋江时的“忠义堂”,都强调“义”。但是,细究起来,孙立去祝家庄卧底也是得了宋江、吴用等人的首肯的,害死栾廷玉又非孙立本意。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

再则,宋江、吴用等为赚卢俊义、秦明、朱仝等上梁山,而断他们的归路。让卢俊义家破人亡,害的秦明全家被斩,朱仝更是因李逵斧劈四岁小衙内而与李逵势成水火。宋江、吴用等这些作为更有违於“义”,远甚於孙立。

我认为孙立的排位之所以低,本源在於宋江、吴用等对孙立一派的势力进行打压。孙立一伙共8人:孙立、其弟孙新,孙新之妻顾大嫂,孙立妻弟乐和,顾大嫂之表弟解珍、解宝,以及邹渊、邹润叔侄。孙立是这8人的头。

孙立为什么没能进入梁山108将中的天罡?

宋江、吴用等为了打压孙立这一派的势力,固故意贬压孙立。而拉拢与其关系较为疏远的解珍、解宝,将其列入天罡之列。就是为了分化瓦解孙立这一派的势力,以加强对梁山的上下控制。而江湖草莽都比较逞强好胜,对名次之高低都极为地介意。宋江、吴用、公孙龙等故又装神弄鬼,搬出“石碣碑”,借以“天道”来平息这些江湖草莽对位次高低的不满之心。                                          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按理来说,史文恭武功盖世,箭法一流,不可能一箭还不死。 可那一箭,晁盖中了,并没有当场死去,而且按方向来看,那一箭似乎是从自己人的阵营当中射过来的。 那么,这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细看小说,书中从未说出射死晁盖之人是谁,尽管几百年来,读者们一般都认为是史文恭用毒箭射杀的晁盖,但细读水浒,却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施耐庵在书中并无一处明确描写是史文恭射杀的晁盖。 我们唯一可以判定的是射杀晁盖的是一支黑暗中的伏兵,而这支伏兵来自哪里,不仅在双方交战前是个迷,交战中不清楚,事后也不做任何交待。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晁盖这次中冷箭,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位梁山的带头大哥、灵魂人物晁盖,却死得如此不明不白,作者居然都不做交待,这不能不令人生疑。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将晁盖之死和史文恭联系在一起的,只是箭上的名字。仅仅是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难道就可以判断射箭的一定是史文恭吗?恐怕这一点没有丝毫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史文恭从来没提过一句箭射晁盖之事。我们暂且假设射杀晁盖的那支毒箭就是史文恭射的,那么不妨分析一下史文恭的动机,在箭上抹毒药显然是不太光彩的行为,而他史文恭偏偏要在这支毒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也只能说是为了炫耀了。但令人费解的是,射杀了晁盖,我们却在书中看不到一处史文恭夸耀功绩的地方,他和梁山好汉在两军阵前厮杀时,也没见他提,回到曾头市也没见他提,好像就从来没有过这事一样,直到后来他被卢俊义生擒活捉,剖腹剜心,他也没提过此事。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晁天王的态度,他又是什么态度呢?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显然晁盖在是谁射杀自己这个问题上是持非常慎重态度的,并没有认定就是史文恭干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晁盖这份诡异的遗嘱,才导致宋江迟迟不愿攻打曾头市,若不是后来曾家又抢了梁山的马匹,恐怕这辈子都宋江都不打算为晁天王报仇了。宋江明知晁盖前往曾头市是去送死,而故意借曾家的手除去晁盖,坐而不救,即使晁盖不死在曾头市,宋江也会让晁盖死于别处。其实《水浒传》自曾头市晁盖中箭,到卢俊义上山、二打曾头市、攻打东平府、东昌府,直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这十几回的故事都是围绕晁盖遗嘱关于继承权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而这,也正是《水浒传》全书最核心的内容。

分析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书中没说是史文恭干的,晁盖也没说是史文恭杀的自己,最后这罪名怎么就落在史文恭头上了呢?而且无论梁山好汉,还是后世读者,还都众口一词谴责史文恭。谁又有这么大的本事那?在《水浒传》一书中仔细搜寻是谁最早提出史文恭是凶手的。原来《水浒传》全书第一个提出凶手是史文恭的人正是宋江。就在晁盖留下遗言去世后,宋江装模作样不再理事,后经众人劝解才再次主事。且看他是如何向众家头领转述晁盖遗言的:“宋江道:'晁天王临死时嘱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细心的读者恐怕已经发现问题了,宋江明显篡改了晁天王的遗言。在晁盖的遗嘱里,杀他的凶手还是个谜,轮到宋江转述时,史文恭已赫然被定罪了。而且宋江还特别强调“此话众头领皆知”,此时宋江的心思,真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宋江无疑是晁天王之死的最大受益人,当时的他在千里之外的梁山,并不在事发现场,却一口咬定凶手是史文恭。凭借手中的权力和威信,把本来的一桩悬案变成了谁都翻不了的铁案,手段不可谓不毒,真真让人脊背升起一股寒意。梁山众家兄弟并不都如李逵一样是粗人,也许和晁盖想法差不多的还大有人在。但继任老大已经认定就是史文恭干的,哪个人还会不知趣的提出异议。面对大权在握的宋江,谁有这个胆子质疑?至此,史文恭射杀晁盖就成了翻不了的铁案,而曾头市的悲剧也已然注定。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正如上述所论,所谓史文恭射杀晁盖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冤假错案,最起码也是没有证据证明。而另一人宋江尽管有着非常大的嫌疑,却可以逃脱制裁,更绝的是,从《水浒传》问世以来的数百年间,读《水浒》的人无数,却几乎没人怀疑过他宋江,是何道理?

有人推测是小李广花荣,为了增强此说的真实性可靠性,还列举了证据若干。比如花荣有射箭的绝招,比如有杀害晁盖的动机(为宋哥哥开路)等等。倘若此说法属实,那么花荣的幕后指使自然就是宋江了,以花荣对宋江的忠诚和感情而论,宋江教他做的事他没有理由推辞,死他都敢,更何况是杀一个人了。 不过持“凶手花荣说”的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花荣并不在随行的20个头领之列。花荣没有随军,那么他若想作案只能选择暗中监视、趁机暗杀的手段。以花荣这样的熟面孔潜伏在晁盖周围,难度可想而知,不要说林冲、刘唐等头领了,一般的小喽啰有几个不认识花知寨?况且夜袭曾头市的计划是临时决定的,花荣对曾头市人生地不熟,如何事先埋伏在彼?晁盖中箭的时间是三更时分,当时黑灯瞎火夜色茫茫,人马乱作一团,任小李广箭法再准,也不可能一箭中的。如果花荣是射了很多箭才射中晁盖的,那么战场上该留有若干支刻有史文恭大名的毒箭才对,事实上是没有的,如果有,假冒史文恭早穿帮了。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假设凶手确是花荣,那么小李广必须做好以下文章:第一乔装打扮,以免被梁山人马认出;第二必须带上若干支毒箭和一张良弓;第三时刻埋伏在晁盖周围,伺机行动。同时完成这三点,花荣才有可能干掉晁盖。这对花荣来说难度是不是太大了?所以笔者认为凶手是花荣的可能性不大。 既非史文恭,又非花荣,凶手到底是谁呢?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

不妨用排除法分析。曾头市一方的人首先应该排除,理由如上面史文恭一段。梁山这边没有随军的头领也可以排除,理由如上面的花荣一段。这样就只剩下随晁盖出征的那20个头领了,这其中三阮、刘唐、白胜都可以排除(都是晁盖嫡系),林冲可以排除(理由不消多说),呼延灼、徐宁也可以排除(刚刚入伙,没有暗杀理由),杜迁、宋万也可以排除(属于小弟角色,胆小怕事),这样目标就缩小到10个人了。哪10个: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欧鹏、杨林、穆弘、邓飞。这10个人里谁跟宋江关系最近,谁又跟晁盖有过节呢?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晁盖为何不将梁山第一把交椅传给宋江,并不是害怕诏安                  在《水浒传》中,晁盖和当时坐第二把交椅宋江的感情是十分深厚融洽的,宋江在浔阳楼上因为酒醉后提了反诗要被杀头,晁盖率领着梁山众好汉下山,闹江州、劫法场,这才救了宋江一命,那为什么晁盖在临死之前不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直接传给宋江呢?  因为无论晁盖怎么说,他一死后,梁山之上是没有人可以拦住宋江蹬上第一把交椅这个位置的,宋江在蹬上了梁山权利的顶峰后,他为了安抚“晁盖系”的头领,和为巩固自己在梁山的地位,也为显示自己是如何如何的讲义气,他都会率兵去攻打曾头市,捉拿射死晁盖的仇人史文恭来给晁盖报仇。                                                                                                                                        晁盖临死前说谁能为他报仇谁就是梁山泊主。晁盖说这段遗言的目的很清楚,他就是不想让宋江接任梁山领导人的位置。他自己清楚,他死了之后,宋江一定会接他的班,他也知道在梁山上没有人可以阻挡宋江接班的步伐,所以他就说了这段看似废话的遗言。因为他清楚,两军临阵,宋江是绝对不会冲锋陷阵的,宋江不冲锋陷阵,那就绝对不会有机会亲手捉得那个史文恭。                                                                                                                                                    那新的问题就出来了,晁盖为什么不愿意让宋江来做梁山之主?因为晁盖知道,他在和宋江的内部斗争中输了,他被宋江架空了,但是他输得不服气,他希望能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以自己的一番遗言来阻饶宋江前进的脚步。                                                                                                       那晁盖在与宋江的斗争中是怎么输的呢?他又是怎样被宋江架空的呢?说到这个问题,那就要从宋江上梁山的时候说起了。  自从宋江上山的那一天起,梁山内部其实就已经分为了两个派系。宋江上山之后,名义上居“第二位”,实际上他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行使老大的权利了。他刚上山,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发号了一个命令:“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细细揣摩,宋江刚上山,这话貌似不该宋江说吧!就算晁盖不表态,也应该是吴用代言啊?宋江说这话不是僭越吗?  宋江说罢,于是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这里的“众人”指的是什么人?有多少人?看看书中描写的座位就明白了:  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加上吴用公孙胜,也就十一人;  右边一带,是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共二十七人。  从这个座位上看出两个问题:(一)梁山泊已经分为了两派了,左边一派是以晁盖为首的,右边一派是以宋江为首的。(二)从这两派的人数比例上就看得出,宋江手下的人要比晁盖手下的人多,几乎是晁盖的三倍。所以宋江在上山之初就敢当着晁盖的面发号施令,他仿佛是在告诉晁盖以及晁盖系统的人,当然也包括梁山泊的两位参谋长: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现在我在梁山泊虽然屈居第二,但是我才是大股东。  这是宋江架空晁盖,阴谋夺权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建立军功。  宋江为了在梁山中建立军功,树立个人威望,在晁盖活着的时候,他打祝家庄、打高唐州、大破连环马、又联系二龙山、桃花山打青州,在这一场一场战斗的胜利中,他不仅扩大了自己在梁山中的威望,更使得自己在梁山中的“股份”越做越大。                                                                                                                                          晁盖显然已经感觉到了自己在梁山的威望越来越低,越来越不能够再和宋江抗衡,所以,他便要亲自率军下山去攻打曾头市,这次攻打曾头市是晁盖第一次率领梁山武装主动攻打地主武装,也成了他的最后一次。                                                                                                              宋江除了以上两个主动夺权的步骤外,还有一点促成他夺权成功的原因就是晁盖本身在性格上也有缺陷。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晁盖在江湖好汉上山时,对他们的“政审”太严苛了。                                                                                                                                                  病关索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在上梁山时,晁盖是怎么对待他们的,“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并说“‘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从这里看,晁盖不是气量太小,就是不能容得别人有一点“不义气”“不豪杰”的地方。做为一个领导人,首先便是要眼睛中能够参沙子,要做到君子小人都能容得下,都能为我所用。                              而宋江的态度则不同,他先问明白晁盖“大怒”的原因,然后说:“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当问明原因后,他又劝说:“不然。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从这看,宋江在收揽人才,笼络人心方面,确实要比晁盖高出一筹。这也是宋江在梁山中“股份”越做越大,而晁盖越做越小,最终被其架空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晁盖其实并不想把梁山第一把交椅传给宋江。                                                                 
《水浒传》的梁山泊上有派系斗争吗?

《水浒传》的梁山泊上有派系斗争吗?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梁山108将各个背景遭遇都不同,却都聚集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但是他们中也是有派系的斗争。梁山上的派系斗争不那么明显,但确实是存在的。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战场上各好汉的分布情况。多看看每次出战的名单,看看是谁带了哪些人,其实每次都是不一样的,直接能反映山上的派系情况。梁山上的主要派系有这些:

1.宋江派

有宋江最核心的三大亲信:花荣、戴宗和李逵。这个书中很明显能看出来,这三人对

宋江忠心耿耿,很多要紧事务都交给这三人去办。

这个派系成员还有:

军师吴用

早期入伙的秦明

宋江的亲弟弟宋清

宋江的老乡朱仝、雷横

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

仪仗队吕方、郭盛、郁保四

自己入伙的石勇

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外加王英的妻子扈三娘

黄门山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

戴宗发展的成员杨林、裴宣、邓飞、孟康

李逵发展的成员汤隆、焦挺、鲍旭、朱富、李云

共有32人,可见宋江老大地位非常稳固。

2.揭阳镇派

这一派也可以算是宋江的人,但是独立性很强。

他们的首领是混江龙李俊,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后来出海做了暹罗(泰国)国王。对他来说梁山上的岁月只是他传奇一生的一个片段而已。

成员包括:

揭阳镇的李立、穆弘、穆春、张横、张顺、童威、童猛、薛永、侯健

张顺发展的王定六。

共有11人。

3.老梁山派

也就是火并王伦之后梁山上的那一批人,是晁盖的旧班底。最早上梁山的一批。

首领是吴用。但吴用倒向了宋江,后来的首领应该是林冲。

成员包括:

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

基本就是智劫生辰纲的那一伙嘛……共有9人。

4.三山派

所谓“三山”就是二龙山、桃花山和少华山成员包括:

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少华山的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这伙人是其他山头加盟了梁山,独立性较强。共有13人。

5.朝廷派

大部分是朝廷派来攻打梁山结果加入梁山的降将,是个松散的派系。

包括:

高唐州的呼延灼、韩滔、彭玘、凌振

大名府的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索超

东昌府的张清、龚旺、丁得孙

还有黄信、董平、徐宁

支持招安最坚定的就是这些人了,共有16人。

6.卢俊义派

卢俊义这个二哥虽然当得比较憋屈,但还是有自己的班底的

包括:

忠仆燕青

石秀杨雄时迁三兄弟

蔡福、蔡庆

共有7人。

7.公孙胜派系

公孙胜是梁山四哥,也自有其亲信

包括芒砀山的樊瑞、项充、李衮

当然后来项充李衮被宋江派到李逵身边了。项充李衮都是防御型战士,正好给李逵那个没头没脑往上冲的人保镖。公明哥哥对铁牛是真爱呀……

共有4人。

8.登州派

这个是打祝家庄时组团加入梁山的

包括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顾大嫂、乐和

共有8人。

9.李家庄派

只有李应和杜兴2个人

10.还剩6个不知怎么划分的人

包括地位极高,和大家都有交情的的柴大官人。

还有五个技术人员:萧让、金大坚、安道全、皇甫端、段景住。

看来还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上哪都吃得开……五人里除了段景住这个小人之外,结局都是被官家留用了。

派系冲突集中于两件事情上,一是晁盖之死与首领继承,二是招安。

先说晁盖之死与首领继承。

从上表我们能看到,宋江派系(包括揭阳镇派)竟然总共有43人,奠定了宋江的绝对地位。

其实早在江州劫法场、白龙庙小聚义之时,宋江的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过晁盖了,双方头目数量大约是三比一。宋江上山时,晁盖就有过让位的意思,但宋江拒绝了,坚持让晁盖做大哥自己当二哥:

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里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晁盖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宋江道:“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再三推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但这种谦让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晁盖、宋江两个人的个人能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石秀杨雄刚上山的时候:

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正是:杨雄石秀少商量,引带时迁行不臧。豪杰心肠虽似火,绿林法度却如霜。宋江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宋江劝住道:“不然。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吴学究道:“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戴宗便道:“宁乃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众头领力劝,晁盖方才免了二人。杨雄、石秀也自谢罪。

两人的差距显而易见。晁盖没有看出这件事情潜藏的机会,众头领都看出来宋江更适合当大哥。

更重要的是,吴用已经站在宋江这一边了。吴用是山上座次第三的人,说话很有分量。座次第四的公孙胜是个“客座嘉宾”,对这种斗争没兴趣。宋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攻打祝家庄的过程中,宋江取得了关键性的东西,也就是兵权:

宋江教唤铁面孔目裴宣,计较下山人数,启请诸位头领,同宋江去打祝家庄,定要洗荡了那个村坊。商量已定,除晁盖头领镇守山寨不动外,留下吴学究、刘唐,并阮家三弟兄、吕方、郭盛,护持大寨。拨定守滩、守关、守店有职事人员,俱各不动。又拨新到头领孟康管造船只,顶替马麟监督战船。写下告示,将下山打祝家庄头领分作两起:头一拨,宋江、花荣、李俊、穆弘、李逵、杨雄、石秀、黄信、欧鹏、杨林,带领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披挂已了,下山前进;第二拨便是林冲、秦明、戴宗、张横、张顺、马麟、邓飞、王矮虎、白胜,也带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随后接应;再着金沙滩、鸭嘴滩二处小寨,只教宋万、郑天寿守把,就行接应粮草。晁盖送路已了,自回山寨。

而且宋江很快就建立起了说一不二的权威:

宋江道:“虽然如此说了,两个兄弟陷了,不知性命存亡,你众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再去攻打祝家庄。”众人都起身说道:“哥哥将令,谁敢不听!不知教谁前去?”

晁盖说是“镇守山寨”,实际上是被剥夺了兵权。祝家庄之战结束后,宋江虽然态度仍很恭敬,但地位已经明显凌驾于于晁盖之上了。他当然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在曾头市时,晁盖主动请战,宋江阻拦,晁盖却执意要出战:

晁盖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二十个头领都有谁呢?有这些人:

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

对照上面那个人物派系名单,不难看出,晁盖把包括林冲在内的大部分嫡系都带出来了。而呼延灼、徐宁、杨雄、石秀、黄信、孙立等人也都是新近入伙的,都不是宋江派。至于燕顺、邓飞之流,不是什么主力队员,只是低级头目而已。

然后晁盖就再也没回来。

尽管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我也还是觉得晁盖死得也太巧合了一些。

而晁盖死后,林冲也代表老梁山派表态效忠了:

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吴用、林冲开话道:“哥哥听禀:'国一日不可无君,家一日不可无主。’晁头领是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来日吉日良辰,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拱听号令。”

晁盖刚死,其遗留势力就被宋江收了。如果反过来是宋江死去,恐怕晁盖根本压不住他那群骄兵悍将,梁山很快就会解散了。

晁盖临死前说的话,即使代表题主所说的意思,也只能说明晁盖至死仍没能相通这个道理:梁山头领只有宋江才能做得,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晁盖说这话,有可能是属意林冲。因为林冲是当时梁山上个人武力最强的一个人,也是最有可能打败史文恭的人。林冲确实继承晁盖的位置领导了老梁山派的一干人等,但他也知道自己做不了大头领,于是向宋江臣服了。

但宋江和吴用仍不放心。因为林冲资历很深威望很高,要是林冲真的捉到了史文恭,恐怕真的能跟宋江争夺一下头领位置。

于是两人找到了一个个人武力比林冲还强,而且容易控制的人,就是卢俊义。

卢俊义可能是梁山花最多心思赚取的一个人。为此吴用亲自出马,宋江的贴身亲信李逵跟随。刘唐、穆弘、朱仝、雷横都参与了,甚至出动了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三山派的大哥级人物。这应该也是三山派无心争夺首领的意思,三山派有相当强的实力,鲁智深和林冲又是至交,要是鲁智深支持林冲,说不好林冲还真有机会击败宋江。相比之下,当初赚取徐宁只用了时迁和汤隆两个人……

因为卢俊义这个人物对梁山来说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宋江继承首领位置的合法性。后来的事情和吴用设想的一样。卢俊义顺利为晁盖复仇,林冲不再是威胁。然后宋江又作个样子,假意要让卢俊义当大哥,于是出现了这一幕:

宋江道:『向者晁天王遗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拣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今日,卢员外生擒此贼,赴山祭献晁兄,报雠雪恨,正当为尊。不必多说。』卢俊义道:『小弟德薄才,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员外堂堂一表,凛一躯,众人无能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於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又非众人所能得及。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一发众人无能得及。员外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

卢俊义拜於地下,说道:『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吴用又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皆人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假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上前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都是受过朝廷诰命的:他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让後来人。』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要这许多礼数,洒家们各自撒开!』

吴用一个眼神下去,宋江派、老梁山派、三山派就纷纷表态了。卢俊义根本不可能当大哥的嘛

然后就是比赛谁先攻下东平府/东昌府。

这个根本不用比,吴用在卢俊义那边呢。就算没遇到张清,吴用也有一百种办法让卢俊义打不下城来。

然后就是大聚义和招安。

很多人心中的《水浒传》,在大聚义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来看一下梁山众多派系中说话管用的是哪些人:

1.宋江和吴用,这两人代表着梁山最高领导权威,至少代表着32个人。里面身份较高的秦明、花荣、朱仝等人都肯定支持招安。即使这一派中有异议(比如李逵),也被宋吴两人弹压了。

2.卢俊义地位虽高,实权不大。他也是支持招安的,他的亲信燕青还是招安中关键人物。公孙胜地位超然,但只是荣誉地位,不参与争斗。他没有明确表态,但应该倾向于招安。

3.关胜、呼延灼等降将排名虽高,但因为官军身份,不是真正的梁山人,不好直接表态。这些人本来就是来自朝廷,不得已加入梁山,对招安那是一百个支持。

以上是支持招安的,以下是反对招安的。

4.林冲说话也有一定分量,代表老梁山们。林冲这个人的核心性格就是“委曲求全”,他表面不反对招安,实际上心里非常反对。

5.鲁智深和武松的三山派,在招安一事上是梁山的“反对派”,两人都是个人武力超强,江湖威望很高。而且两人是出家人,自带威望加成。三山派有各种反社会人格成员,肯定坚决反对招安。不过杨志是个例外,杨志心理上可能贴近那些朝廷降将。

6.李俊并不完全听从宋江,揭阳镇派是半独立的。这些人出身底层,也倾向于反对。

7.登州派人数虽多,一个顶用的都没有……论武力和地位,孙立本来应该是他们的首领。但是孙立是官军出身,登州派其他人是贼出身,。所以孙立当不了首领,也没能当上天罡。这一派就没什么发言权了。我只是猜测,他们中只有孙立支持招安,其余人反对。

在大聚义之后,宋江立马提出了招安,然后鲁智深和武松明确表示反对。

然后宋江好言相劝: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宋江道: “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宋江对这两人还是很客气的,这是对三山派这个加盟者的尊重。

但是对自己人就直接斥责了:

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後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著小校去监房里睡。

李逵这时候是反对招安的。但是宋江罚了他一次,后来他也仍听从宋江的话,还跟着去了京城。这应该是宋江对自己派系内的整肃,李逵如此心腹都被罚了,别人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但反对招安的人仍是很多的,在后来宣诏赐酒时,就有很多跳出来捣乱:

鲁智深提著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煞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赤发鬼”刘唐也挺著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宋江见不是话,横身在里面拦挡,急传将令,叫轿马护送太尉下山,休教伤犯。此时四下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将起来,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将太尉并开诏一干人数护送下三关,再拜伏罪:“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诏的官员不知我梁山泊的弯曲。若以数句善言抚恤,我等尽忠报国,万死无怨。太尉若回到朝廷,善言则个。”急急送过渡口,这一干人吓得屁滚尿流,飞奔济州去了。

注意,是“一大半闹将起来”,从闹的人可以看出,三山派闹得最凶,鲁智深武松史进都是高级头目。也有揭阳镇派的穆弘和老梁山派的刘唐,都是天罡。偷御酒的阮小七是老梁山派的。这导致第一次招安失败(当然也是因为朝廷没有足够诚意),不得不和朝廷再打一次。

把高俅捉了又放了,燕青也出卖色相了。应该是大家也看到了打下去的代价,朝廷也赦免了大家拿出了足够的诚意,这次招安就顺利了很多,中间也有人聒噪,被征辽一事堵回去了。

这个地方挺奇怪的,梁山上众好汉的价值观不同,并非每个人的追求都是封妻荫子。但是后来也没人再有过异议。就连鲁智深和武松,征辽征方腊也出力极多,没有抱怨的意思。

所以这次招安前后一定发生了什么,导致这个转变。

这件事就是克扣酒肉事件:

且说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都是那等谗佞之徒,贪爱贿赂的人。却将御赐的官酒,每瓶约有半瓶,肉一斤,克减六两。前队军马,尽行给散过了;後军散到一队皂军之中,都是头上黑盔,身披玄甲,却是项充,李衮所管的牌手。

那军汉中一个军校,接得酒肉过来看时,酒只半瓶,肉只十两,指著厢官骂道:“都是你这等好利之徒,坏了朝廷恩赏!”厢官喝道:“我怎的是好利之徒?”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厢官骂道:“你这大胆,剐不尽,杀不绝的贼!梁山泊反性尚不改!”军校大怒,把这酒和肉,劈脸都打将去。厢官喝道:“捉下这个泼贼!”那军校就团牌边掣出刀来。厢官指著手大骂道:“腌脏草寇,拔刀敢杀谁?”军校道:“俺在梁山泊时,强似你的好汉,被我杀了万千。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厢官喝道:“你敢杀我?”那军校走入一步,手起一刀飞去,正中厢官脸上,剁著扑地倒了。众人发声喊,都走了。那军校又赶将入来,再剁了几刀,眼见的不能够活了。众军汉簇住了不行。

当下项充,李衮飞报宋江。宋江听得大惊,便与吴用商议,此事如之奈何。吴学究道:“省院甚是不喜我等,今又做得这件事来,正中了他的机会。只可先把那军校斩首号令,一面申复省院,勒兵听罪。急急可叫戴宗,燕青,悄悄进城,备细告知宿太尉。烦他预先奏知委屈,令中书省院谗害不得,方保无事。”宋江计议定了,飞马亲到陈桥驿边。那军校立在死尸边不动。宋江自令人於馆驿内,搬出酒肉,赏劳三军,都教进前;却唤这军校直到馆驿中,问其情节。那军校答道:“他千梁山泊反贼,万梁山泊反贼,骂俺们杀剐不尽,因此一时性起,杀了他,专待将军听罪。”宋江道:“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惧他,你如何便把他来杀了!须是要连累我等众人!俺如今方始奉诏去破大辽,未曾见尺寸之功,倒做了这等的勾当,如之奈何?”那军校叩首伏死。

宋江哭道:“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也由我不得。虽是你强气未灭,使不得旧时性格。”这军校道:“小人只是伏死。”宋江令那军校痛饮一醉,教他树下缢死,却斩头来号令;将厢官尸首,备棺椁盛贮,然後动文书申呈中书省院,不在话下。

再说戴宗,燕青,潜地进城,迳到宿太尉府内,备细诉知衷情。当晚宿太尉内,将上项事务,奏知天子。次日,皇上於文德殿设朝,当有中书省院官出班奏曰:“新降将宋江部下兵卒,杀死省院差去监散酒肉命官一员,乞圣旨拿问。”天子曰:“寡人待不委你省院来,事却该你这衙门;你们又委用不得其人,以致惹起事端。赏军酒肉,大破小用,军士有名无实,以致如此。”省院等官又奏道:“御酒之物,谁敢克减?”是时天威震怒,喝道:“寡人已自差人暗行体察,深知备细,尔等尚自巧言令色,对朕支吾!寡人御赐之酒,一瓶克减半瓶,赐肉一斤,只有十两,以致壮士一怒,目前流血!”天子喝问:“正犯安在?”省院官奏道:“宋江已自将本犯斩首号令示众,申呈本院,勒兵听罪。”天子曰:“他既斩了正犯军士,宋江禁治不严之罪,权且纪录,待破辽回日,量功理会。”省院官默默无言而退。天子当时传旨,差官前去,催督宋江起程,所杀军校,就於陈桥驿枭首示众。

这次事件之后,就再也没人有异议了。从此梁山的灵魂完全转变了,所有桀骜不驯的好汉,都变成了委曲求全的林冲。

而各大派系结局也有所不同:

征方腊凯旋后,梁山只有二十七人得以受封。

1.宋江嫡系征方腊回来的时候,还有宋江、吴用、花荣、戴宗、李逵、朱仝、宋清、蒋敬、裴宣、杨林十人活着。存活率算是平均数,但是宋江、吴用两个核心人物都没死,花荣、戴宗、李逵三大心腹也都活着,就连宋清这没本事的都活下来了。无疑是宋江特别照顾了。但很快宋江和李逵就服毒自尽,吴用和花荣也自缢而死,戴宗下半辈子守庙。其余几个人受封的受封,回家的回家。

2.揭阳镇派也战死大半,凯旋时只有李俊、童威、童猛、穆春存活。李俊带着童家兄弟出海,最终创造了另一个传奇故事。穆春则回老家了。

3.老梁山派几乎全灭,只有阮小七一人存活,回家打鱼了。首领林冲没有战死,回来路上却病死了。

4.三山派低级头目全部战死。高级头目中史进战死,杨志病故。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只有朱武活着回去接受了封赏。

5.朝廷降将几乎全部战死。但是排名最高的关胜和呼延灼活了下来,回到了军中。除此之外只有打酱油的凌振活下来了。

6.卢俊义喝毒酒死。燕青和蔡庆离队回家,其余人都战死或病死了。

7.公孙胜早征方腊之前就走了,高人果然就是不一样……他的樊瑞也最终受封。不过项充李衮跟着李逵那不靠谱的,自然战死了

8.登州派绝对是赢家,8个人竟然存活了5个

9.李应、杜兴主仆安然无恙,唯一存活率百分之百的派系……

10.柴进回家。五个技术人员只死了段景住一个,存活率第二高。

无论是坚决支持招安的朝廷派,还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三山派,最后都伤亡殆尽。

老梁山派直接团灭

宋江嫡系、卢俊义派、揭阳镇派伤亡还算正常,但宋江和卢俊义两个大头目随即遭受了朝廷清算

最后世外高人公孙胜、登州派、李家庄主仆、无派系人士这些酱油党成为最大赢家中国有句话叫做“闷声发大财”,这是最好的。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南征方腊的战争中,梁山一百零八将阵亡59人,病死11人(含坐化的鲁智深),总计死亡70人。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

伐田虎、征王庆的二十回是后来插入的内容,是发生在异次元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考虑。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一月,梁山军马平定辽国班师回朝;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一月,梁山出兵江南攻打方腊。可见中间是没有时间来征讨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的。

其次,从根本上来说,梁山南征方腊之战和先前历次战斗的性质是不同的。

南征方腊是实力均衡、旗鼓相当、有你没我、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死存亡大决战,而先前的战斗都只是非对称、非致命的一般战争。

从三打祝家庄开始,到塞北伐契丹之前,梁山经历的重大战争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地方帮派之间的争斗:三打祝家庄,芒砀山降魔,复仇曾头市。

第二类是进攻地方官府的战役:斗法破高唐,聚义打青州,华州救双雄,智取大名府,分兵打二府。

第三类是反击官军围剿的战争:大破连环马,诈降擒关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第一类战争主要是利益之争,打赢了固然好,失利了也还有充足的时间重新准备、日后再战,没必要和对手拼死力搏。

所以祝家庄打了三次,最后还是登州派病尉迟孙立等八人用木马计智取的。

攻打曾头市中间还花费大量精力赚取玉麒麟卢俊义上山,并粉碎了大刀关胜围魏救赵的军事行动。

另外,这些地方组织的实力都不强。祝家庄只有祝家三子、铁棒栾廷玉和一丈青扈三娘几个高手,曾头市也就只有曾家五虎和史文恭、苏定厉害,而此时梁山的头领都有几十位了。

芒砀山道士混世魔王樊瑞虽然妖法高强,但很快就被公孙胜斗法比下去了。

第二类战争都带有一定的任务:破高唐是为了解救柴进,打青州是为了兼并三山,打华州是为了解救史进、鲁智深,攻取大名府是为了解救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东昌二府是为了定下梁山老大。

这些都是主动出击的行动,在实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自然没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其实这些地方官府的军事实力也都不强。北京大名府相对强大一些,但还是不及梁山泊,不然也不会要大刀关胜前来紧急救援了。

第三类战争中的官军貌似强大,其实都是纸老虎。

呼延灼、关胜两员虎将的威猛悍勇都被巧妙地化解了:呼延灼的连环马被徐宁的钩镰枪破解了,骄傲自大的关胜中了呼延灼的诈降计。

童贯、高俅这样的草包统帅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况且梁山好汉还拥有山岭水泊的地利优势。

北伐大辽的战斗过程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

澶州是用水军伏兵攻破的,蓟州是石秀、时迁放火破城的,霸州是宋江用诈降计攻克的,幽州是通过识破辽军弱智的伏兵计而占领的。

期间虽然张清被射伤,但被神医安道全救治了;李逵被俘虏,但用兀颜公子换回来了;混天象阵中也有几个好汉受伤,但很快阵法就被破解了。

虽然契丹人是勇猛的游牧民族,但战场是在汉人聚居地幽云十六州,梁山有人和之利。

蓟州是公孙胜的故乡,境内的二仙山是罗真人的修行道场,杨雄、石秀、时迁也在此常住过,知己知彼因此能轻松攻破。

澶州、蓟州、霸州、幽州等地的汉人心向大宋,卢俊义兵困青石峪就是猎户刘二、刘三这两个带路党指点解围的。

在最后的决战中,本来兀颜光的混天象阵还是有能力诛杀一些梁山好汉的,但奈何九天玄女给了宋江金手指,天意如此啊。

而且汉化的契丹人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大辽政权处于王朝晚期已是强弩之末,已经没有军事新秀梁山集团彪悍了。辽军虽然一口一个南蛮地骂着宋军,但打起仗来直来直去没有阴谋诡计,还是比较人道文明的。

梁山的战略目标只是要辽国屈服妥协而已,并不是消灭大辽,契丹人是不会拼死力搏了。所以说辽国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实力不及初生牛犊梁山军团。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接下来看一下方腊政权的实力。

江南征方腊之前,方腊已经占据八州二十五县,都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等江南繁华发达地区,并对江北重镇扬州虎视眈眈。

人才上,润州有枢密使吕师囊和江南十二神,苏州有八大王方貌和八骠骑,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石宝、厉天闰、邓元觉、司行方四大元帅以及二十四猛将,乌龙岭有太尉郑彪、天师包道乙和浙江四龙,昱岭关有小养由基庞万春,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书王寅,清溪城有皇侄方杰、太尉杜微,方腊政权的将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丝毫不逊于梁山一百零八将。

地利上,方腊军处于守势,更熟悉江南风土人情,能够以逸待劳地抵抗宋军。

信仰上,梁山泊有“替天行道“、”顺天护国"等主体思想,但方腊的摩尼教组织更严密、思想更有煽动性。

刚刚崛起的方腊政权实力不亚于军阀新星宋江集团,而且二者之间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梁山不灭了方腊就不能洗白上岸,所以不可能与之妥协来避免战争;也不能像以前的战斗一样通过投机取巧的手段轻松地消灭方腊,只能打硬仗、拼血肉。所以巨大的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

然后,具体地分析一下南征方腊损失惨重的原因:

1.由于性质不容,南征方腊的战争和以前的斗争的规则也截然不同了。

以前梁山好汉不论是被地方社团抓住(如祝家庄抓住时迁、杨林、黄信等人),还是被官府天兵擒拿(如关押在大名府的卢俊义、石秀),都不会马上处死,要么是准备押解回京,要么是迫于梁山的威胁而不敢杀害(这一点像《西游记》中的妖怪,抓住唐僧并不立刻吃肉)。

官场有官方的程序正义,江湖有江湖的道义规矩,这些规则使得梁山好汉一个都不能少。但方腊政权才不管这一套,是不会优待俘虏的。

所以井木犴郝思文在杭州一役中被活捉进城,遭方天定凌迟处死,再枭首示众(郝思文是死法最惨的好汉了)。

因为知道方腊军的德行,所以立地太岁阮小二被困乌龙岭时,为了避免被俘后有郝思文的遭遇,就拔刀自刎了。

一般好汉是不屑用毒箭来杀人的,但方腊集团偏好这种邪门勾当。操刀鬼曹正、活闪婆王定六在宣州被毒箭射死,金枪手徐宁在杭州被毒箭射伤不治身亡。

2.两位关键人物的离队,大大加剧了梁山好汉的伤亡。

一是梁山的大杀器入云龙公孙胜,功未成便身退,在南征之前回蓟州修道了。

方腊手下也有道法高强的包道乙天师、郑彪魔君。在乌龙岭大战中,包道乙用仙剑砍断了行者武松的左臂,郑彪利用法术杀死了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夫妇。

如果不是混世魔王樊瑞与郑魔君斗法获胜,梁山好汉会有更多人死伤在法术之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孙胜使用道法主动攻击敌人,而非被动的防御,也能减少自身的伤亡。

二是妙手回春的神医安道全。在进攻杭州之前,宋徽宗得病,索取安道全回京了。

前脚刚走,后脚金枪手徐宁便脖子中毒箭,受伤身亡了(徐宁是第一个死亡的天罡星人物)。

在杭州还有六位好汉患瘟疫而死: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白日鼠白胜和笑面虎朱富。

此外,青面兽杨志病逝于丹徒县,豹子头林冲得风瘫而死,病关索杨雄发背疮而死,鼓上蚤时迁患搅肠痧而死。

催命判官李立、金钱豹子汤隆、铁臂膊蔡福在攻取清溪城的战役中各带重伤,医治不痊身死。

如果神医安道全一直在军中,梁山因伤病而死亡的好汉肯定会大大减少。例如,既然宋江的背疮能够治愈,那么杨雄的背疮肯定也不会致命。

3.梁山集团从山东到江南,失去了主场优势。

梁山好汉在北方征战所向披靡,依仗水泊梁山的地利多次挫败官军的围剿。但到了地理气候、风土人情完全不同的江南地区,肯定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水土不服。

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柱从海路驶入钱塘江时,遭遇风浪船翻,落入海中淹死。没死在梁山泊的阴沟中,却在杭州湾大海中沉船了,南方的水和北方的水是有区别的。

赛仁贵郭盛攻打乌龙岭时,被山上飞下的巨石连人带马砸死;小温侯吕方与敌将白钦拼斗时,双双跌入岭下同归于尽。他们的死,不熟悉江南地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歙州计败庞万春时,中箭虎丁得孙在山路草丛中被毒蛇咬伤了脚,毒气入腹而死。

杭州因瘟疫而病死的张横、穆弘等六条好汉,难道不也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病关索杨雄、鼓上蚤时迁也都是在江南患病而死的。



4.梁山泊由盛转衰,气数已尽。

气数这个概念本来有宿命论的色彩,但也可以从唯物论的角度来分析解释。

日有朝霞夕阳,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梁山集团起于智取生辰纲、白龙庙聚义,壮大于三打祝家庄、聚义打青州,极盛于卢俊义上山、英雄排座次,招安之后便由盛转衰了。

从王伦占据梁山,到英雄排座次,再到江南征方腊,跨度有十余年,二三十岁的青年英豪已经成长为三四十岁的中年大叔了,身体素质肯定下滑,武力也随之下降。

而且梁山好汉长年累月地走南闯北、打打杀杀,人也衰老得快。

另外,梁山好汉都不注重养生保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饮食习惯不科学不健康。人到中年,肯定少不了三高心脑血管等疾病。

还有双枪将董平、矮脚虎王英、小霸王周通等好色之徒,更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

花和尚鲁智深长得肥胖而且嗜好喝酒吃肉,很可能是因脑溢血发作而死。

双鞭呼延灼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在抗金战争中阵亡了,应该是英雄迟暮了。

神行太保戴宗在泰山当了数月道士后大笑而死,大刀关胜操练军马下班回家时醉酒坠马病亡,也应该和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5.梁山好汉在以前的战争中顺风顺水、战无不胜,因此高傲自大,心态浮躁,对南方的方腊政权应该是轻敌了。

云里金刚宋万、没面目焦挺、九尾龟陶宗旺攻打润洲时在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这是第一批死亡的好汉)。真是死的冤枉,又死得窝囊。

金眼彪施恩、独火星孔亮因为不识水性,在昆山淹死了。平时在梁山泊不练练水性以致丧命,难道不是自大疏忽了吗?

白面郎君郑天寿攻打宣州时被城上飞下的磨扇打死,注意力不集中啊。

在独松关,焦躁的双枪将董平为了给周通报仇,不顾左手受伤不能舞刀弄枪,弃马步战,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同行的没羽箭张清也头脑发热,放弃飞石绝技,枪法又不熟练,被厉天闰戳死。

在歙州,菜园子张青死于城下乱军之中;而在最后的清溪城战役中,出林龙邹渊、摸着天杜迁又是在马军中被踏杀。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因立功心切而死的。

浪里白条张顺自恃水性天下第一,却因为急于立功而被射死在西湖涌金门的水中。

赤发鬼刘唐扬短避长,弃步战而骑马,在杭州城候潮门外被城上放下的闸板砸死。

乌龙岭大战中,黑旋风李逵不熟悉地形却急切地追杀郑魔君,结果害得两个保镖八臂哪吒项充和飞天大圣李衮被乱军杀死。

圣水将单廷圭和神火将魏定国为了争夺头功,冲入歙州城时落入陷坑,被乱枪戳死。

6.江东子弟多才俊,北宋末年江南经济发达、文风鼎盛,自然人才辈出。梁山泊汇集了以山东、河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的英雄好汉,而方腊麾下则是江南一带的英才俊杰。

急先锋索超、火眼狻狔邓飞、丧门神鲍旭在杭州城北关门外为石宝所杀;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又在乌龙岭上死于石宝之手——梁山杀手石宝元帅一共杀了五条梁山好汉,劈风刀、流星锤神出鬼没。

攻打常州时,润州统制张近仁刺死了好基友百胜将韩滔和天目将彭玘。

攻打苏州时,飞豹大将军郭世广与丑郡马宣赞鏖战,双双死于饮马桥下。

在独松关,元帅厉天闰一刀斩了小霸王周通;同色中人双枪将董平伙同没羽箭张清来报仇,也被张韬、厉天闰所杀。

在德清县,插翅虎雷横被元帅司行方杀死;同行的花项虎龚旺和敌将黄爱交战,陷倒在溪水中,被将士们乱枪戳死。

方腊水军总管浙江四龙——成贵、翟源、乔正和谢福设计杀死了梁山水军头领立地太岁阮小二和造船大师玉幡竿孟康。

武艺可媲美花和尚鲁智深的国师邓元觉与元帅石宝一起镇守乌龙岭,指挥军士杀死了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兄弟。

神箭手小养由基庞万春在昱岭关指挥射死了石秀、史进等六人,又在歙州用连珠箭射死了摩云金翅欧鹏。

飞刀高手杜微射死了母夜叉孙二娘和险道神郁保四,在他的配合下皇侄方杰戳死了霹雳火秦明(秦明是战死的排名最高的好汉)。

7.方腊集团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方腊既是皇帝又是教主。方腊政权的信仰十分坚定,全军上下能够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就像苏德战争中的苏联红军、抗美援朝中的中国志愿军一样。

反观梁山泊,宋江招安当官的主体思想令很多好汉不满,宗教领袖天闲星公孙胜又是个不爱管事的游方道士。

尚书王寅一介文官,在战争尾声以一敌四不说,还杀了青眼虎李云和石将军石勇。

战争胜利的黎明之前,跟随李俊前去诈降的短命二郎阮小五被左丞相娄敏中杀死。

在摩尼主义、方腊思想、方天定理论的指导下,南军将士个个都好好造反、天天砍人,连江南的文官都能如此彪悍。

8.梁山集团的作战方针犯了一个大错,就是宋江和卢俊义分兵行动。

梁山总共只有六万兵力,却分散实力来作战,而卢俊义走的又是艰难险峻的宣州、徽州山区。不知道这是不是宋大黑的阴谋,反正这又不是他第一次坑害别人了。

而卢二傻的智商需要充值,在大名府宋江、吴用设计陷害他,使他九死一生、家破人亡,他还感激涕零呢,统帅能力可见一斑。

搞情报工作本该让鼓上蚤时迁这样机智灵敏的人来完成,但卢二傻竟然派史进、石秀等六条好汉带领三千人马大张旗鼓地前去出哨打探,结果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郞石秀、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打虎将李忠、病大虫薛永都在昱岭关前被乱箭射死。

这六条好汉之死和这个错误的分兵策略大大相关,另外在卢俊义行军的湖州、歙州等地的人员伤亡也可以大大减少。

同时,厚黑统帅宋江和狗头军师吴用的军事能力也很烂。在乌龙岭,宋江、吴用竟然派实力平平的铁笛仙马麟和锦毛虎燕顺去阻击智勇双全的石宝元帅,远比马谡守街亭还不靠谱。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梁山好汉南征方腊路线图,截自《图解水浒传》。

(注:睦州到清溪、清溪到帮源洞应是宋江的行军路线,黄海应为东海。)

——————————————————————————————————————————

附录:水浒年表(转载)

第一年(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约正月  高俅任殿帅,王进出逃

约二月  王进遇史进【时年十八九岁】,收徒

约九月  王进告辞

第二年(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约三月  太公去世

六月中旬 史进整军备,后与少华山三人结交

八月十五 事发,史进弃家上山

九月   史进至渭州,遇鲁达、李忠

鲁达拳打镇关西,逃走在外

约十月  鲁达五台山出家,法号智深

(此处出现第一次较大的时间错误:书中说出家四五个月后一闹五台山,当时为初冬,但实际出家之时就是初冬了。后面写又过三四个月后二闹五台山被打发去东京,却是次年二月,可见一闹五台山和出家之间应该很近。)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第三年(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

二月   鲁智深被遣往东京

于路,桃花村打周通,瓦罐寺重逢史进

三月   鲁智深至东京,分管菜园

三月廿八 鲁智深与林冲结交【时年三十四五岁】

四月   林冲被骗入白虎节堂

六月   林冲刺配沧州,

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护送往沧州

约七月  林冲至沧州,遇柴进【时年三十四五岁】

约十一月 火烧草料场,柴进荐林冲往梁山

林冲因投名状与杨志相斗,梁山入伙

杨志往东京图谋复官

约十二月 杨志卖刀杀牛二

第四年(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

二月初九 杨志刺配,至大名府

二月中旬 杨志与索超比武,升任提辖

五月   晁盖、刘唐、吴用、公孙胜、阮家三兄弟、白胜七星聚义

杨志押运生辰纲起身

六月初四 黄泥冈智取生辰纲

六月   鲁智深、杨志占据二龙山

约六月  生辰纲事发,宋江报讯,七星议投梁山,朱仝私放晁盖

火并王伦,晁盖入主梁山

约九月  梁山破官军,擒黄安

约十月  宋江纳阎婆惜为外室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第五年(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约四月  阎婆惜勾搭张文远,宋江约略知情

八月   刘唐送书信金条拜谢宋江,报讯事发,宋江杀惜

约十月  宋江至柴进处,遇武松【时年二十五岁】

武松回乡,景阳冈打虎逢兄

十二月  金莲戏叔,武松往东京公干

第六年(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正月   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毒杀武大

三月   武松杀奸

六月   武松刺配孟州,十字坡打店,遇孙二娘、张青【时年三十五六岁】

遇施恩【时年二十四五岁】,

七月   武松醉打蒋门神,入张都监府

八月十五 武松遭陷害入狱

十月   武松刺配恩州,血溅鸳鸯楼,十字坡改装出家

十一月  武松白虎山打孔亮,重逢宋江

武松上二龙山,宋江投清风寨

十二月  宋江清风山被劫,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

宋江放刘高夫人,下清风山见花荣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第七年(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

正月十五 刘高捉宋江,花荣与之相斗

正月   刘高二捉宋江,黄信擒花荣

清风山劫囚车,宋江陷害秦明

宋江等人投梁山

约二月  宋江路收吕方、郭盛,遇石勇寄书,宋江回乡被捕,花荣等上梁山入伙

约四月  宋江刺配江州

于路结识李立、李俊、童威、童猛、薛永、穆春、穆弘、张横

五月   宋江到江州,遇戴宗、李逵、张顺【张顺时年三十二三岁,年龄为四人之末】

六月   宋江浔阳楼题诗入狱

戴宗入梁山,吴用骗萧让、金大坚上山做假书

梁山发兵往江州

七月   黄文炳识破假书

七月十九 江州处斩宋江、戴宗,梁山劫法场

白龙庙聚义

七月下旬 打破无为军,众人上梁山

路收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

约八月  宋江回家接父,受天书

公孙胜回乡探母

李逵下山接母,收朱富、李云上山

约九月  戴宗下山访公孙胜,收杨林、邓飞、孟康、裴宣,遇石秀

杨雄【时年二十九岁】、石秀结拜【时年二十八岁】

(此处书中出现第二次较大的时间错误:宋江说公孙胜百日已过未归,但其实此时才过了一个来月,因戴宗这次下山听得有人议论李逵探母乃是最近的事情,水浒的事件又很紧凑,不可能平白空出将近一年来什么事都不发生,所以不会是第二年的九月。)

约十一月 潘巧云勾搭裴如海

十二月  杨雄、石秀杀人,带时迁投梁山

时迁偷鸡失陷祝家庄,李应与祝家庄反目

杨雄、石秀上梁山入伙,梁山发兵攻打祝家庄

第八年(政和八年、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

约正月  三打祝家庄成功

约二月  雷横枷打白秀英

约四月  朱仝私放雷横上梁山

约六月  朱仝刺配沧州

七月十五 李逵杀小衙内,逼迫朱仝上山

约九月  李逵打死殷天赐,柴进失陷高唐州

约十月  梁山攻打高唐州,戴宗、李逵搬请公孙胜,路收汤隆

梁山打破高唐州,柴进上山

约十一月 呼延灼攻打梁山

时迁盗甲,徐宁上山

约十二月 梁山大破连环马,呼延灼败投青州,途中失马,借兵攻打桃花山

第九年(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

约正月  三山同归水泊,梁山打破青州,呼延灼上山

约二月  鲁智深招纳少华山,史进、鲁智深同陷华州

二月中旬 宋江结识宿太尉,梁山打破华州

约三月  梁山收降芒砀山,樊瑞拜公孙胜为师

段景住上山,为夺马事,梁山攻打曾头市

晁盖中史文恭毒箭归天

五月   吴用往大名府陷害卢俊义【时年三十二岁】

卢俊义被骗入梁山

八月   卢俊义回家遭捕

约九月  刺配沙门岛

燕青【时年二十四五岁】救主,石秀跳楼劫法场

十月   梁山攻打大名府

关胜【时年三十二岁】攻打梁山

约十一月 梁山收关胜,再打大名府,擒索超

宋江发病,退兵,张顺请安道全

第十年(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正月十五 梁山打破大名府,卢俊义上山

二月   梁山打破曾头市,卢俊义活擒史文恭

三月初  梁山打破东平、东昌府,一百零八人聚齐

四月下旬 石碣受天文,英雄排座次

【——————我是七十回本与一百回本的分隔线——————】

九九重阳 菊花会,宋江露招安意思

第十一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正月十五 闹东京,柴进入禁苑,宋江等结识李师师

约二月  假宋江事件

三月廿八 燕青泰安州打擂

四月   第一次招安失败

约五月  童贯出兵

约六月  两赢童贯,高俅出兵

约七月  第二次招安失败

约十一月 活捉高俅上山

第十二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正月   燕青入东京,见徽宗

二月   第三次招安成功

三月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约四月  攻辽

约十一月 平辽回师

十二月  出兵攻打平行世界的田虎

【一百二十回本平行世界的第十三年(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三月十六 张清成亲

四月   平田虎

五月   出兵攻王庆

十二月  平王庆,回到现实世界

第十三年(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正月   出兵江南,攻打方腊

八月   平方腊

八月十五 鲁智深圆寂

九月   回师受封

第十四年(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约二月  林冲病逝

三月   卢俊义被害

四月   宋江、李逵死

约五月  吴用、花荣上吊自杀

《水浒传》前半段梁山泊好汉战无不胜,为何最后打方腊却死了70大将?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吴用、宋江、卢俊义

河北“玉麒麟”、大名府富商卢俊义一身好武艺,马下使棍、马上使枪天下无对,当世人赞其为“河北三绝”。

而了解《水浒传》的亲们都知道,这位八面威风的卢员外上梁山并非是官府所逼,究其原委却是:梁山军师吴用使用卑劣手段赚他上的山。吴用可是把卢俊义坑的体无完肤、家破人亡,还外带一顶绿帽子。按常理来说卢俊义该与梁山集团不共戴天,可他不但没找梁山寻仇,却偏偏自己也上了梁山还与山上强人们称兄道弟,这不明摆着是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缺心眼嘛!让人很不理解。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吴用提在卢俊义家的反诗

有人说“卢俊义上山”是作者施耐庵逻辑混乱,使书中出现了了思维bug。我看不会:《水浒传》能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几百年屹立于中华文坛巅峰而不倒,若这点逻辑都没有,岂不是侮辱了我泱泱文明古国人民群众的无上智慧。

实际上卢俊义上梁山合情也合理:

1、虽然造反不是卢俊义的初衷,但梁山军马“三打大名府”的目的是为了救卢俊义,对于朝廷而言,这和卢俊义自己造反没什么两样。被梁山救了的卢俊义已然不为朝廷所容,无路可退的他不落草就只能等着被官家弄死。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李固和贾氏

2、虽然卢俊义上山是被梁山所害,但梁山只害得他“家破”,“人亡”是李固和卢妻贾氏自己作的。据燕青所说“李固和贾氏早有奸情”,而非卢俊义落难以后才勾搭上的。以这对奸夫淫妇的歹毒心肠,说不定哪天在饭里下点砒霜就把卢俊义毒死了。要真如此,卢俊义还得谢谢吴用赚他上山呢!

也就是说卢俊义因为梁山的坑害失去的只是那“万贯家财”。而梁山补偿了他什么呢?是“半壁梁山基业”,卢俊义上山后坐的是副寨主之位,和宋江一样也是梁山之主,只不过他是副的。若把梁山比喻成一个公司,那么宋江和卢俊义就是梁山的两大股东,其他106条好汉只是持有少量股份或持点干股的高管而已。假如梁山的政策不是招安而是打天下,将来宋江若是登基坐殿当了皇帝,起码是要给卢俊义裂土分疆封王的,而其他人最多也就出将拜相的份。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梁山副寨主卢俊义

3、当然以梁山一洼之水想跟赵宋朝廷争天下是不可能的。招安是梁山好汉们的最佳归宿,而招安对卢俊义的诱惑也很大。大家都知道商人在古代地位很低,卢俊义虽富却不贵,有道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老卢是很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水浒传》中有诗为证: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施耐庵对卢俊义的赞诗

另外卢俊义去泰安避难时,客栈的小二告诉他:梁山强人彪悍,路过时要绕着走。而卢俊义却说:“你省得甚么!这等燕雀,安敢和鸿鹄厮拼?我思量平生学得一身本事,不曾逢著买主!今日幸然逢此机会,不就这里发卖,更待何时?我那车子上叉袋里不是货物,却是准备下袋熟麻索!倘若这贼们当死合亡,撞在我手里,一朴刀一个砍翻,你们众人与我便缚在车子里!货物撇了不打紧,且收拾车子装贼;把这贼首解上京师,请功受赏,方表我平生之志。”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路过梁山时,卢俊义还特意打造了一面旗子,上书:“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这是生怕梁山好汉不来劫他的节奏啊!于是卢俊义就被梁山拿下了。

当然这一次梁山上的狠角色都和老卢过了招,且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卢俊义是因为不会水才被“浪里白条”张顺捉到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卢俊义空有一身本事,却苦于报国无门。而宋江的愿景是通过招安,进而为赵宋保境安民、开疆扩土,成为朝廷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以光耀门楣。这样的想法恰好能成全卢俊义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志向,那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卢俊义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为何还要上山,与宋江等称兄道弟?


宋江以“半壁梁山基业”补偿了卢俊义失去的“万贯家财”,卢俊义用一个“不贞洁的女人”换取了建功立业、出将拜相、实现人生理想的希望,事实证明希望还挺大,至少过程很美好。卢俊义本就是个商人,这笔买卖是赚是赔一目了然。而这也是他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却还能与宋江等人称兄道弟的原因。

《水浒传》中有没有明说石碣是人为编造的?

《水浒传》中有没有明说石碣是人为编造的?石碣确无聊论,但我们所说《水浒》有阴谋论最主要的是晁盖死那节,且看:“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看宋江,嘱咐道'……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宋江当时在梁山威望可是很高的,见前文晁盖曾头失兵中箭,众头领商议回兵,只见呼延灼言“须等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但晁盖明知宋江不能武,仍言捉者为主,不是很奇怪吗?《水浒传》中有没有明说石碣是人为编造的?

再言宋江,其判词有“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古人喜欢将人物性格囊括判词中,类比贾宝玉《西江月》)又有浔阳楼反诗,可见其人,至于石碣的事,我认为,既写宋江虚伪,但通篇也没有明说,就更不能因一石碑坏了文纲,所以就无人造石碣之段。

     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宋江堪称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小说《水浒传》里,他率领众多梁山好汉,几次打败朝廷大军的围剿。但你绝然不会想到,在真实历史中,宋江等人竟然是被一位书生打败。宋江率军四处转战,来到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境内。宋江的起义军截获十几艘官军大船,并声言要攻打海州城,不想却遇到了他的人生中的克星,海州知州张叔夜!

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张叔夜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却好读书,喜言兵事,后来凭借祖荫担任兰州录事参军,在西北地区屡献奇策,使得兰州一带安然无事。此后张叔夜历任知县、知州等地方官,被赐予进士出身,奉命出使辽国。 但因张叔夜刚正不阿,与权臣蔡京发生矛盾,因此被贬到海州做知州。

面对宋江的进犯,张叔夜显得非常沉着,他一方面派出间谍洞察宋江的动向,另一方面招募近千名死士,在城外设下埋伏。张叔夜先派兵轻装前往海边,引诱宋江军队离船交战。同时他命令部分士兵潜匿在海边,等宋江军上岸交战时,放火焚烧宋江的船队。宋江哪里知道是计,他见宋兵军容不整,于是率军离船出战。

宋江率军一路追杀,突然见后面火光冲天,船只被烧,全军立刻没了斗志,此时张叔夜埋伏的死士从四面杀出,宋江军大乱。混战中宋江的副手被擒,宋江见后路被短,全军溃败,无奈之下只得投降。

想当年宋江进山寨坐了头把交椅,梁山好汉是个个是武艺超群,本事了得。他为什么放着自由自在的草头王不当,偏偏要挖空心思,去投靠朝庭,走招安这条路呢?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宋江,他出身于官府,在政府里干过,知道政府力量的强大,仅凭他那108个兄弟,万儿八千的啰罗,小小的水泊,根本是无力与大宋朝廷抗衡的。所以,他想通过招安这条路,再回到官府中去,也给弟兄谋个“封妻荫子”的前途。

他的想法是真诚的,下的功夫是巨大的,结果还真实现了招安的梦想,但最终结局却并不好,尽管为朝廷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终究没有被朝廷原谅,最后赐一杯毒酒了事。这次,他彻底绝了念想,说是为了在历史上不再留下个盗寇的名声,也可能还有为了子孙后代不再重蹈喋血江湖的命运,他宁可喝了毒酒,也不再造反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远没有方腊起义的规模大,但因小说《水浒传》的渲染,宋江等人才名声大噪。宋江虽然被张叔夜招降了,但方腊起义后,宋江等人再次揭竿而起。此时的张叔夜已经升任青州,彻底剿灭宋江的是一位叫折可存的武将,根据《折可存墓志》的记载,“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

宋江等人最后是死是活,我们不得而知,但张叔夜的结局是有史书明确记载的。1127年,金兵南下,张叔夜率兵勤王,但因力量悬殊,最终失败。徽钦二帝被掳走的同时,金人见张叔夜抗争不屈,于是将他一同掳走。目睹国破家亡的惨象后,张叔夜最终绝食身亡,时年63岁。正史上宋江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试想,小说中如果没有招安这部分的描写,水浒绝对不可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至于招安的对错,真不好说,因为108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就连上梁山的初衷都不一样。呼延灼、卢俊义、关胜、孙立等是得了宋江招安的许诺才上山的,林冲、晁盖七兄弟等是被逼上梁山的,其他大部分都是仰仗宋江名义上梁山的。这其中晁盖七兄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李俊等都反对招安,杨志、关胜、呼延灼、卢俊义等渴望招安,其他的都是凑热闹,招不招安对他们没影响。宋江曾和晁盖说:“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哥不得不为兄弟们的归宿着想啊,难道哥哥想让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背负着一个贼寇的骂名吗?”。古代人对名分很看重,所以宋江的初衷没错,因此征讨方腊时,虽然很多人不情愿去,但念在兄弟情义上还是去了,尤其武松的一席话更是让人潸然泪下:“若半路离哥哥而去,显得武松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如今江南以定,哥哥总算功德圆满,回京造册,就莫写小弟姓名了。”虽然梁山好汉的结局很惨烈,但九泉之下总算对祖上和子孙有个交代,有人说宋江为了名利送了兄弟性命,但是当他喝下已知的毒酒时,一切都明了了。招安是最好的出路,虽然结局惨烈了些,但正是这些惨烈才成就一部经典巨作。如果水浒只是一部简单的众好汉打家劫舍的小说,它绝对没有如今的高度,水浒因招安而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