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释疑】关于雪线的那些事儿

 犁地龙 2016-12-20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的高度用海拔来表示。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坡向等条件。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考题赏析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见本文最后





雪线的分类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可分为以下两种:

气候雪线

夏季中高山上成片雪层的最低高度。


地形雪线

夏季中雪以孤立分片形式持留在地表的最低高度。




影响雪线的因素

雪线高度的分布与气温和地貌联系较为密切。

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制约。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01

气温

与气温成相关,温度高,雪线高。

气温变暖,则雪线上升

气温变冷,则雪线下降




02

降水量

与降水量成相关

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03

地形之坡向

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

阴坡气温低,冰雪消融量小,雪线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


04

地形之坡度

地形陡峭的地方,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较高

坡缓的地方,易积雪,雪线较低

一般规律,湿润地区的高山,雪线高低受降水影响为主;干旱地区的高山,雪线高低受气温影响为主。但具体到某一山区雪线的高低,就要分析气候和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比如珠穆朗玛峰南坡即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以上形成海洋性冰川,而北坡则形成大陆性冰川。


雪线高度在纬度上的分布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而副热带地区,则于降水少,所以实际上的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中国雪线分布规律:东北低,西南高在我国越靠北的地区,雪线越低;随着湿润季风的影响减弱,越靠近西部的地区愈发干旱,雪线也逐步升高。

巩  固  练 习


1、比较阿尔卑斯山南北坡的雪线并解释其成因。

2、判断天山A、B两坡何处为北坡,何处为南坡,并说明原因。

1、 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原因:北坡为阴坡,蒸发量小,加之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

2、A南坡,B北坡。北坡是西风的迎风坡,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使北坡降水增多,雪线低。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3.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解析】

1.①②③表示了不同要素的纬度分布规律,根据各要素分布规律可知,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其分布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如②线所示。就降水而言,赤道地区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其降水量是全球最多的;到了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形成了一个降水低谷区;而到了南北纬60°附近,由于受极锋的影响,降水又较多;由此可知降水量的分布如图中的③线所示。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即雪线高度分布曲线如图的①线所示。故选A。

2.从图可可以看出,两极地区因气温最低,雪线高度也最低,但雪线高度并非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的,它的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地区,在降水量大的赤道地区,雪线高度相对较低。故选B。

3.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年平均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南半球中纬(30°~60°)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反;北半球高纬度(60°~90°)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从图中并不能反映出D项的陆地比重信息。正确答案为A。

A文首的高考题解析


10.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纬度较底,要形成终年积雪山峰,只有海拔足够高才行。地壳抬升,使山峰海拔升高。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相比,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更早达到终年积雪的高度,图中和文字信息明确显示的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经历了3次冰期、2次冰期和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也经历了雪线高度也由低到高的变化,所以按山峰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选B。

思维引导:最早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山峰,即最先经历冰期的山峰,也是经历冰期最多的山峰。


11.点苍山经历末次冰期,形成山岳冰川。而随着地壳抬升,其海拔也会增加,D错。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这说明现今区域气温高,B对。与末次冰期相比,现代日照长度变化小,影响微弱,A错。冰川发育与植被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和气温有关,选项C错。故选B。

思维引导:末次冰期有冰川,无现代冰川发育,且山峰海拔有所升高,说明乃外部条件气温升高所致。

【名师点睛】在地球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该组试题的设置即基于这一背景。考生无需掌握关于地质历史上冰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材料中准确的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决该组试题。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各山地的形成均是板块碰撞导致地壳抬升的结果,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时间越早。




   

   地理蹊
   地理学习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