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娱达人” 是数娱梦工厂在近期重磅推出的一档投资人高端访谈栏目;在2016年的资本寒冬下,我们依然见证了许多优秀文娱项目的融资和许多笔优质投资的退出;在这当中,比拼的不仅仅是投资人的头脑、智慧、眼光、专业度,更有魄力、人脉、甚至是运气。 我们很好奇,那些明星项目背后的融资故事,更好奇那些明星投资人背后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所以“捕娱达人”诞生了,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与投资人共舞! 2015年国庆档上映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以14.42亿元票房成为2015年度票房黑马。这部作品是“开心麻花”进军大荧幕的首次尝试,同时也让大众看到了舞台剧成功改编为大电影的可能性。时隔一年,2016年10月28日,电影《驴得水》正式上映,在收获口碑之余,也使“开心麻花”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开心麻花”从消费市场一路开花至资本市场,其在2015年底挂牌新三板后市值达到50亿元,背后的投资人郑培敏也随之浮出水面。郑培敏在“开心麻花”项目上2年内获得了20倍以上的回报,他坦言这是“意外的惊喜”。 如此高的回报率,看似偶然,但其实也有其必然性。郑培敏强调他投资的项目方“不仅要有好商业模式、好团队,还必须要有好价格”。所谓“好价格”,他笑言坚决“不去外滩抢IP”,称自己“更倾向于投资估值不高且不烧钱的商业模式”。 郑培敏2009年投资长城影视正是这一投资逻辑的体现,长城影视作为首家在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影视公司,6年间给郑培敏带来了40倍的回报。 遵循这一投资逻辑,郑培敏还投了锦辉文化、天络行、兰渡文化、紫川文化、洛克公园等多个早期项目。其中锦辉文化已于今年挂牌新三板。 本期捕娱达人,数娱梦工厂有幸邀请到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解析其在大文化产业投资上的商业逻辑及方法论。
数娱梦工厂:首先谈下在二次元领域,您认为好内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郑培敏:只从商业的角度谈,我认为二次元的主流消费人群愿意点赞、转发、打赏掏腰包的,就是二次元方面的好内容。我们公司对二次元内容方面投的不多,而且投的很谨慎。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二次元的内容变现模式还没有很成熟,类似《你的名字》只是一个特例,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强大的IP,而国内二次元的内容创作方面,这样的例子很少;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不是二次元的典型人群,我们团队的年龄层偏大,有时很难理解二次元,我们也在努力去理解这批人,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数娱梦工厂:如果说对于二次元您比较难理解,那您投资紫川文化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郑培敏:我们公司会投二次元项目,但是短期内更大可能是投资流通端而不是内容端。打个比方,相当于大家都在挖二次元金矿的时候,我们在投二次元卖水和牛仔裤的。我们公司没有投过任何一部电影,因为电影的不可预测性太大,除非内容能像开心麻花这样建立一套体系。我们投的三个典型内容都是有体系的,长城影视专门做公共IP的古装剧和红剧,有很明确的模式;开心麻花专门做喜剧舞台剧,通过试验后就进入大屏幕;锦辉则专门改编像《盗墓笔记》、《小时代》这样的热门IP,只有这种形成体系的内容我们才会投。任何一个独立的内容创作商,如果没有模式,那它的每一个产品之间挣钱与否就是不相关的,这样的不可预测性太大。我们认为只要是影视作品,比如说电影,最终肯定要上院线,大家去影院无论是看什么电影,但总归会去影院,所以比起投资内容出品方,我们更愿意投院线。不投内容端、生产端,而是倾向于投流通端,这也是当时我们投资紫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数娱梦工厂:您投了很多线下的公司,这是否可以理解成相比起线上公司,您更看好线下的生意? 郑培敏:现在B站是二次元最集中的地方,但是估值太高了。在中国现在活跃的投资界中,我入门得比较迟,所以没有经历过互联网投资的熏陶,这也导致我的网感不是很好,因此我投的很多文化产业都是线下的。我认为十几年前投线上是对的,但现在再投线上,性价比并不好。我认为线下还是有价值的,现在线上的成本提升了,线下的获客成本未必高于线上,所以要辩证的来看。
数娱梦工厂:您青睐投资线下的生意是否跟它的现金流较好也有关系? 郑培敏:当然,我们不喜欢烧钱的模式,我们基金本身是一个中小基金,所以更倾向于投非烧钱模式的中小企业。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就投不了平台,但我认为投平台成功的是小概率事件。现在有一大堆人投平台,比如说直播平台,但是我觉得这些项目半年到一年内肯定会有很多宣告失败。平台的成功概率是非常低的,而我们想做一些成功概率大并且能够有几倍稳定成长的项目,我们追求这样的性价比。
数娱梦工厂:根据过往的经验看,每个行业的投资都有一条微笑曲线,您觉得过去的这段时间文娱行业是否处在投资过热的阶段? 郑培敏:我觉得中国电影肯定会有到1000亿票房的时候,但绝不是现在,现在的确是透支了。此外,投资总有波峰波谷,死掉一批项目也是很正常的。
数娱梦工厂:在电影行业,您觉得会出现增速放缓又逐渐回升的现象么? 郑培敏:票房肯定是会稳步上涨的。今年最惨的是两类人:一类是去年投了电影今年上院线,但卖不到原来理想价格的投资人;另一类是原来非常看好电影并做了保底的一批人。今年电影显然生产过剩,过冷的格局让业内很多人都大跌眼镜,之后肯定会减少生产,未来的电影生产会更理性。
数娱梦工厂:您投过的锦辉、开心麻花、兰渡,在内容上是比较成功的,变现过程也比较顺畅,除了您刚才说的要形成内容生产的固定模式之外,您还关注其他哪些硬性指标与客观条件呢? 郑培敏:我们看的大方面主要有三个:好商业模式、好团队以及好价格。刚才讲的那些就是好商业模式。比如,开心麻花生产喜剧类的产品,它是一个重度垂直的喜剧公司,而不是舞台剧公司,所以才能有电影,未来才可能会有综艺、电视剧、情景剧等;而锦辉是专门做热门IP舞台剧改编;兰渡则是专门做女性短视频。我觉得一家公司有商业模式是必要条件,那些属于项目制但没有商业模式的公司,我们是肯定不投的。在有商业模式的前提下,我们还要看这个团队是否能hold住。在团队方面,我们有两个很重要的关注点:第一点,我们“只投文化商人不投文化人”,所以我们很少投文人创业。第二点是团队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我认为低买高卖才可以挣更多的钱,所以价格低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我们很少投资估值高于5个亿的项目,文化产业总的来说天花板很低。
数娱梦工厂:您是怎么定义一个团队是文化商人还是文化人? 郑培敏:我们认为文化人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而文化商人则是以观众为主,尊重观众、尊重消费者的反馈。有些剧,从文艺作品角度来讲,可能质量不是很高,但是它的收视率却可以很高,这正是因为切中了消费者的心态。
数娱梦工厂:投资公司普遍往头部扎堆,您更偏向投资什么样的项目呢? 郑培敏:我常说“不去外滩抢IP”,因为人多拥挤易踩踏。我个人比较喜欢看表面冷门的好项目,我们很少抢5家以上机构看好的公司,但是发现冷门好项目的确是很困难的,这非常考验投资人的眼光。
数娱梦工厂:大家都说今年是资本寒冬,估值也是急转直下。您对创业者顺利推进下一轮融资顺利过冬,有哪些建议? 郑培敏:创业者不要被虚假繁荣误导,要务实,真实的成交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回归现实,即使现实很残酷,也要勇敢面对。
数娱梦工厂:您本人倾向于投哪种类型的创业者? 郑培敏:我个人有个爱好,很喜欢从朋友圈看创业者的行为方式。我很看好那些不发心灵鸡汤、少发国家大事、专注自身创业、专一不发散的创业者。有的创业者,朋友圈一半以上是关于国家大事的文章,这种我是不会投资的。
数娱梦工厂:同时运行好几个创业公司的创业者,您会青睐吗? 郑培敏:这样的创业者我们也是肯定不会投。我们可以接受连续创业者,但是在某个时间段他只能做一件事,我们甚至希望他不仅只做一个公司,最好这个公司也不要做多件事。
数娱梦工厂:“投资”这个行为本身可谓艺术,您如何看这门艺术? 郑培敏:我认为投资也是生意,也有商业模式,2011年以前我们是探索期,什么行业都投,也输了很多,2011年底我们开始聚焦,聚焦之后非常成功。我之前一直是个人投资的自由投资人,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正式成立了正规基金。我们之所以敢成立基金,是因为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方法论,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而且目前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所以也会坚持下去。 数娱梦工厂现已覆盖新浪微博、虎嗅、钛媒体、界面、百度百家、新浪创事纪、今日头条、搜狐、腾讯、网易、DT财经、艺恩、一点资讯等。 内容交流与资源合作请联系: shuyumgc@126.com |
|
来自: 昵称33542116 > 《投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