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 谪仙访隐仙—歙县太白楼一段千古佳话

 春山茶馆 2016-12-21

谪仙访隐仙
——歙县太白楼一段千古佳话
来源:2013-2-20 12:24:24 黄山地方志网

        歙县太白楼,又称太白祠,坐落在黄山市歙县城关练江西岸,位于太平桥头。该建筑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为歙县城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
        说到歙县太白楼,至今仍流传着一段千年佳话。太白楼是一座两进五开间的双层楼阁,相传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来歙县访问隐仙许宣平而建。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人。据《太平广记》、《新安志》等记载:唐景云年间,歙县城中人许宣平在歙县城阳山南坞结庵隐居,常年不吃饭,仅以山中野果充饥,年过花甲脸色却如四十多岁的人,走路轻快如奔马,偶尔挑着柴禾下山出售,柴担上总是悬挂着一个花葫芦瓢和一根曲竹杖,卖掉柴禾就去换酒喝,经常是喝到太阳偏西,才醉意朦胧地柱着曲竹杖踏上通往城阳山的归途,路上一个人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莫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三十多年来,他乐善好施,或拯人艰危,或救人疾苦,做了许多好事。歙县城中人为了感谢他,多次到城阳山拜访,由于他行踪不定,都没有遇见,只见庵壁上写着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憔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这首诗经过很多诗词爱好者吟诵转抄,远传到北方,题写在洛阳、同州、华州等地驿室中。
     唐天宝五年(746),李白出京东游,在洛阳驿室墙壁上看到许宣平写的这首诗,情不自禁拍手称赞说:“此仙人诗也!”李白被隐仙的诗深深地触动了心灵,非常仰慕他,经过向别人打听,得知许宣平是新安歙县隐士。于是,他从长安不远千里,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寻访许宣平。一天,李白来到歙县城阳山下的练江边(当时江上尚未建造太平桥),但见江边停着一艘破船,便登船请求渡江,又问船上老翁:“许宣平家住何处?”老翁持篙边撑船边应答:“面前一杆竹,便是许公家”,暗示自己即是许宣平。李白访仙心切,一时未悟其意,下了渡船便直奔城阳山,待途中醒悟过来,立刻返回江边寻找,却不见那老翁。当夜李白在江边酒肆中饮酒,心中仍懊悔不已,此时他放眼望去,只见窗外皓月当空,练江水滩波光粼粼,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被荡成块块碎玉,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的名句。至今,在歙县古城练江边仍留下“碎月滩”、“太白问津处”和“望仙桥”等李白遗迹。后来,李白多次到城阳山寻访,都没有见到许宣平,于是就在他居住的庵舍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                  
    我吟传室诗,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许宣平归庵,看到这首诗,再题一诗(《全唐诗》里记载许宣平《见李白诗又吟》疑为后人伪作):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余;
      又被人来寻讨着,移庵不免更深居。
      是年冬天,城阳山发生山林火灾,将许宣平居住的庵舍烧毁,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许宣平的踪迹。(据说许宣平已修道成仙,百余年后,懿宗咸通七年(866),有人在城阳山中见到过许宣平。)李谪仙访许隐仙,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被古人传为佳话,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根据这一故事,后来歙县人在练江之畔李白饮酒处建造太白楼,以资纪念。
      歙县太白楼,始建于宋代,现存楼阁为明、清两朝重修,1980年又作做较大修整,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徽派式样,古朴素雅。楼下后进是李白纪念堂,前进和楼上是文物陈列室,藏有古字画、古墨、古砚、古碑刻、古书籍等。登上太白楼,可俯视歙县古城雄姿,饱览练江风光,是一个怀古揽胜的好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