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小编刚刚说过女儿的玩伴都是性格和顺的小女孩, 还没经历过什么“恶性暴力”事件,结果周日就打了脸~
不明真相又想拣乐儿的群众可以戳这里→讨论 | 你家宝宝如果被欺负了,你会教他打回去吗? ●●● 给小编带来重磅一击的,是个刚结束广场舞会的大妈, 知道你好奇,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周日晚上,带着女儿从姥姥家回来, 在小区门口偶遇了隔壁大妈,于是同行一起回家。 也许是广场舞跳嗨了,大妈莫名亢奋,一反常态, 先是夸了半天女儿漂亮,然后突然冒出一句: “你跟我回家吧!” 小编内心一紧,想这句台词实在耳熟,似乎还应该有下半句。 果然,大妈说:“走走,咱不要你妈了,跟我走吧。” 然后伸手就想拉孩子,女儿一脸懵,开始往我身边靠, 感谢网上诸位前辈的教育,我赶紧把她抱了起来, 替她说:“跟奶奶说,我今天要和妈妈回家,改天去找您玩儿。”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大妈训练有素地把诸如“你妈不要你了”、“我就不让你回家”、“你妈明天给你生个小妹妹,就不要你了,你还是跟我走吧”全都演绎了一遍, 口若悬河、声情并茂、一脸真诚…… 虽然小编不断重复“妈妈最爱我们宝贝,不会不要你……”, 然而在这位大妈的强大攻势下,实在显得无比苍白。 如果不是被迫同行,真想抱着孩子夺路而逃。 显然,几轮轰炸后,我家的傻姑娘已经开始相信“妈妈不想要她了”, 虽然我使劲抱着她,不断重复“妈妈爱你”, 但是眼看着她鼻子慢慢变红,眼泪开始在眼圈里打转, 大妈似乎很满意这样的效果,并且享受其中,越说越嗨—— “你妈骗你的,她明天就给你生个小妹妹,不要你了,把你送我了,嘿嘿嘿……” 哇去,摔!
讲真,小编平时为人蛮谦和的(请认识我的好心人不要在后台随意吐槽), 然而那一刻真的有扇这位长辈一巴掌的冲动, 看着女儿眼泪汪汪的可怜相, 小编心一横,假装温柔地对女儿说: “你告诉奶奶,我妈妈最爱我,不会不要我,有了小妹妹也会很爱我,您儿子娶了媳妇,不是也没不要您吗?” 这句完全没啥逻辑的话起了神效,空气瞬间凝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回到家,小编一度觉得挺后悔, 毕竟大妈其实也很不容易,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样戳人家痛处,实在是有点儿缺德。
然而,转念一想,您的做法也不友善呀~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过一句话: 逗孩子,是为了看他笑,不是为了看他哭。 您以看孩子流泪为乐,这和缺德也离得不远了。 还是那句话, 您都没底线了,还跟我要什么善良? 为了保护孩子,对不起了……
后来小编拿这件事和大家讨论,大部分家长都觉得, 在那种情况下,的确应该出手保护孩子。 (当然,觉得做得不妥的估计也没好意思告诉我) 不要单纯地觉得:就是开个玩笑嘛,至于么? 孩子的世界,善良、单纯又透明, 这种带有欺骗性和调侃性的玩笑, 孩子是会当成真话去听的。 对她说“妈妈不要你了”, 其实就和对一个成年人说“你母亲病危了”差不多效果。 如果换成这种思路去想,就不难发现,很多逗孩子的话有多么残忍——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就相当于:
如果你的智商正常,会对另外一个成年人说出类似的话, 并且目的仅仅是“开玩笑”吗? 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不会!” 那为什么要这样逗孩子?
因为孩子弱小,无力反抗让你觉得很过瘾? 因为他不懂事,手足无措的窘迫样子让人看了很有趣? 因为他天真善良,反正也会很快忘了不愉快,不会跟你计较?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这么做会不会太过分?
作为孩子的家长,小编觉得,虽然堵不住那些不友善的嘴, 但是你可以替他反抗。 既然为人父母,就有责任去保护孩子的感受, 也有义务为他提供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 而不是顾忌所谓的面子,在别人弄哭孩子的时候,只能尴尬地跟着陪笑。 你要勇敢地告诉那些人: 这样并不好玩,也不好笑! 再这么逗我孩子,跟你拼了!
今天的话题实在不太愉快,不过这的确是个挺严肃的问题,处理不当,给孩子会带来不小的心理伤害,各位看官碰到过类似的语言暴力吗?怎么处理的,留个言聊聊呗。 |
|
来自: 郑公书馆298 > 《父母学习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