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冲凉的蜘猪侠 2016-12-21

2015年12月,罗振宇推出了一个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不到一年时间,平台上推出的几个产品就弄出了不小的动静。比如“李翔商业内参”上线仅3个月,已获得7万订阅用户,产生了1,400万元营收;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短短1个月订阅量突破5万,收入达到1,000万元;看起来相对小众的“雪枫音乐会”在48小时内订阅了2万份,迄今订阅数已经突破4万。在“免费”大行其道的互联网大环境中,罗振宇做成了一件之前很多人做过但都没做成的事。

1016年6月6日,马东带领下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FM上线,晚上10点课程销量就达到2.3万套。截至6月7日凌晨0点,喜马拉雅FM官方公布数据显示,限时售价198元/年的课程在一天内共计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10天之后达到1000万。

1016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推出“123知识狂欢节”,引爆了内容付费领域。作为国内首个内容消费节,联合马东、吴晓波、华少、龚琳娜、梁冬等850位知识网红、2000多节知识课程打造知识版的双11,最终24小时卖出5088万,这是第一个内容消费节经过24小时鏖战后的最终成绩,这个销售数字恰巧相当于2009年首届天猫双11狂欢节的最终销售额。

作为中国首个内容消费节,喜马拉雅取得的不俗的成绩,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是愿意为知识买单的。2016年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变现的一年”。

根据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有63.9%的受访者支持为知识付费,73.9%的受访者会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答案而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1、知识付费风口来袭----风从哪来?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性转变,基础条件更加成熟从而推动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垂直化服务以及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各种风口产业相互交织,知识付费风潮兴起。

2、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谁站上了风口?

全民移动互联时代,新平台新产品不断涌现,从免费共享到付费问答与订阅,知识共享玩法升级。产品格调和用户基数是知识付费开展前提与基础。

3、知识付费风口来袭----风往哪吹?

知识付费不同于出版和外卖的应用场景,知识交易频率相对低且个性化程度非常高,为有一技之长的个体提供限制时间以及知识技能分享的平台,知识付费的潜在用户市场有着无限的可能。

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在线教育的内容以及体验在线教育平台、搭建网校的朋友欢迎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云朵在线(yunduoketangedu),您身边的在线教育搭建服务

附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2016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越来越多人选择为知识付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