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肺部肿瘤的体悟(结合临床案例谈) 史锁芳的博客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12-21

体会:

(1)中医治疗肿瘤千万不能被现在的西医治疗思维牵着鼻子走。

        上面介绍的2例肺癌患者的中医治疗历程就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第一例肺鳞癌老人,因惧怕西医的放化疗副作用而来寻求中医药疗法,笔者从患者的表现痛苦及体质入手进行辩证论治,来诊时,患者及其家属告知了诊断经过,笔者并没有理会西医的"诊断"--肺鳞癌。而是根据患者来诊时的表现“气喘,动则为甚”,结合患者年事已高(78岁)显然属“虚喘”范畴,根据辨证运用金水六君煎,参脉都气丸益肾补虚纳气平喘,药证相合,假以时日,患者竟获喘缓神振之效......笔者并未刻意治癌,却获得令病者家属欣喜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在第二例患者身上尤为明显。第2位患者,开始被“某中医”“治癌了”,处方大肆运用苦寒抗癌药物,结果患者适得其反,越吃越越坏,不仅没有把癌治没了,还倒伤了病家的脾胃,弄得患者胃痛胃冷,大便稀溏,两脚也冷,后结合当年运气条件,以及患者的辨证,改用当年的运气方“备化汤”(制附片、熟地、茯苓、覆盆子、木瓜、怀牛膝、炙草、大枣、生姜)等温运助气化,病人反而感到药服舒适......第三例,也是根据辨证治人,选用清暑益气汤获得满意疗效。中医治癌取效的利器还是中医特有的理论“思维”,辨证论治,天人相应,整体调治,重视后天脾胃.........

(2)《内经》“阳化气,阴成形”是肿瘤形成和治疗的思想源泉。?

          现代西医治疗肿瘤固然有其特色,但总未脱离“片面治瘤”紧紧围绕“阴成形”大做文章,对于何以“阴成形”并未理会,尤其是人体的变化,正气的变化未予理睬,終然现代很时髦的针对基因变化的所谓“靶向药物”也基本上是围绕成瘤过程中的某条途径而已,对患者个体的正气状况还是没有理会。而对于“阴成形”根本之因没有理会,也就是中医的“气化理论”了解不够。事实上“阳化气”异常才导致了“阴成形”,因此,需要特别重视“阳化气”理论方法思维的研究,以上病例的成功就是源于此。说不定,这是肿瘤治疗学的突破途经,值得我辈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