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笑来的Knew One:如何零基础做出中国的Kickstarter

 天娃娃2010 2016-12-21

“我们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最快地获得试错反馈,像动物一样,找食物,换地方,迁徙。”李笑来坐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工作室里,描述他在深圳的新创业项目Knew One以及“创业要像动物而不是植物”。

这位前新东方英语教师、畅销书作者和中国最著名的比特币玩家,在学习了编程语言Ruby On Rails之后开发了这个网站。李笑来说他只用了5天写完,然后在2013年1月24日直接上线。最初它呈现的形象只是个电商导购站,主要内容是“新奇酷”产品的分享和导购。

2012年底,李笑来就找到Knew One现在的CTO李路讨论过一起做点什么,起初他们想到做一个创客的DIY网站,但是纯粹的DIY网站赚不到什么钱。他们后来认为,既然只是想给大家推荐点新东西,那一开始不如就做个电商导购吧。已经创业两次的李路决定自己“in”,负责网站的构架;而平时没事就爱扔给李笑来新玩意淘宝链接的“土豪”沙昕哲也加入了团队,任CEO负责产品选择。

网站做出来之后,李笑来在程序员聚集的ruby-china、v2ex和微博上提了一下,这个简陋的网站第二天就在Alexa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上升蓝线,这意味着Knew One进入了全球网站排名前10万以内。

 

李笑来认为,这是一次精益创业(Lean Startup)。这种创业方式的核心就是首先投入极简产品,之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馈进行迭代改进。所以,Knew One的最初版本非常简陋,没有注册系统,也没有购物车—全部使用第三方工具和数据,比如淘宝。而Knew One的后台客服系统用的是硅谷公司Olark的服务。当用户点到某个产品,就可以看到是谁在回复你,是沙昕哲还是李路。而应该选些什么上线,李笑来给沙昕哲的标准只有一个:“500块钱以上的非必需品”。李笑来觉得,创意产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而能拿500块钱买非必需品的,是Knew One看中的有消费能力的目标用户。

沙昕哲找到的第一款产品是Jawbone Up手环。他们采购了一批货,存在海淀区的一个小仓库里,自己去定制包装盒。当时,他们也考虑过要不要做支付系统,不过最终还是开了个淘宝店—后来沙昕哲和李笑来才发现,淘宝的后台系统用于统计数据非常好用,真的并不需要自己来编写,完全可以借助成熟系统的力量来解决创业问题。

Knew One上线之后,因为选品和用户定位准确,所以一直都有稳定的现金流,也有投资找上门来。投资人希望这个电商网站越做越大,也希望李笑来能够全职投入进来。而对于“多任务操作系统”李笑来来说,他这辈子“不可能全职只做某一件事”—正在纠结之时,2月28日,比特币突然开始涨价,涨到历史高点22美元,到了4月1日甚至到了100美元,作为中国持有比特币数量最多的人,李笑来忽然意识到,这些虚拟的货币不再是实验品,他现在“有钱了”。于是,他终止了所有投资意向谈判。

而拒绝第一轮投资的另外一个理由,则是投资人们都没看出来Knew One的真实意图:它并不只想做电商,它要做的是中国的KickStarter,成为一个创客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台。拒绝了投资之后,李笑来让出了大部分股份,和沙昕哲转了中国各地的创客空间,4月又在深圳参加了创客们的“智慧节”。之后他们得出结论:要做中国的Kickstarter,必须要去深圳。智慧节过后,李路就留下了,在深圳看了房子,选好了办公室。沙昕哲也在4月底来了,Knew One从深圳重新开始。

虽然打算做众筹,但是沙昕哲并不想完全复制Kickstarter。在他看来,中国的消费者没有这个耐心为一个产品等半年,创客面对的环境也很不成熟。沙昕哲说:“一开始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挺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太小了很难完成。”幸好沙昕哲和李路找到了几家公司合作,比如设计公司Emie提供工业设计上的支持,而开源硬件公司Seeed Studio愿意提供工业生产上的帮助。

Knew One众筹模式做的第一个东西是“新我”智能手环,这是一款通过智能手环和数据分析技术监控用户身体状况的新玩意。而研发这款产品的创客高磊所做的,就是把“新我”放到Knew One这个平台上,招募内测用户。“新我”的第一版只卖200块,没有外壳,高磊想要的只是快速的反馈,比如有没有什么Bug,功能能不能实现。第一版新我Alpha是手工做的,第二版Beta开始投入生产线制作,第二版可能就会涨价,比如400块。但是,买了第一版的用户就能免费拿到beta版,而当第三版出成品了,卖到600元的时候也能拿到第三版,相当于买了第一个,却有了三个。在Knew One上有“新我”的时间线,从初期的想法一直到期间不断开发的过程全部都发上来,也会有用户想参加这个研发的过程,Knew One就开放一个小组给用户去反馈。

现在“新我”的第一批产品还没有发货,但50个预订都订完了,创业公司有了1万元的收入。这种不断更新的方法以前只在软件上用,现在Knew One用这种方式完善了创业团队的硬件产品。沙昕哲认为,Knew One就是要给硬件团队、创客们提供这样的渠道—他们通常都需要销售渠道,也需要测试,那就一起放上平台。

合作伙伴Seeed愿意帮Knew One和高磊做柔性代工,比如第一批的100个,其他工厂是不做这个东西的。沙昕哲希望,未来Knew One上的产品都能有这种合作伙伴,Knew One负责提供流量,而生产能够走向流程化。而“新我”就是第一次试验,来试这个流程是否走得通,合作意向上有没有问题。而赚钱,一两件产品并不能给Knew One太多收入。沙昕哲希望鼓励创客把东西做出来,如果Knew One上一年能做100件不错的产品出来,而其中有一两件爆发,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爱好各种新奇事物的沙昕哲自己看好这件事的未来,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我相信中国有能力做出一些东西,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然后销往全球。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工厂要做高品质的东西,设计师别再做一些烂设计,为此我们需要找到一批愿意为这些设计和质量掏钱的用户。”

Knew One的注册用户只有不到7000人,但消费能力很强,而且转化率很高,根据淘宝后台的统计,达到了30%。2013年年初,李笑来要给员工们定一些号称“人类史上最健康舒适的工作座椅”的Herman Miller Aeron椅子,代理商官方售价1.3万元一把,但是一次性购买30把以上可以打折。于是,李笑来和沙昕哲就在Knew One上说,大家愿不愿意组团定这把椅子。一个周末过去,网上已经有了21把的订单,加上自用的部分很轻松就突破了30把。李笑来发现,在Knew One上卖东西其实很简单,当然你要告诉用户,为什么这把椅子值这么多钱,比如说它设计了12年,同时有12年保修。

Knew One没花过钱做推广,它的用户就是从程序员网站和微博上看到的那批粉丝,以及之后不断积累起来的相同气质的年轻人。他们有消费能力,爱新鲜事物,“愿意花500元以上的闲钱买创意产品”,而根据数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客单价是1000元。沙昕哲分析,他们的用户群每100万人里大概只有50个,所以“与其花钱做无谓地推广,不如花钱养团队”。

李笑来并不认为Knew One面对的客户过于小众,他觉得Knew One每月百万的流水可以用来验证“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的谬误。大家一直不敢把东西做好,认为贵的东西没人买,可是Knew One希望证明,在意生活质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消费能力在上涨。即使非要说是小众,李笑来也不怕,因为“中国的小众就不是小众”,只拿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来说,近8000万人口里若有10%的高消费群体,这就不是一个小市场。

所以,Knew One也在做各种努力为这批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不断地更新网站的形式。后期Knew One开始允许用户提交产品。现在的Knew One产品筛选有三层的过滤,第一层是用户的提交,第二层是其他用户的评论和反馈,而第三层是沙昕哲的过滤,沙昕哲的标准只有两条,一定要漂亮和质量一定要好。

现在Knew One团队共有7个人,李笑来已经由最大的股东变成了最小的股东,其实更像一个天使的角色。他在Knew One有一票否决权,但是按沙昕哲的说法,“他到现在还没否定过什么”,他奠定了Knew one的格调,然后就看着它一路跑下去,偶尔也掌控一下方向。7月份,Knew one接受了创新工场的投资。

而李笑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其中一件就是比特币。这个“中国拥有最多比特币”的人,在海淀区的中关村公馆里组建了一个比特币的团队,他们都和多线程工作的李笑来一样,同时埋头负责着各种不同的项目,比特币钱包、交易所……来开拓这个“金融的原始社会”。而李笑来正在进行的另一个项目是教师专用的在线教育平台KnewClass,为老师们免费提供课程平台。

英语老师、比特币玩家、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李笑来评价自己多线程的工作状态其实“我就是个销售。”大学从会计专业毕业后,李笑来曾经在沈阳三好街做过电脑硬件销售。他不觉得之后去新东方做英语老师是“转行”,对他来说这也是销售,“卖英语课就是卖梦”,他在课堂上讲笑话非常少,因为付费群体是学生,要做的是怎么更好的把知识卖出去。而当初写那本《把时间当作朋友》,兜售一个与大家的人生观念截然相反的观念,“你不可能掌控时间,你只能把时间当作朋友”,也是一种销售。

李笑来说,“如果有一天我去拍电影,也别奇怪。”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也只是这个在博客的自我简介上挂着“A Lifelong Learner”的多面手跳到另一个领域,去做他最擅长的销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