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孕期胎儿唇与腭的显示方法与正常声像图表现

 一个文氓 2016-12-21




自1981年Christ 等首次报道产前超声诊断两例胎儿唇腭裂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1],在这30余年里,唇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三级中心。但文献报道的检出率波动范围较大,部分还处于较低水平,如唇/腭裂、单纯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分别为9%~100%[2-3]、0%~22%[4-5],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笔者通过多年来产后水盆模拟羊膜腔实验、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唇腭部,总结了一系列胎儿唇腭部超声检查方法及检查切面,胎儿唇腭部的显示率及唇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出率都较满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6-10],现将这些方法、切面介绍如下:




该方法主要采用相互垂直的冠状切面、矢状切面和横切面检查胎儿颜面部。首先将探头置于胎儿面部一侧行胎儿面部系列冠状切面,然后将探头置于面部正前方,从正前方行正中矢状切面后向左或向右行一系列矢状切面,再旋转探头90o行横切面检查,进行颜面部横切面检查时,首先应以双眼横切面为基准切面然后声束平面平行向下移动,行一系列横切面检查,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正交切面上相互印证胎儿颜面部是否存在畸形[9]。


具体切面阐述如下:


(1)冠状切面

①鼻唇冠状切面 鼻唇冠状切面是筛查胎儿唇裂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切面。该切面的获取方法是:孕妇取仰卧位,探头置于孕妇腹部扫查宫内胎儿。在获得丘脑水平横切面后,探头旋转90°进行冠状切面扫查,获得颅内结构的冠状切面,此时声束平面平行向颜面部方向逐步移动至只显示鼻尖、上唇、下唇、下巴时即可获取鼻唇冠状切面,在该平面上声束往背侧稍移动即可能显示两侧嘴角。对于熟练的超声医师来说,在判断胎位及面部方位后,可直接获取鼻唇冠状切面。标准鼻唇冠状切面要求清楚显示鼻尖、双侧鼻翼、双侧鼻孔、鼻柱、上唇皮肤与唇红、人中、颏部(图1)。在这个切面上,可以较好地观察胎儿上唇皮肤连续性,中孕期18-28周系统胎儿检查时鼻、唇的显示率可达100%[7]。但是,单纯鼻唇切面在判断是否存在Ⅱ度以上唇裂时,有不少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病例,比如脐带压迫唇、胎手遮压唇、子宫壁或胎盘或胎提压迫唇部使唇受压变形、人中深、羊水过少等,均可导致唇裂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常规鼻唇冠状切面只能作为筛查切面,要确诊唇裂,还需其他切面如横切面、矢状切面等。



图1 鼻唇冠状切面图

A.扫查示意图

B.产前超声鼻唇冠状切面图

C.鼻唇冠状切面示意图

LJ.下颌;

LL.下唇;

UL.上唇;

N.鼻;

P.人中


②面额冠状切面

在显示鼻唇冠状切面后,声束平面略向后移即可获得此切面,标准的面额切面应显示前额、面颊、眼睑及眼裂、下巴及两侧上颌骨额突(图2)。正常情况下,如无受到体、宫壁或胎盘的挤压,在此切面上双侧脸颊应对称,且脸颊回声平滑,两侧上颌骨额突对称,睑裂、口裂大小适中,下巴回声可见,下巴与脸颊外缘回声线连续平滑。通过此切面可获得胎儿面部正面轮廓及整体观,极具“三维”效果。



图2 面额冠状切面

A.扫查示意图

B.产前超声面额冠状切面图

C.面额冠状切面示意图

 

(2)横切面

颜面部横切面有双眼水平横切面、鼻尖水平横切面、上牙槽水平横切面、下牙槽水平横切面。进行面部横切面时扫查时,探头应尽可能移向胎儿面部正前方,让声束从眼前方垂直进入,以获得双眼球横切面。以双眼水平横切面作为基础切面,声束平面平行向下颌方向移动,即可依次获得鼻尖水平横切面、上牙槽水平横切面、下牙槽水平横切面(图3)。



图3 胎儿面部系列横切面扫查模式图

A.声束平面经过双眼

B.声束平面经过鼻尖

C.声束平面经过上牙槽突

D.声束平面经过下牙槽突


①双眼水平横切面

双眼水平横切面判断标准:胎儿双侧眼球及晶体同时显示、且双侧眼球大小相等、晶体大小相似(图4A、B),同时,显示眼眶骨性强回声。当声束从面部正前方进入时,可显示两块鼻骨横切面及鼻骨外侧上颌骨额突横切面强回声。因此,当怀疑鼻骨缺失时,应尽可能让声束从胎儿面部正前方进入获取双眼水平横切面。


②鼻尖水平横切面

鼻尖水平横切面显示双侧鼻翼对称、两个鼻孔、鼻孔底部连续性完整(图4C、D)。


③上牙槽水平横切面

上牙槽水平横切面上可显示上牙槽骨内的低回声乳牙,产前超声可辩认的乳牙主要为4个乳切牙和2个乳尖牙,乳切牙和乳尖牙交界线代表原发腭与继发腭的融合线(图4E、F)。


④下牙槽水平横切面

可显示下牙槽骨内低回声乳牙及下颌皮肤,牙槽骨表面呈弧形强回声,内部为排列整齐的低回声乳牙,左右对称(图4G、H)。



图4 颜面部横切面

A及B:眼球水平横切面

C及D:鼻尖水平横切面及示意图

E及F:上牙槽水平横切面及示意图

G及H:下牙槽水平横切面及示意图

E,眼球;

NB,鼻骨 ;

N.鼻子;

ST.上牙槽;

P.人中;

UL.上唇;

LL.下唇;

M.下颌骨


①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在显示面部的横切面后,声束尽可能从胎儿面部正前方进入,此时将探头旋转90°后可显示胎儿面部正中矢状切面。该切面可显示胎儿面部侧面轮廓线,该轮廓线起伏有序,由突的额、鼻尖、上唇、下唇、下巴及凹的鼻根、鼻底、口裂组成。标准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的判断标准:侧面轮廓线起伏有序,鼻骨与额骨相连接,下颌骨仅为圆点状强回声,鼻尖显示的同时只显示鼻柱,而不能显示鼻孔,同时显示额部而非眼眶回声(图5)。



图5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图

A.扫查示意图

B.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产前超声图

C.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示意图

N.鼻;UL.上唇;LL.下唇;HP.硬腭;SP.软腭;T.舌;NB.鼻骨

 

②旁正中矢状切面

旁正中矢状切面是在正中矢状切面的基础上,声束平面向左或右平行移动获得。该切面上可显示胎儿额部及额骨、眼眶、眼球、晶体、颧骨、面颊、上颌骨、下颌骨等结构(图6)



图6颜面部旁正中矢状切面图

A.扫查示意图,B.颜面部旁正中矢状切面产前超声图,C.颜面部旁正中矢状切面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上述常规切面上难以显示并观察继发腭,主要是因为前方的牙槽突声影的遮挡。但笔者通过设计系列特殊切面避免了牙槽骨声影的影响,可较好地显示腭回声[10]。


这些特殊切面主要是通过经颌下三角、下颌及下唇、梨状孔、面颊探查,声束通过口底软组织或下唇或鼻背或面颊这些软组织达腭,进而避开牙槽骨声影影响显示腭的直接声像。


但这些特殊切面的获得,对胎儿体位要求较高,如果胎儿体位达不到要求,在宫内获得这些切面较困难。


(1)经颌下三角冠状扫查

通过对引产胎儿尸体水盆模拟羊膜腔检查发现探头置于颌下三角,声束指向头顶部,声束经颌下三角、舌、口腔而达腭,中间避免了牙槽骨声影影响,从而获得清晰的硬腭与软腭冠状及矢状切面(图7)。但产前超声检查获取经颌下三角切面需在胎儿头部处于过度仰伸位时,才能较好获取,因此产前常规超声筛查时此切面显示率不高。



图7 引产胎儿尸体超声经颌下三角硬腭冠状切面图

A.扫查示意图

B.硬腭冠状切面,(硬腭后份,相当于腭骨水平部)

C.硬腭冠状切面(硬腭前份,相当于上颌骨腭突部分)

T.舌;P.硬腭


(2)经下唇或下颌斜矢状和斜冠状面扫查

通过对引产胎儿尸体水盆模拟羊膜腔检查发现在胎儿仰卧位时,声束可经胎儿下唇或下颌斜向后上扫描(图8),声束经口裂指向胎儿后枕部,也避免了牙槽骨声影的影响,亦可显示硬腭及软腭的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图9)。产前超声检查时,胎儿面部朝向孕妇腹前壁时,可用该法获取硬腭及软腭的矢状与冠状切面来评价硬腭及软腭的连续性。



图8 经下唇或下颌扫查示意图

A.经下唇或下颌斜矢状切面扫查;

B.经下唇或下颌斜冠状切面扫查

 

 
图9经下唇或下颌腭斜冠状切面及示意图

A、B:硬腭前份斜冠状切面及示意图。

C、D:硬腭后份斜冠状切面及示意图。

E、F:软腭斜冠状切面及示意图。

ST.牙槽骨;SM.上颌骨;HP.硬腭;LM.下颌; NC.鼻腔;SP.软腭;CH,鼻后孔

 

(3)经梨状孔扫查

在获取双眼水平横切面后,声束平面向胎儿尾侧偏转,经梨状孔斜向后下方扫查,亦可显示胎儿硬腭斜冠状切面。正常情况下,梨状孔底边为腭强回声,后方为腭强回声声影遮挡不能显示口腔内舌的回声(图10)。



图10 经犁状孔斜冠状切面

A.经犁状孔斜冠状切面扫查示意图

B.经犁状孔斜冠状切面扫查产前超声图

C. 经犁状孔斜冠状切面示意图

AP.梨状孔;SM.上颌骨;HP.硬腭

 

(4)经面颊斜横切面扫查

声束平面从一侧面颊部入射,声束经上下牙槽间斜向上方扫查鼻中隔与上腭,正常情况下,由于鼻中隔与硬腭之间融合无超声反射界面,因此不能在此切面上显示鼻中隔强回声,如果在此切面上显示了鼻中隔回声,则提示异常。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设备的发展与进步,三维超声目前已成为胎儿面部检查的一个重要方法,用于胎儿面部检查的三维超声主要为表面重建成像、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等。


三维超声表面重建成像在我国于20世纪末兴起,最初是应用于产科,以观察胎儿体表结构。其最成功之处是应用是观察胎儿颜面部,能直观显示胎儿颜面部的三维立体图像,增强超声检查者、孕妇对胎儿颜面部异常的识别能力,也有研究提出利用此技术可增进母胎感情。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在提供逼真立体图像的前提下,也能提高超声检查者对胎儿体表形态畸形的识别能力[11]。蔡爱露等[12]报道的4例唇/腭裂,二维及三维超声表面重建成像均能诊断。然而三维超声重建时间长,不适用于常规筛查,且利用该法颜面部的显示率也不能达到100%,邱洁等的报道也只有81.4%[13]。随后发展的三维动态成像解决了三维静态表面成像重建时间长的缺点,还能观察颜面部表情及行为,但显示率不能得到改善,特别是在羊水过少、枕前位、胎盘、宫壁及胎儿肢体紧贴颜面部、面部前方脐带等干扰的条件下。


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可以对获取的三维容积数据进行任意方向的等距离的断层显像,快捷得到等距系列矢状切面、横切面、冠状切面图像。检查唇腭部时,取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为基准切面获取三维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先选定眼球横切面为标准切面,旋转X、Y、Z轴至双侧眼球对称,然后以此切面为基准切面对三个切面分别成像,可获取唇腭部系列横切面、矢状切面、冠状切面的图像,以较完整评估唇、腭部情况。该成像方式较二维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腭的显示率,提高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并能较清楚显示腭裂的范围、深度,是目前诊断腭裂的较佳检查方法。据李延等[14]报道利用该法继发腭冠状面及轴平面图像的显示率可高达90%(18/20),10例唇腭裂胎儿通过冠状面及轴平面均能显示腭裂部位、范围及其延伸深度。然而,这种成像技术也受采集容积数据质量影响。胎动、孕周、羊水、胎位等是常见的影响因素。


综上,二维超声检查是目前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唇腭部的常规方法,二维超声检查胎儿唇腭部的常规切面有冠状切面、矢状切面、横切面,特殊切面在评价腭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