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质还是要量,根本就是伪命题

 成LZC 2016-12-21


【前言】

如果工作和生活中,有质与量的纠结,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借鉴思路。

 

前段时间看别的公众号文章,好几个新开的自媒体号,不约而同地表示,不少人跟他们建议,不要日更,要注重文章的质,并列举了好几个专业作家的话语或例子,论证日更必然没有质。好的作家在写完一篇文章后,会反复修改,并在隔几日后再品读几遍,确定隔几日自己还愿意读后,才会发出。

 

所以,很多作者纠结了,琢磨是不是应该向这些专业作家看齐。


 

看完,我有点无语。

 

公众号嘛,本来就是一堆有想法的草根,急切地想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坚持将自己所思所想文字化留存的过程。

 

作为草根写手,我们根本缺乏专业化的训练,文字本就生疏。很多时候,把自己的感受和认知精准、无歧意地表达出来都需要花很长时间。

 

大家之所以喜欢看公众号的文章,不也不太在乎文字是否优美,而是看看人们最原始、最粗放的思想吗?也许粗糙,也许不美,也许是老牛破车拉出的新娘子,但是胜在鲜活,这不也很有趣吗?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二十郎当岁时,我认识一个作家,叫东海龙女。

 

东海龙女坚持写作十余年,出书四本,获过银河奖,也进了湖北省作家协会,近年从她的家乡宜昌去到我的家乡重庆工作,当一所大学的写作老师。但其实,她只是业余作家,她原来是公司高管,工作非常繁忙,只能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看书、写字。但每晚上到家不管有多晚,也不管有没有思路,她逼迫自己必须写上3000字,翻书10几页。

 

刚开始在晋江开栏目写《海国遗梦》时,也几乎是日更。至少是当晚编写完毕,次日在网上更新的频率。要求只是文从句顺,确实清楚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她用这种方式,磨练着自己的文笔、思路和架构。

 

作为她的第一批读者,我们没觉得这样的量就没有价值,我们注重的是她的内容而非文字。而且,她每日3000字的硬标准,确实使她思路越来越通畅,文笔越来越清丽,结构也越来越严谨,让我们读者体验也越来越好。

 

如果她当时,按照上述公众号作者思考的,打着精益求精旗号,执着反复修改其中一篇两篇一月半月,不逼着自己有没有灵感都硬着头皮往下写的坚持,我琢磨着,她怎么也不会在短短的5年内就出书三本(后一本是后面出的),并问鼎银河奖。

 

很多时候,质与量本来就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承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突破?


 

做原创公众号,很多作者是有情怀的,比如我自己,写的东西,都是这些天对人对事的感慨,也希望快速地与读者分享,哪怕阅读量不足1000,哪怕点赞数只有10个,但是这真的就是我这时候的观点和想法,也是我想捧出来给大家献的宝。

 

如果我们确实很有经验,文字已到达集结成册,铅字印刷的水平。我承认,短期写成的文章,无论文字、结构和思想都有待雕琢之处。

 

但是,这是基于已经有一定数量积累基础之上的质。

 

要是,在一件事初始时,做的人没有反复的尝试与琢磨,没有量的积累,就期待质的飞跃,那我能够以切身经验,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件事,几乎没有做下去的可能。

 

在一无所有之季,要量,还是要质,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