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辨治汇讲第二讲(下)

 杉木轩 2016-12-21

3.1.4 湿温 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新感温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致病,初起见恶寒发热, 身热不扬, 身重脘痞,舌苔白腻, 脉濡等临床表现,以脾胃为病变中心部位,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病程长,缠绵难愈。如现代医学中的伤寒、副伤寒及其它沙门菌属感染的疾病钩端螺旋体病急性期血吸虫病等。

3.1.5 秋燥(温燥) 发生于秋季的新感温病。因感受燥热邪气而致病, 初起先见肺卫表证, 并有燥伤肺津之特点, 进而可伤及胃肠津液, 一般病势轻浅, 病程短而易于痊愈如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3.1.6 伏署 发生于秋、冬季节的伏气温病.因其初起即见暑湿病的临床表现, 与秋、冬季节的主气不相符,古人认为是夏季的暑湿邪气内伏,至秋、冬季节由时令之邪所诱发, 故称之为“ 伏暑” 。本病初起多见表里同病(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进而发展为暑湿或暑热诸证, 每多深入营血, 导致窍闭神昏之重证,起病集聚,病势深重且缠绵难愈。如现代医学中发于秋、冬季节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

3.1.7 冬温 发生于冬季的新感温病。因冬季气候反常, 应寒反温, 人体感受风热邪气而致病,其病变及证治与风温同。

3.1.8温毒 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的, 具有传染性的新感温病。除一般温病见证外,又有局部红、肿、热、痛, 甚或溃烂的特点。温毒是一类温病的总称,它包括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颜面丹毒)、烂喉丹痧(猩红热)等病。

3.1.9温疫 因感受疠气之邪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新感温病。温疫是一类温病的总称,它包括传染性极强,造成大流行的重型流感、疟疾、霍乱、鼠疫等。

除上述病名外,温病的其它病名亦很多,如疟疾黄疸、痢疾等,此不一一列举。

关于温病的病名,历代温病学家的说法不尽相同,对每一个病名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因而就难免有一病数名(如伏暑,又名晚发、秋温、冬温),或名同而病异(如冬温,既指发于冬季的风温病;又有人指冬季而发的伏暑病)的混乱现象。应该说,温病的每个病名,一般能涵盖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作用,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作为温病的一种分类方法,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总起来看,病名分类这种分类法,没能更好地突出“证”,即证候的概念。温病虽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但从病变性质来看,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依此归类,则对温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更具指导意义。因此,本讲座仅将温病的病名作一概括介绍,而其辨治方法,则按温热病与湿热病分类。

3.2按发病类型分类 即根据温病有感而即发,初起先见表证者;有邪气伏而后发,初起即见以里热证为主者这种临床特征,而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这种分类方法,旨在说明温病初起的发病类型,“证候”的概念亦不够突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虽初起发病类型不同,究其病变性质,亦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

将按发病类型分类与按病名分类这两种分类方法联系起来看,属新感温病的有风温、暑温、湿温、秋燥(温燥)、冬温、温毒、温疫等;属伏气温病的有春温、伏暑等。

3.3 按病变性质分类 温病的名称虽多,发病的类型虽有不同,但从其致病因素及其临床表现来看,其病变性质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发病, 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的称为温热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 具有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的称为湿热病。

将按病变性质分类、按病名分类与按发病类型分类三种分类方法联系起来看,属温热病的有风温、春温、暑温(暑热病)、秋燥(温燥)、冬温、温毒、温疫(因温热性病气而致病者)等;属湿热病的有暑温(暑湿病)、湿温、伏暑、温疫(因湿热性病气而致病者)等。现将温病的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归纳为表(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三种分类法中, 以按病变性质分类的方法最能概括温病的全貌,并最能反映出不同温病的性质及临床特点,而且能突出“证候”的概念,便于掌握两类不同性质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执简驭繁地对温病进行辨治。(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