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台湾诗人郑愁予,是那个在三月里的江南打马走过的过客。即使五十年的岁月已经远去,但只要细细聆听,依然能够听到那散落在春风里的马蹄声。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用最自然清丽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江南小巷的深闺图:一位等在闺阁的女子“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草长莺飞的江南三月,她却紧闭门窗,婉拒了春风,谢绝了柳絮,只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听到那青石板上传来的马蹄声响。后来,达达的马蹄声终于由远及近而来,她雀跃地小跑出闺阁,却失落地发现,马背上的人并不是自己要等的那个人…… 《错误》整首诗共九十四个字,读起来却让人怦然心动,回味悠长。在浩瀚的中国现当代诗歌里,总有那么一些诗如炫目的先秦繁星,照亮了曾经未知的前方,时过境迁后,也触碰到我们最柔软的心脏。 戴望舒曾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写下《雨巷》,那个从青砖青瓦的老街、窄窄的小巷走出来的丁香姑娘,无论岁月怎样流逝,给人留下的是永恒的江南小调的清新模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 丁香一样地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才女林徽因在寄居云南的艰苦岁月里,为其子梁从诫写下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抹温暖的四月阳光,在战乱时期,穿过所有的阴霾,照亮了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诗的一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现代诗人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语言平实清新,于缓缓的叙述中让读者看到了《佛经》里那个凄婉哀伤的爱情故事—— 如何, 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岁月会远走,而这片浩瀚的诗歌星空,无论何时抬头仰望,都始终鳞羽茫茫,闪烁着夺目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