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内外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持续走低,最代表实体经济景气度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五十多个月下滑,由于需求点的不断下移,绝大多数行业都呈现出产能、产品过剩,日子不好过,企业被迫裁员,人们的就业岗位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笔者认为要减少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整收入分配、促消费充分挖掘需求潜力、提前布局有前景的大项目和努力寻找新的发展动能最为关键,也是我们在去过剩产能之前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就拿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来说:2015年国内粗钢产量8.05亿吨,而国内加上国外出口需求仅6.7亿吨,产品过剩20%,产能利用率不到70%,如果不挖掘需求潜力,单纯地去除20%过剩产能、近百万从业人员的分流安置对经济的影响较大,地方政府的工作也很难做。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汽车、工程机械、建筑和造船等,目前汽车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建筑和造船虽需求严重下滑但仍有些增长潜力可挖,我们不能放弃增量。要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率仅55%,与欧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差距较大(英国已达89.3%;德国达86.7%),7.5亿城镇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也仅40平方,离人均住房面积接近90平方的美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要发展,要将人均GDP往3万、4万美金上赶,仍有大量的房子要盖,建筑用钢量的需求仍很大,关键是国家要认准方向,大力推出鼓励居民住房升级消费的政策,光想着收房产税、割肉、去产能是很凄惨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据测算,国家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发展目标是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落户,按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计算就需要增量房40亿平方米,也到2025年国家旧城改造、占比20%的低标准老旧小区当作新的棚户区进行拆迁,一拆一补需增量房60亿平方米。其实中国还没有哪个行业能够代替房地产业能拉动中国经济的GDP上大的台阶,中国要继续发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把居民住房升级消费的文章做足、做透,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让城市中的30%中高收入阶层都陆续住上双拼、联排别墅,有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改善性住房、旅游度假房,70%的普通老百姓都能住上150平方左右的公寓房(层高3.2米、有个带环绕音响的30平方大客厅、有个双卫、书房、健身房、储藏间与美国带花园的独家院落比真不是太奢侈的奋斗目标),平均住房面积60平方,这样计算下来中国城镇的住房面积增量还有170亿平方米的缺口,三者相加达到了270亿平方米,如果二十年内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西方发达国家80%城镇人口的标准(届时静态计算城镇人口将达到11.2亿)又要解决2.7亿人口的住房,按人均60平方算又有162亿平方的新增住房要建设,如果这些增量房在今后的20年发展中去逐步解决,平均每年新建住房21.6亿平方米,毛算住宅建筑用钢量为1.6亿吨,而居民的住房是先导消费,有了住房后又要通道路、接水管、供煤气,建商业配套,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用很多钢材,有了房再买车也要消化很多钢材,在充分挖掘国内、国外钢材的需求潜力并做出量化分析后再忙着去过剩产能也不迟。说到造船用钢材,一艘大游轮要耗掉三、四万吨钢,为什么中国人不搞自己的邮轮游,要让大家爬上外国人的“歌诗达游轮”、“皇家加勒比游轮”去游世界呢?中国的海岸线近万公里,又有长江、黄河和众多的湖泊,我们应当使用我们的钢材多造属于自己的游轮,带着几亿老人游大连、游青岛、游上海、游深圳、游三亚、游南沙、游我们的香港和澳门,既拉动了内需消费又部分化解了钢铁过剩产能,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经济往下走,促销费和挖潜力是关键,否则无数个曹德旺都会因为盈利难、税负高而转移战场,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5%的民企没有投资信心了,中国经济将会很麻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