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好?不,等于毁灭!

 若水情 2016-12-21

文 | 胡慎之    图片 | 来自网络

经常看我文章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会背这句话了:孩子三岁以内,妈妈很重要。

爸爸做什么呢?

爸爸的作用就是支持妈妈。

如果妈妈想要丈夫像你一样去照顾孩子,可能性不大。但是妈妈可以把爸爸变成支持你的人。

有些妈妈做得很好,当自己想做别的事情时就请老公过来抱一下孩子。她能理解老公对待孩子的热情和耐心估计只有15分钟,15分钟后,妈妈就把孩子抱过来。

有些妈妈认为老公应该跟我一样,我怎样对待孩子,为孩子操了多少心,他也应该付出同样多。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要求越高,抱怨越多。长久以往,老公在妈妈眼里便成了一个与自己对立,不支持自己,甚至让自己心力憔悴的人。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她还要花很多的心思跟老公斗争。

妈妈忽略了男女的社会分工和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不同等问题,妈妈强逼丈夫做的和我一样多,容易使本来很有效的支持资源失效。

如果老公和老人没有帮忙,妈妈还有其他的支持资源吗?

答案是肯定的,支持资源有很多,比如,同一小区的妈妈可以经常带孩子聚会。有的孩子出生两个月后就经常跟妈妈一起游泳,玩耍,做很多事。有时,妈妈也可以请其他信得过的妈妈帮忙照看一下。

我觉得支持性的资源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理上的支持。

妈妈出去听听课,看看书,多学习也可以起到心理上的支持作用。

01

焦虑的妈妈如何转型成一位好妈妈,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1.妈妈的性格。

假设我们要装修一栋房子,要做的是,

首先,把房子里的东西清理干净。

其次,把房子的一些结构打掉,规划一个新的结构。

最后,砌墙,弄好框架,添置新的物品。

我们内心也一样,想要转型,前提是我们必须看看自己哪里需要改变?内心的这栋房子是如何成型的?

一个人是怎样的?从他的父母那便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我们现在的一些性格特征更多的来自于童年被爸妈对待的方式。

例如,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未来的婚姻稳定性不高;家庭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孩子未来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太强。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曾在监狱里做过一项关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激情杀人者,包括激情伤害他人者,在幼时都有被家庭成员虐打的经历。

很多父母打着教育孩子的幌子,虐打孩子,当孩子无法承受时,便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再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我”。等他长大后,拥有了力量,别人瞪他一眼,都被他认为是挑衅,然后马上攻击别人。而且他对自尊的伤害性体验特别敏感。

在生活中,他一直在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被别人伤害的机会,因为他必须保护自己。

所以,那些激情杀人狂会认为自己杀害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正如他孩提被爸妈虐打时发的愿。

一个人想改变,必须先看到自己童年时的模式,看到自己和妈妈的关系。

怎样看?

第一,看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性格如何?

第二,她是焦虑的妈妈?悲伤的妈妈?抱怨的妈妈?

第三,你看到她的时候有无力感吗?2. 与妈妈的认同(不认同也是认同,认同了对立面)

有一个个案说:“我不敢开心。当我走进家里,每天看到妈妈那张阴沉的,面无表情的脸时,虽然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我特别害怕。我怕妈妈看不得我开心,我不敢开心,做事情也变得小心翼翼。有时小心翼翼也没有用,妈妈还会跟我抱怨一些事情,我只能听,不能跟别的小伙伴们玩。如果我不听,我就觉得我妈妈可能明天会死掉,我必须保护她。”

因此,他跟妈妈之间产生了一种黏连(黏连就是搅在一起的意思),但情感上是隔离的。

后来,他成了一个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甚至连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他已经把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完全隔离掉了。

由此可以看出,子女对妈妈表面上的认同,也暗含着很多的不认同。

有个妈妈趁孩子熟睡的时候,偷偷地带幼小的弟弟到国外跟丈夫生活在一起,把5岁的她扔给爷爷奶奶带。

这件事带给了她剧痛,她不认同妈妈的方式,立志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妈妈。

她心里不一样的妈妈其实就是现实中自己妈妈的对立面,说白了,这个“不一样的妈妈”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这有点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的那个经典场景:小女孩又饿又冻,生命岌岌可危,这时,她幻想着烧鹅,暖炉,奶奶的微笑统统向她飞过来。

最终,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离开了,想象不是现实,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想象出来的“好妈妈”也是虚幻。

小时候,我爸经常揍我,隔壁阿呆的爸爸很好,我总幻想着如果阿呆爸爸是我爸爸多好。

实际上,我对阿呆爸爸真正的性格,脾气,秉性等都不知晓,似乎知不知道也不重要。他的功能只是帮我完成我的想象而已。

不认同父母的某些行为也是一种认同。

就像前面的案例一样,她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不完美的,所以,她决心做一个完美的妈妈。

完美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她没有经验,不专业,只能凭借想象来做。她一味地想成为一位自己认为的好妈妈,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实际上,母女二人如出一辙。

不认同也是一种认同,只不过长大后结婚生子的女儿认同了妈妈的对立面,以为不完美妈妈的对立面就一定是完美的。哪知殊途同归,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两者都深深地忽略了孩子自身最重要的存在。3. 你的幼年状态是怎样的?你和妈妈的关系是怎样的?你如何理解这样的关系?

妈妈们都在尽职扮演好妈妈的角色,但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感受。

作为妈妈,你的幼年状态是怎样的?你和妈妈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这种关系?这是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也许你会抱怨世界上的谎言太多,人与人之间不够真诚,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

也许答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模式取决于每一个人幼年时被对待的方式,我们一开始就生活在谎言里,或者从小被对待的方式不真诚。

我经常看到很多妈妈对待自己家的孩子用骗的方式。

比如,孩子想跟妈妈玩,妈妈没时间,连哄带骗对孩子说:“等妈妈忙完一会儿就陪你。”过了一会儿,妈妈似乎忘了这件事,但孩子当真了,记得。

孩子再一次邀请妈妈玩时,得不到妈妈的“对不起”和陪伴,反而被指责了,“你怎么这么多要求,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还对我有那么多要求,你这孩子太不懂事了。”

奇葩的妈妈瞬间将自己的无力逆转为孩子的不是了,孩子要的只是妈妈一个能兑现的承诺。

当然,妈妈自身可能在幼年的时候也被如此对待了,谎言模式复制给了孩子。

如何理解自己和妈妈的关系非常重要。

每当妈妈来找我,觉得她的孩子出问题时。我首先处理的是这个妈妈和她妈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她才能更恰当的对待孩子,做一个真实的,恰到好处的妈妈。如若不然,便如前文所述,孩子长大后,要么复制她妈妈对待她的方式,要么使用想象中妈妈对孩子的方式。4. 你期待的好妈妈是怎样的?

可能你现在正在扮演你小时候想象的好妈妈。

在扮演的过程中,你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责怪自己,“我做的不够好”,更多时候会把责怪延伸到身边的人,“孩子为什么那么麻烦,让我好辛苦。”

其实,孩子不需要你去扮演一个你认为的好妈妈,是你自己想去扮演这个角色,导致自己心力交瘁。

很多妈妈非常认同自己对于好妈妈的理解和做法,陷入困惑中,无力挣脱。

02

妈妈们所想象出来的好妈妈,正是受到了童年经历的影响。1. 完美的妈妈和完美的孩子。

一位妈妈说:“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和糟糕。每当我越想成为一个完美的自己时,现实的反馈就越糟糕。越糟糕就越想做好,可是又做不好,就会越心急,如此这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妈妈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这个不够好的评定标准是跟想象中的自己比的。

也就是说,并不是你做的不够好,只是你没有想象中做的那样好罢了。

以前,有个穷人,没见过富人的生活,在她的想象中,富人喝豆浆是喝一碗倒一碗。

等到她某天真的有钱了,喝豆浆时,喝一碗倒一碗,别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答道:“因为我是富人,富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穷人想象出来的穷人,跟妈妈想象出来的好妈妈如出一辙。

其实,妈妈能否按照自己想象中的“好妈妈”教养孩子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妈妈会认为,如果自己做不到想象中的好妈妈就不配做妈妈,会自责。

这种自责来自于幼时“我妈妈经常处在悲伤和焦虑中,我没有办法去帮她解决这些问题,不能让妈妈开心起来,我有责任”的无力体验。

孩子爱妈妈是天然的,以前小的时候没有让妈妈开心起来,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会责怪自己。

这很恐怖,有这种经历的妈妈在做了妈妈后,又会复制这样的模式给自己的孩子。她会认为自己做不好妈妈,很自责,对孩子心怀愧疚。为了不让自己感到自责与愧疚,妈妈便希望在自己没有能力陪伴的情况下,孩子也成长得很好。若成长不好她又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可是依旧承担不了,于是更加自责,焦虑,恶性循环。

要解开这个缠绕不清的毛线球,核心就是找到源头。

源头就是一开始你要扮演的那个好妈妈,你是否真的能做到,而且你为什么要去扮演这个好妈妈?孩子需不需要?

妈妈们扪心自问一下。2.想要挣脱幼年阴影,可能也是在重复幼年的经历。

妈妈们努力想要挣脱幼年的影响,可能也是在重复幼年的经历。

曾经做过一个不被妈妈满足的个案。

她有很多伤害性的体验,待她长大后,出现了有趣的一幕:给女儿买衣服会买两套一模一样的,一套给女儿,另一套给自己。

她说,我就放在那,看到自己拥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很开心,小小的自己也跟着开心。事实是,无论她给自己买了多少件漂亮的衣服都弥补不了幼年时的渴望。

还有一个例子: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非常害怕父亲,觉得自己没办法超越父亲,于是,拼命去做一个听父亲话的人。同时,他也发现了父亲身上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但他敢怒不敢言,把愤怒压抑到心底。

他很矛盾,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周遭的一切。

他把跟父亲的关系,延伸到和上司的关系中,甚至延伸到和他接触过的所有关系里。

对待上司,他小心翼翼,害怕被上司说自己没做好,害怕被上司批评,会因为上司的一句话纠结很长时间。

这个例子很典型,可能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感受,这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俄狄浦斯冲突。

在跟他讨论的时候,我冒出一个“恶毒”的念头,“如果现在让你跟你父亲打架,谁会赢?”

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会赢”,然后笑了,因为他发现自己长大了,不再弱小了。

5岁的他,如同双脚被链条束缚住,无力挣脱,只好带着脚镣跳舞。现在25岁的他,已经不再被束缚,只需轻微用力便可挣脱,但他还是认为那个链条可以困住他。

其实,25岁的他能做很多幼年时做不到的事,可以自在的舞动。

当他理解了这一点时,便跟幼年时被父亲打的,弱小的自己作了一个告别。

挣脱过去的脚镣,我们太过用力。童年的阴影不需要去挣脱,只需去面对。

当我们去面对时,童年的阴影便不复存在。面对像冬日的阳光,阳光一出来,积雪便融化了。

可惜,我们人类有时太有“毅力”,就是不肯面对阴影,不断地重复幼年经历。

为什么我们要去重复,要执着于这种吃力不讨好之事?

因为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修复自己早年的创伤,我们想回到早年的情景中,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它。

这有点像忽然间遭遇撞击失忆的人,亲人唤醒他记忆的方式就是情景重现。

我们对童年阴影也在做这样的事情:那个时候被妈妈骂,被妈妈虐待,我们无力反抗。可我们是有感受的人,我们内心充满悲伤,痛苦和愤怒。等我们成年后,一定会制造某种冲突,激惹妈妈(也可能是爱人,同事等象征性的妈妈)开始骂他,这时他跟妈妈大吵一架并居上风,扭转幼时屈辱局面,怎一个爽字了得!

但事实往往比这更复杂。

当我们成年了,有能力去对抗时,妈妈已经老了,如果我们像幼年时,她骂我们那样去骂她时,我们会感到愧疚。内心很矛盾,很纠结。3. 缺乏稳定的客体认同,缺乏现实检验力。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容易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比如,上文中的小伙子,他对待上司如履薄冰。

他没有检验和反思,上司是否是他爸爸。

上司不是他爸爸,他只是把对爸爸的情绪情感反应投射到了上司身上,他认为上司跟爸爸是一样的,没意识到这只是他幼年时期的一个重复。

有一天,他上司和蔼可亲地和他说话时,他忽然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现实检验?

因为我们缺乏稳定的客体认同。4. 自生自灭的野蛮生长模式,没有规律。

像我70后,以及60后,跟父母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回忆起来的更多的是他们教训我们的画面,真正有爱流动的,感觉满足的的瞬间太少。

有个女性来访者,说到她爸爸时,她回忆起了两个情景:一是爸爸把她抱上床,二是爸爸打她。

这两个情景影响到她现在的成年状态,使得她与男性的关系呈现如下两种模式:

第一,她不知如何与男性保持关系。

她不断地更换依恋对象,谈了很多男朋友,而且恋爱时她觉得和对方最亲近的方式就是上床。

第二,她不信任任何男性,她觉得所有的男性都会离开她。

她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对她缺少关注和陪伴。

后来她凌乱了,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什么。因为我们被爸妈没有规律地对待,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中,就像是自生自灭一样。

但实际上,真实的世界是万物都有规律可循的。

孩子的成长有规律,家庭的和谐运转也有规律。

所以爸爸妈妈们,理清自己很重要,理清自己才可见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