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乡绅大户的“拴马桩石雕”

 rongma 2016-12-22

拴马桩石雕是中国北方独有的汉族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在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 中亮丽的风景线。

澄城拴马桩造型多样,风格独特。桩顶为圆雕造像,其造型样式甚为丰富多彩,还有多角度反映乡村人民生活情态的作品,其中表现人物的类型尤为突出。在人物造型中,以各式各样的骑兽者为数最多。其人物神态生动逼真,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和祥慈善,有的冷峻凶恶,有的沉静安逸。

整个拴马桩以上下等粗的方坯条石錾琢而成,桩头至桩根浑为一体,整个拴马桩气势非凡,直挺挺、硬戳戳,岿然生根,格外坚实有力。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 据统计,全县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全国之首。

1982年以来,省、市文化文物界的领导和专家曾深入实地专门进行考察论证,县人民政府曾先后于1983年11月和1985年6月在陕西省展览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分别作过专题展览,一些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观后赞不绝口,认为澄城拴马桩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石雕艺术的空白。

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12个国家的学者纷纷来访,中央电视台和法国电视台记者专来澄城实地采访,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如此数量多、品位高的拴马桩石雕被专家学者称为是“黄土高原上的华表、地面上的兵马俑、石雕艺术中的奇葩”,是“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艺术学的新的研究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