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值得一看,锂电负极黑斑研究报告

 kwkwt 2016-12-22


我们都遇到过电池在化成或者分容后发现容量偏低的异常,拆解电池后经常会发现负极黑点或者黑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中异常负极可分为三个区域:a.轻微 b正常 c.严重,在正极对应区域没有发现对应的斑点。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上这样的现象呢?

上图分别是分析的区域用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后的极片状态。


黑色核心区域大多数是突起的黑色颗粒,完全没有嵌锂,其他边缘表现不明显。

对黑斑进行XRD分析


首先当电池在3.77V时对这几部分进行XRD分析结果如下:


其中第二张XRD为第一张局部放大。黑色是黑斑区域,黄色代表正常区域,绿色代表边缘轻微区域。


我们发现:黑色部分主要是LiC12,正常部分主要是LiC6和LiC12,边缘部分主要是LiC12。


那4.3V时是什么情况呢?相对来说负极的黑色部分会少一些。


同样的各个部分进行XRD分析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分析结果是黑色部分是LiC6和LiC12的混合,以LiC12为主比例为3.6。

以上这些现象表明黑斑处的石墨可能是部份结构被破坏


对黑斑的内层和外层做分析


以下为制样品步骤:

1.样品是4.3V拆开的负极片,在透明袋子里慢氧化半个月

2.刮下黑点表面黑而松驰的一层,并将粉末洗净,作SEM

3.刮下黑点下面一层,并将粉末洗净,作SEM

4.同时取黑点旁边正常粉末作SEM


分析结果如下:


1.对黑斑表面浮粉的分析


上图是对黑斑处表面浮粉的分析,可以看出出现严重的分层,层状结构暴露,层间距增大和踏陷,黑点表层的颗粒被严重破坏。


破坏机理

PC类电解液对高石墨化的负极,首先,添加剂及PC溶剂的还原反应以形成SEI,接着进行的是溶剂化的锂离子嵌入反应。


由于PC对高石墨化的负极不能形成稳定的SEI.嵌入反应在石墨层间产生的应力大于石墨层间的吸引力,造成石墨的剥离,开裂现象,使PC继续反应,同时颗粒破坏。


2.对里层粉末的分析:


发现没有表层表现的严重,大部分颗粒形貌都是OK的,只是部分有缺陷。


3.对脱落在隔膜上的黑色颗粒分析


4.对正常的区域黑色颗粒分析


5.负极石墨的来料检验分析

发现对应批次材料表面有些许缺陷,而正常的颗粒形貌应该是光滑致密的。


结论


从以上分析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黑斑是由于负极 与电解液的兼容性问题,添加剂PC对负极的破坏。

2.负极被破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石墨重复烧结,过度石墨化引起的形貌缺陷。

所以基于以上的结果,电池厂对供应商来料的分析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黑斑处的颜色比正常颜色要黑?

2.为什么没有出现析Li,多余的Li源到哪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