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只要记住3句话就能控制

 茂林之家 2016-12-22

指导专家:黄建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指导专家:王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号:present-wired

现在人们经常在外吃饭喝酒抽烟,饮食方面也不节制,海吃海喝,所以有很多人四十多岁就患上了“痛风病”。说到痛风这种病,它多发于人体各部位,关节剧烈疼痛,那种痛不欲生的“痛”,让人非常苦恼。

在谈到痛风相关话题的时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黄建林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痛风还有另外一种别称,那就是“帝王病”。

在医学上,痛风被定义为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病人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制、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在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患有痛风,故又称痛风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

痛风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著名神经学家Thomas Sydenham首次详细描述痛风症状,但直到19世纪才知道痛风和尿酸之间的密切关系。1950年后,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的尿酸钠盐结晶以确定诊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方人的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例明显地增加,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东方人痛风发病率甚至高于西方人。当今中国大陆的痛风者比比皆是,痛风已不再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而成为一种新的文明病。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从痛了一次以后,就没有消停过。

为什么人得了痛风以后,病情就像决堤的水坝一样,总是控制不住呢?

原因很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三句话:没有管住那张嘴!没有多喝水!药物治疗凭主观!这三句话其实在日常生活里都是可以避免或者干预的。

痛风的缓解期很重要!

在慢性期,也叫做缓解期里,痛风患者的自我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控制不好的患者在后期都会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发生肾结石,这个可是个大事件,会缩短肾脏的寿命,导致人体器官受损。

所以,除了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维持血清尿酸值在正常范围以外,还需要考虑如何预防尿酸钠盐沉积造成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的问题。

缓解期要怎么保养和预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王健提醒广大网友,在缓解期,日常生活里保养和预防应该记住下面这3点:

首先,管住自己那张嘴

作为痛风患者,时常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刚得痛风的时候,一旦急性痛风控制了,好了伤疤忘了疼,觉得吃一点总没关系。一点,一点,又一点,逐渐得就管不着自己的嘴了,忘记了医生交待的饮食禁忌,等到第二次发作的时候才后悔莫及,重新做人。但是,人的忘性是很大的,如果长时间没什么事发生,警惕性就会下降,又会故伎重演。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是警惕性不强,而是本身就是嘴馋,没办法管住自己,那痛风反复发作便是家常便饭了。

第二,就是要多喝水

水是万物之源,更是痛风患者的治病良药。尿酸绝大部分靠尿液排泄,如果尿液不多,那尿酸排泄就无从谈起。

痛风患者每天要饮用3000毫升以上的水(其实,3000毫升不算多了,一般人没有痛风,一天也得喝上2000毫升水),对尿酸的排泄很有帮助,对于那些普通的高尿酸血症,完全可以通过喝水来纠正。

大量饮水,还可以稀释尿液,使得肾脏和尿路里形成结石的机率大大下降。所以说,护肾,就是要多喝水,经济合算又有效。至于喝那种水,一般来说碱性水最好,没有条件长期喝弱碱性水的人,也可以考虑多喝点纯净水,这个比较容易买到,或者家里装个净水机。

第三,科学的使用药物

并不是每个得了痛风的人都要长期服药,一般的患者通过多饮水、严格控制饮食就可以起到预防痛风发作的目的。

有以下情况的才需要进行预防性服药:

(1)痛风经常发作,病程很长;

(2)有痛风石的形成;

(3)肾功能不良的痛风患者;

(4)出现了肾结石。

上述这四种患者是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受损的现象或者有这方面的高位倾向,所以需要药物进行干预。

缓解期药物的干预,通常是针对尿酸的。我们知道,尿酸的代谢和遗传很大关系:有些人就是代谢异常,进食的不多,但是自己生成的多;还有些人是尿酸排泄异常,排泄的门槛太高。针对这两种因素,医生一般都会给患者服用促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呤醇)。

好了,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急性期痛风要消炎镇痛,慢性期要管住嘴、多喝水和科学用药。其中管住嘴和多喝水是非常经济有效的两个手段,看似容易,实则难做,大家多点毅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