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蛐蛐 杂谈

 昵称310096 2016-12-23

老虫痴在夫子庙闲逛,喜见老友互相客气寒暄一番。话锋一转方知老友去年玩蛐蛐"总成绩"不错,确实有水平值得一提。 


    玩虫人都知道现在虫不好玩,能把虫本赢回来那就是高手。咱老友早已花甲之年却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上网充电,尤其在研究各地蛐蛐品种优劣上胜人一筹。加上几十年玩虫功底和一手好芡,至今仍在斗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里透露一下去年老友的"有功之臣"多数是河南蛐蛐。具体地方 ,老友对一般玩虫的人从来不讲,有意对外保密。 


    闲话少说帖归正题,摘录与老友趣谈斗蛐蛐的事情,先讲老友的"将军"在场上遇到劲敌一个重口双木架飞机,帮花的朋友开始紧张,行家都知道此时蛐蛐芡不好就输。


    在看两虫前后动眉对方抢先下草,关键时刻离读秒只有五秒老友才动芡,其手法轻快无比观者眼花缭乱,看不出什么芡的门道,三下两下,虫瞬间张牙鼔翅欲斗。对方见此情况有点着急心慌意乱,不淡定反把上风虫芡毛无牙落败··· 


    另讲一事,老友在场上遇到我的朋友"小虫迷"和小陈带两条蛐蛐来斗,正好见面,应他们要求看一下虫给点意见,说实话只有一条蛐蛐能斗,是一条深色青黄,板牙长的好,大牌架蛐蛐真的不错,唯一不足就是虫色还未达到色干的要求,如果想斗现在也能斗,这个你们定。


    小虫迷说此虫牙大力沉勾过有把握,这样即来之则斗之就搏一下。于是乎三人确定此虫斗个五千,由老友芡虫。 


    简单描述两条蛐蛐斗性极強,下斗盆就开战,两虫势匀力敌难分上下。对方也是好蛐蛐已走两路,突然间两虫同时咬到麻经,各自团团转。对方虫转的快"全麻"有点烦,咱青虫是"半麻"转的慢好办,用草芡反向轻点前小爪改变方向"走两步"虫逐渐不转,慢慢把虫带正芡牙等待。


    此时敌虫似醒非醒有点乱两虫碰到面被青虫一嘴咬到获胜,小虫迷髙兴的说法师神芡果然名不虚传,此局贏在芡上不禁好奇的问,假如我们的蛐蛐是"全麻"那如何芡,老友笑曰芡随虫转,虫随草走,突然猛打"方向盘"来个脑筋急转弯······


    老虫痴听小陈叙谈虫事,方知去年朋友玩蛐蛐"总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一,未能把握虫最佳出斗时期和对虫品的认识。例,别人一条紫虫场上斗五百轻刀快马赢了,虫不错当时花八百买下。养一天后去斗一千大打获胜,十天后升级斗两千一个字输。和小虫迷合资玩的人像是"不懂公司"的,谈虫论战不靠谱,表现在选虫勾斗见打法留用时,尚没分清"吃重还重"和"玩命嘴"本质的区别。


    二,没有重视二相里面的蛐蛐。如一条青虫神色兼备不错,只因平头平项不用它闲在家里。咱看这蛐蛐漂亮青白趐罩腊光,拿去斗小花已胜五六场,但奇怪的事发生了,斗到第七场下斗盆遇敌虫,几次碰面就是不肯斗,草师也无计可施。


    当敌虫上前张牙欲斗时青虫视而不理,每次毫不惊慌擦肩而过(不是绕道而行)。补充一句,此虫饲养动态跟往常一样,怎么会突然就不打架呢,在此请问一下。 


    虫痴沉思片刻回曰,有一种蛐蛐中看不中用是天生不斗,俗称"文将军"这个你应该听说过。现讲此虫听描述象似青,实为"油青白"是指青虫的翅色油白,类似谱中"滑白"应早秋将此虫看嫩实老,如没玩过或初得此虫确实难辨。


    虫性胆大傲慢不驯,这虫虽已"金盆洗手"但将军风度依在,传闻将军宝光散去已是解甲归田时。 


    以上老朽一家之言当个"故事"听听而已。看到小陈迷茫不解的样子,只好接往讲那蛐蛐又称"令虫"是有道理的,请注意是有些蛐蛐到"节令"才开牙,反之过了节令,就闭口不斗有此一讲。开个玩笑拿此虫说事,蛐蛐素有兵将之称。何时收兵封将应是虫主的事情······ 


    虫友见面总会谈论有关蛐蛐的那些事,现摘录其中一个问题:“能把对手一口"咬昏"的蛐蛐,是否就是上品蛐蛐呢?”玩友对此各有见解也很正常,通过交流辨论得到结论是可信的,闲话少叙言归正题。 


    先抛砖"咬麻"与"咬昏"是咋回事,蛐蛐被咬的直打转,有人说咬到"麻经",蛐蛐处在半昏迷状态,应是"神经"出问题,这可复杂了!


    另一种说法是蛐蛐的牙齿没"神经",关键是牙单边受力过重,虫体失去平衡所至。唉!这难题老朽遇到也说不清,只好绕道而行去选择蛐蛐被"咬昏"的原因来说两句:"咬昏"是指有重口且留夾的蛐蛐,往往使对手招架不往尽力逃命,掙脱时力竭而造成被"咬昏"的现象。


    在实战中要看两边蛐蛐的品级与打斗中的表现来识別"咬昏"休克的真相··· 


    其一,两条猛虫"草上飞"未定步,上来就是重嘴把对手一口"咬昏"。那就要看是否是"真功夫"还是"咬巧了"。或者另一方虫受凉受湿用力过度,大腿已撑直肢爪抽筋动弹不得。这两种情况均有可能。 


    其二,双方牙力相当,久战中突然发重口把对方"咬昏"多数是虫脱力造成,也是"级别"的问题,友情提示:虫出土地点很重要,所谓"地区差"的因素不可忽略。 


    其三,两虫大打实力相当难分上下,最后以玩命嘴一口把敌虫"咬昏"休克,可谓胜敌一千自伤八百,遗憾此虫以后却难当重任,建议虫主封将为上。 


    一口能把对手"咬昏"的蛐蛐,虽好但只能是将材,并非上上品。有人要问什么样的蛐蛐斗法为上品,答曰是文口蛐蛐轻嘴重夾,吃夾还夾,优其是嘴里套夾的打法。


    以多年经验此类虫上场斗大花有把握,因这种蛐蛐多出于青门刚柔并济铁嘴钢牙,敌虫咬它如铁反倒受伤,它咬敌虫稍用力对方牙坏浆出。


    开个玩笑此虫与敌手打法犹如有老叟戏儿童,想不玩就一口解决战斗。两虫相斗虽在方寸之间,走八卦行太极,一进一退,攻守转换,牙如刀剑,一招一式,自有胜负之道,玩家细察蛐蛐打法欣赏精彩搏击之术······


素材:金陵长乐//編輯:小馬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