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清江是这样过冬至的。

 传闻汇总书馆 2016-12-23
    虹桥人叫鸡灯圆,在清江叫汤圆。
        每年冬至,清江家家户户都要做汤圆过节,在清江这是一个必过的大节。不同于虹桥的鸡灯圆个小,单一的甜味,水煮着吃,而我们清江的汤圆个大,甜咸随个人口味都有,每个下面还要垫一片文旦叶才能上锅蒸熟吃,清香软糯,能叫人一口气吃上好几个呢!
        我们做汤圆的同时还会祭祖,炒上几盘菜和一些点心一起祭先祖,老一辈还要点上蜡烛烧上香,斟几杯酒、烧些银纸、许许愿,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吃完汤圆就长一岁,在我们清江同样有这种说法。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家里祭先祖了,因为各家伯伯叔叔都会聚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谈天说地,小孩子们又可以前前后后跑着玩了。奶奶每次都会和二婆婆还有小姑们一起忙碌,杀鸡买肉,风箱灶火,香味从里间厨房一直飘到外面正间,嗅嗅香味都觉得能解馋了。我小时候跟随奶奶长大的,所以我时常在厨房里看着奶奶烧饭菜,觉得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这样的大祭祖,更是不能错过热闹的场面了。大人们都有自己要忙的事,又要顾着洗,又要顾着翻炒,还要时不时看看灶台下的柴火旺不旺。那这时,我在干嘛?嘿嘿,如果能抢坐到烧灶的位置,那对于来说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我会觉得自己也能像大人一样可以自己烧柴火了,殊不知只有把冷灶烧成热灶才能博得大人的夸奖那才叫了不起。无邪已无处可寻矣!
        
        摆上供菜后,我们小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被严于管教,不能胡说,不能乱动,否则就是对先祖的不敬,就得不到先祖的庇佑。祭祖的摆设物有牌坊,香炉,烛台,还有些什么都已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物品是我记忆深刻的。奶奶有一个银质的小酒壶,每次祭先祖都会拿出来斟酒,因为我很喜欢这个小酒壶,总觉得像电视里神仙饮酒用的酒壶,特别想往哪天奶奶能把这个酒壶给我和姐姐们玩过家家用。可惜奶奶对这个酒壶很宝贝,祭完祖就立马洗干净用袋子套着收起来。
         因为从小就是看着奶奶祭先祖长大的,所以我对奶奶祭先祖的一举一动都能烂熟于心。点香是不能用嘴吹灭的,而是要用另一只手上下摆动使火苗自然熄灭。拜祭的时候,神情要严肃,不能嬉皮笑脸,虔诚地发自内心地祭拜。捧香的时候双手要合紧,先对着桌前的先祖祭拜念词,鞠三躬,然后转身对着门外的天地祭拜念词,再鞠三躬。接着就把先前准备好的纸银元堆起来烧给先祖用,烧完后的纸灰是不能随便乱吹乱扫的,要停留在原地,过后奶奶才把灰烬清扫干净。那祭完祖的贡菜怎么处理呢?直接就坐下来吃吗,不对!供奉的地方和享食的地方是不同的。供完的东西都要收拾起来端回厨房,所有食物在锅里热一遍才能重新摆在八仙桌上供给叔伯伯们享用。吃供品也是有规矩的,都是男人堂上坐,女人一边候,我一个毛孩子还是个小姑娘家家的,更别提能上位了。要么奶奶取一个小碗给我夹些面夹些菜填饱肚子用,或者等叔伯们起身后我们小女孩才可以坐下来和几个女长辈一起随心吃。
        当然了,这些都是过去年代祭祖形式的缩影,现在家里的祭祖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我家昨天就做汤圆过节了,过去是我看着大人们忙碌,而今我已为人妇,什么都要自己学着做。汤圆的陷料婆婆准备的,我们俩一起包,供奉的菜都有我烧,婆婆就帮忙洗洗切切,虽然没拍烧菜照,但也有个趣事和大家分享。
因为年代不同了,几乎没怎么用大灶台烧菜,小时候也只是看看的份,从来没给我上手操作的机会。这次用柴火烧排骨的时候,差点就成女包拯了。灶台下的火候不好掌控,如果鼓风机开起来,火大了排骨容易炒焦,可是不开鼓风机,这小火苗又不给力,等我坐下来加柴开鼓风机的那一刻,小火星和柴灰一股脑吹向我这张老脸,差点就毁了姐姐这张脸了。。啊哈哈,还好姐姐我福大命大


姐姐就拍了几张做汤圆的照片,祭祖没拍,听说对先祖不敬我也就不拍了。以上是文字祭祖,大家有耐心就看看吧~

文旦叶:



咸馅:



面剂子:





咸馅汤圆:





甜馅汤圆:


甜馅加点猪肉和葱就能合口了





其实我做的和我婆婆的区别很大,她包的汤圆嘴特别长,我包的汤圆嘴细小。



出锅:



摆放:



一拳头一个,大吧:



尝一个咸馅的,我喜欢吃咸味的,特别好吃,姐姐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咸馅,哈哈



为了大家,姐姐勉强吃了一个甜馅的



最后小河边姐姐在清江祝网友们冬至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