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宗瑞老师讲诸泻心汤的对比和《伤寒论》168—171条

 周锦利lyszowjk 2016-12-23


姜宗瑞,男,1967年出生,执业中医师,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会员。深圳经方书院发起人。师承郭灿勋、吉建华、张大昌、黄煌、沈刚等多位名师。黄煌经方沙龙网站“经方实验录”版主(网名沙丘沙)。


在《黄煌经方沙龙》、《张大昌医论医案集》、《辅行诀传承集》、《经方论剑录》中任编委。2009年4月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经方杂谈》。论文《略谈神农本草经》被《中医思想者》收录。


2012年春应邀作为授课老师参加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省一附院主办,在井冈山举办的第十一界国际经方班,讲授《辅行诀与经方》。2012年9月,《再谈经方的用量》一文,在南京的全国经方临床应用研讨会上荣获二等奖。


擅长治疗:发热、咳嗽、痤疮、失眠焦虑抑郁、肿瘤等疑难杂症。


姜老师授课风格生动平易,注重学用相合,深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受众之欢迎。


书院的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大家晚上好!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诸泻心汤的鉴别和太阳篇的最后三条:176—178条文。


在讲诸泻心汤的鉴别之前,我先对太阳篇的上中下三篇做一下总结


太阳上篇主要是桂枝汤证,当然,前面有个提纲,我们说简单点不说那个总论,就是桂枝汤证和桂枝汤的加减以及合方,这是太阳上篇。中篇是麻黄汤证和麻黄汤的加味,以及汗吐下后的变证。这里说的汗吐下既包括误汗、误吐、误下,也包括正常的汗吐下的治疗。所以汗吐下后的变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误治,一个是正确的治疗也会有一些变化,这是中篇的内容。那么,太阳下篇是什么呢?太阳下篇是汗吐下后的危重症按照现代医学的分类法,中篇、上篇是门诊病例,下篇多半是住院病例,或者ICU的病人。


如果按照宋本的顺序看上中下三篇,这个还是比较清晰的,就是上篇是说桂枝汤的正证和加减、合方;中篇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加减、以及汗吐下后的变证;下篇汗吐下后的危重症。


下面开始谈诸泻心汤的鉴别。这几个泻心汤很相近,这是张仲景在玩精到,一味药的变化,就另起一个方名,这个需要大家学习时把工作做细一点。


讲鉴别之前,先讲一个概念:大泻心和小泻心的概念,也就是大汤和小汤的概念。张仲景的命名比较混乱,张仲景的大、小不是按照《汤液经法》固有的体制来的,给我的感觉是,张仲景把作用缓和的、平和的叫小,作用剧烈的叫大,比如大青龙、小青龙,大柴胡、小柴胡,基本是这样的。而《辅行诀》里的大小应该符合《内经》讲的七方的大小,它的小方是泻方三味药,补方四味药,这是小方。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三味、四味的是小方,六味、七味的叫大方


所以说,三黄泻心或者说大黄黄连泻心这显然是小方,而半夏泻心、甘草泻心、生姜泻心这几个是大方。小方是病机单纯,如果按泻心来说,就是实火心热,病机单纯的就用小方;病程久,病机复杂,除了有心热,兼脾虚的话,此时就用大方,大方在泻心的基础上加了泻脾的药。我说的这个泻脾是按照《辅行诀》的法度来讲的,如果按照我们通俗的理解,四逆汤之类的是补脾的、温脾的。这里说泻脾,大家可能不太习惯,按照《辅行诀》讲,干姜为主,味辛就是泻脾的,甘草、人参多的话,以甘味为主才是补。


下面,我们来看154条:

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两味,以麻费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这个方子是两味的泻心,如果按照后面有一个附子泻心汤,除了加附子,还加了黄芩,所以我认为这里是三黄泻心更好。而且在《金匮》里也有三黄泻心汤,是治吐血的,所以这个方我个人观点是应该有黄芩,所以习惯叫它三黄泻心汤。


这里的“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提示腹部比较软,这里的“濡”正好是和大柴胡汤的心下硬相鉴别。“关上浮”应该是浮而不太有力,浮而数的。这里的浮和小陷胸汤的“关上浮而滑”有点相近,也需要仔细的鉴别一下。小陷胸汤的脉“浮而滑”应该比这里的更实一点,除了有热,还有水饮,所以用半夏、瓜蒌来泻痰饮、水饮。


《辅行诀》的小泻心汤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心中跳动不安者方”。是用大黄、黄连、黄芩各三两,也是泡服。这里说的“心气不足”,按照《伤寒论》的讲法不太好理解,如果从《千金》的说法来理解,可做“心气不定”讲。可能“定”字和“足”字因为形似而误,作“心气不定”理解更符合机理。


《辅行诀》里的大泻心汤跟我们看到的《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甘草泻心有点不太相同。《辅行诀》中条文是这么说的:

大泻心汤: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满,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


 方:黄芩、黄连、大黄各三两,芍药、甘草、干姜各一两。


这个三黄泻心就是小泻心方里加了三味药,加了芍药、甘草、干姜。这里的甘草、干姜就是辛甘化苦来泻脾,甘草为主,是泻脾的药。芍药在这里是化味,按照《辅行诀》的讲法,大黄为咸药,黄连、黄芩为苦药,苦为泻心,大黄咸是反佐,是咸苦化酸的制度,所以芍药在这里是个化味。在小方里不用化味,大方里一般要加化味药。


《辅行诀》里的小泻脾汤实际是《伤寒论》中的四逆汤,除了甘草、干姜,还有附子,共三味药,从书中的意思,好像附子是泻脾的主药,也是味辛。在合方时,不用君药,比如泻心合泻脾时,就不用泻脾的君药,只取了干姜、甘草,加了一味化味——芍药,它是这么个制度,这是《辅行诀》的大泻心汤。


这个大泻心汤,对于一些顽固的口腔溃疡也是特效,我用过不少。有的时候网诊,症状不充足,患者只告诉我顽固的口腔溃疡,我有时就开这个方子,效果还是很好的。用量的话,这里的一两可以按照三克或者五克来计算。


从《辅行诀》来看,所谓的泻心是以黄连为代表的。苦泻嘛,是以黄连、黄芩为主,而且以黄连为代表,所以有黄连的基本上都称为泻心汤的代表。像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泻心汤也很相似,那些健脾补中的药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旋覆代赭汤没有黄连黄芩,所以它不叫泻心。


接下来,我们讲小泻心与大泻心的区别,也就是三黄泻心汤与后面诸泻心汤的区别。病情单纯,实热,体格壮实,病程短,用小泻心;如果病情比较复杂,实中又兼虚,病情比较长比较缠绵的,用大泻心。这种反复不愈的要用大方,在泻心的基础上,用泻脾的药,不用君药。


先讲三黄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的区别。三黄泻心汤,即小泻心,治实热。半夏泻心汤,从《伤寒论》来讲,是由误下来的,本来是柴胡证,被误下伤了中气,所以用了一个寒热错杂、攻补兼施的方法。除了泻心的芩连,还加了半夏人参干姜甘草。


河南中医学院的李发枝教授特别善于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白塞氏病,尤其是白塞氏病的口腔溃疡,临床重用甘草,用到24克,甚至更多。但是他发现有一类口腔疾病,西医的病名叫口腔扁平苔藓,用甘草泻心汤效果不好,必须用三黄泻心汤。他这个经验恰恰反映了大方和小方不能混用,该用小方的时候用了大方反而不行。从临床来看,药味越少越简洁,病情单纯的话,见效较快;越是大方,照顾的面比较多,越平稳。所以我们临床不要轻视这些四味三味以下的小方,这个用对的话往往立竿见影,小方是急方,他的作用比大方更迅捷。


《辅行诀》的大泻心汤也好,还是半夏泻心、甘草泻心也好,它的制度是很清晰的,按照五行的关系,《内经》讲“实则泻其子”,他是心火旺,除了泻心要泻脾。这里说的泻脾是从《辅行诀》来讲的,如果从后世理论讲,就是怕伤中气,用苦寒药要顾护中气,怎么讲都可以,但是古人有固有的法度,我们最好不要另立概念,这样会导致更混乱。


这个“实则泻其子”,换一个说法叫,“子能令母虚”,这个方法其实很巧的,我们看警匪片,黑社会对付警察对付不了的时候,就抓他的孩子,这是“实则泻其子”反面的应用。说到这儿,我就想到了项羽打仗的时候,打不过,抓刘邦的爸爸,说明他没有学过中医,没有学过《内经》《辅行诀》《伤寒论》,实则泄其子,抓他儿子可能有点顾及,抓他爸爸有什么用。


前面我们讲的是小泻心和大泻心的区别应用,下面我们讲大泻心之间的区别


先讲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的区别。因为在《伤寒论》中明明是柴胡证,误下之后出现了痞证,这时候柴胡汤,也就是小柴胡汤,不能再用了,而应该用半夏泻心汤。

其实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对比来看的话,差别不大,主要就是一个柴胡和黄连的区别。我们搞《伤寒论》搞经方,对药物的理解一定要以《本经》为主,因为邹澍、徐灵胎等很多人都说过,张仲景是按照《神农本草经》来的,所以我们不要按后世中药学的理解来理解经方,一定要以《本经》来。所以对柴胡和黄连,我们先看一下《本经》的主治。

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胃肠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黄连: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首先,柴胡是苦平,黄连是苦寒。野生北柴胡的特性是色黑质轻味香,它有清香气,古人讲是香彻云霄,它的意思是水中升木。本来他是一个轻清之药,但是张仲景用的时候是轻药重用,用了八两,重用之后从清宣之品变成了荡邪之品,所以《本经》说柴胡是:“去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好像就有了驱邪作用,所以我把柴胡就比作野战部队的司令员。


黄连,是苦寒,色黄质重,形如鸡爪。色黄入中土,味苦泻心火,所以徐灵胎说它是治水火相乱之病。再一个,它是形如鸡爪,这对我们有一个什么启示呢?过去北方的鸡是散养,散养的鸡如果有条件的话,它不吃死物要吃活物,所以他要用鸡爪拼命挠,找一些小虫子吃。所以我对黄连的特性有一些总结,黄连治一些隐匿之邪,就是隐藏比较深的邪气热气。在《本经》的主治里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本经》里的主治是,“治妇人阴中肿痛”,就是隐秘部位的一些热气,这个与鸡爪的形状有关,可以搜寻一些伏结比较深的热气,这是它的特点。


黄连是苦寒的,质重的,在《伤寒论》里恰巧是轻用,起码在半夏泻心汤里是轻用,只用一两,正好跟柴胡的轻药重用相反。轻药重用,是清中上焦的热,或者说让它走的比较缓慢。在《伤寒论》里,黄连阿胶汤黄连用的最重,用了四两,这个就是重药重用了。所以我们对黄连的使用,轻重如何把握呢?我们结合现代的观点,清心火的时候,黄连宜重用,清胃肠热的时候,黄连宜轻用。


通过这两味药的比较,轻用和重用,我们可以得出,小柴胡是偏于散外,以驱邪为主,他是通过驱邪来升提阳气的;黄连泻心是清上焦的浮热,是隐藏比较深的热,而且跟小柴胡相比的话,是中焦伤的比较厉害,因为他是被误下了嘛,本来是柴胡证误下来的。


小柴胡的医案我们就不讲了,大家都用的比较好、比较多,对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基本都掌握,我们讲一个半夏泻心汤的医案吧,这个基本是用原方的,没做什么加减。


这是东莞的一个出家的师傅,他的居士找我看过病,经别人介绍来的,40来岁左右的,比较瘦弱,个子不太高,胃病多年,在当地服药效果不好,他的胃痛是兼夹的,痛的不厉害,以痞满为主,大便时干时稀。


我根据他的舌苔是偏于黄腻的,脉象是有阳明、太阴的问题,阳明的热、太阴的虚寒,记得是给他开了一个半夏泻心汤的原方,比例是严格按照半夏泻心汤的原方用的,我记得黄连和黄芩是1:3的比例。


用了之后就从来没有复诊,后来介绍他看病的居士跟我反映说,大概吃了一个月就基本痊愈了。因为患者没有复诊,就没有看到具体的情况。这是半夏泻心汤的一个原方、原量、原比例的一个应用。


下面我们谈一下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的区别从病史来看,半夏泻心汤是误下之后的,生姜泻心汤是发汗之后的,大家知道,下后伤阴,汗后伤阳,虽然都有中气下陷,但是有伤阳、伤阴的不同。


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的区别主要是生姜和干姜的区别,因为在半夏泻心汤里干姜是三两,没有生姜,生姜泻心汤有干姜一两,但是有四两生姜。生姜泻心汤的症状有“干噫食臭”,就是北方人说的干哕,而且伴有食臭,是有酸腐之气的,这个从后世讲就是有食积,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用生姜呢?我们平时讲生姜止呕,止呕的作用是不错的,那它为什么能止呕呢?它不是降的,不是对峙的,而是横开的一味药。


我们先看一下生姜的原文,在《本经》上生姜干姜是同述,没有分开的,虽然以干姜为例,但是后面写着“生姜尤良”。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


这里“主胸满,主咳逆,温中止血”,这是干姜的作用;“出汗,逐风湿痹”,这是生姜的作用,仔细读一下条文还是很明细的。


下面我简单摘录一点《本经疏证》引用《齐民要术》《图经》和《纲目》的一些资料。“生姜:秋社前后,新芽顿长,状如列指”, 状如列指就是像并列的手指,“霜后则老,谓之宿姜,即母姜也”。秋社是立秋后几天,在《红楼梦》里面都有讲,我记不清了,就是立秋后没有几天。秋社前后的时候,新芽顿长,是突然长出来的,就像手指一样,所以我说它是横开,霜后就变老了,他说的宿姜也就是干姜。


生姜横开治疗上冲的作用是一个很巧的方法,古人没有这么笨,没有说你上冲我就重镇,这样的话就把身体当成了战场,即使能成功,也是不舒服。你上冲的话,我横开,横冲的力气自然就没有了,这是生姜止呕、止上冲的一个机理。这也涉及到一个上下,一个纵横上下的问题,古人很聪明,症状在这,可能病机恰恰没在这,你上冲,我就横开,并不是简单的对峙。


生姜跟干姜相比,我有个比喻,生姜是17、18岁的小伙子,干姜是离退休老干部,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他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生姜泻心汤重用生姜,是横开,以解上冲之逆,它的顺序是呕、痞、利;半夏泻心汤重用干姜,干姜是温中的,可以对峙下陷,它的顺序是利、痞、呕,而且是利和痞为主。


下面我们说一下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4两,在《伤寒论》原文中甘草泻心汤是被反复误下,中焦虚损得更加严重了,所以重用甘草是补中气的。在《伤寒论》中重用甘草的,除了甘草泻心汤,我们还知道有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等,都是重用甘草以补中焦为主的。


说一下炙甘草。《伤寒论》中的甘草炙不是我们现在的的蜜炙甘草,按照师爷张大昌先生的经验,就是甘草直接炒了之后的,外面稍微变点色,不要炒过了,焦了就不好了,他的意思是炼甘返苦,它可以避免中满的副作用。


关于补脾是以干姜为主还是以人参为主的问题,我师爷是有犹豫的,他在《处方正范》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以甘草为君,甘草为补脾的主药,后来他在我们看到的《张大昌医案集》当中,是以人参为补脾的君药的。其实对于张仲景误下之后重用甘草,以甘草作为补脾的君药的话,是完全说的过去的。


另外,我们现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中没有人参,这个应该是漏掉了,从它的机理以及各方面来讲,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掉人参,所以我在用甘草泻心汤的时候是用人参的。


这个甘草我们讲有温中补脾、甘缓的作用,其实古人的“甘缓”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和缓”,古人的缓是现在的救急的意思,所以吉益东洞说“甘草主急迫”,也是讲救急,《医古文》里讲淳于意说他“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这里的缓也是救急的意思。临床上,像是口腔溃疡的治疗,像桔梗甘草汤治疗吐血,也是用甘草来护膜止血,缓急救急。


我师伯范志良有一个验方,一味生甘草,生炒一下,打成粉,在农村经常有一些外伤,割破手、划破脚的那些,外用的话,效果极佳,这个我是用过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反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治疗外伤出血的方子——王不留行散,大家如果注意观察,王不留行散里面甘草的量是最大的,是十八份,比其他药明显重。这个方子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所以甘草外用它也有很好的止血护膜的作用。再一个,甘草如果是重用的话,可以有抗过敏作用与产生应激反应,很多方子我们重用甘草的话,有点像重用激素一样吧。

 

下面我们讲一个不以泻心汤命名的方剂,旋覆代赭汤。这个汤剂虽然不以泻心命名,但它的制度除了用旋复花、代赭石换代了半夏泻心汤方中的芩连,它的半夏、甘草、人参、生姜、大枣之类是一样的,所要放到一起来鉴别。从张仲景原文来讲,尤其要跟生姜泻心汤汤来鉴别。


生姜泻心汤是“干噫食臭”,旋覆代赭汤是“噫气不除”,这个噫气不除呢,更重。方子重用生姜,生姜泻心汤是四两,旋覆代赭汤是五两,从这个来讲,旋覆代赭汤证的上冲之势应该更加严重。这个呃逆可大可小,一般膈肌痉挛不碍什么事儿的,也是呃逆,但是张仲景的太阳下篇,我刚才讲了太阳下篇都是危急重症,所以张仲景这里指的应该不是一般的膈肌痉挛,而应该是危重阶段出现的呃逆,比如,像我们五脏衰竭的时候,都会出现呃逆。

旋覆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本经》说旋覆花味咸,临床上常常是特别苦,张锡纯老先生老家是河北盐山的嘛,他说他老家产的旋覆花是味咸的,软坚效果比较好,这也是一家之言。那我们现在味苦的旋覆花能不能用了呢?我们用后也有效果,所以它这个味咸有可能是尝到的味,也有可能是软坚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上对旋覆花有一段论述,“此以味为治。凡草木之味,咸者绝少。咸皆治下,咸而能治上焦者尤少。惟此味咸而治上,为中上二焦之药。咸能软坚,故凡上中二焦凝滞坚结之疾,皆能除之”,草木药味咸的少,一般味咸的都入下焦,入上焦的少,所以徐大椿对旋覆花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


旋覆花本来是个软坚散结、化痰行瘀的药,怎么《本经》说它补中下气呢?它是邪去正衰,跟我们后世讲黄芪补中益气,人参补中益气是不一样的。


代赭石:味苦,寒,主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本经》上说代赭石主治鬼疰,这个我们不太好理解,因为从唯物来讲不太好讲,就是它所谓的鬼疰就是阴邪,或者应该不叫阴邪,是阴分有热邪,因为它是苦寒的嘛,它的褐赤有朱砂的作用。

 

这个方子有一个疑点,原方里旋覆花三两,代赭石是一两,我发现临床很多医家,包括张锡纯,很少按照原方用量比例来用的。我临床用不主张大量用代赭石,因为它本身苦寒,但不会小于旋复花的量,起码是等量,比如旋覆花十克,代赭石也是十克,不会像后世很多医家,因为代赭石是石头药,就像用石膏一样三五十克的用。

 

这个方子我认为不单纯的是治胃肠的问题,如果按照《内经》来讲,“噫为心之气”,它还可以治很多心脏疾患。再一个,我们要把它扩大的话,古人讲咸能软坚,按照《辅行诀》讲,咸味补心,所以动脉硬化、血脂高等等很多都是它的适应症,不要局限于原方的“噫气不除”。说到旋覆花代赭石治疗心脏病,想到了我师爷有一个验方,煅石膏一两,肉桂五钱,代赭石也是五钱,这三味药打成细末,用浓汤水送下三钱,治疗心肌扩大等心肌病有神效。

 

喻嘉言先生说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神效,我临床也用过治疗噎隔,遇到一些食道癌的患者,治疗有短期疗效,但是长期疗效不好,所以我们遇到食道癌的这种患者可以用,但是不要用一个方子一治到底。很多时候我会配合养阴的药,比如地黄、麦冬,用六味地黄或麦味地黄,因为食道癌的患者极度消瘦,而且大便如羊屎,有很多阴亏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方子可以治到底的。

 

下面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诸泻心汤的区别三黄泻心叫小泻心,治的是实热,病机单纯;以半夏泻心汤代表的三泻心是大泻心,除了有心热、有脾虚,我们统统讲有中焦的虚损;旋覆花代赭汤,它是换了马甲的大泻心,除了治疗胃肠的疾患,还治疗心脏疾患,比如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等,有很广的适应症。这是诸泻心的一个区别。

 

下面我们谈谈《伤寒论》太阳篇最后的三条:176—178条。


 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这一条争议很多,很多注家在这一条上费尽心思的解释,但总觉得解释得很别扭。我的观点主要参考康平本《伤寒论》,它认为“此表有热,里有寒”是注文不是正文,所以主张“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我觉得这样更简单,也反映了它的一个适应症,不要被几个文字纠结住了。

 

最后一条178条是论述结脉代脉,这一条没什么可讲的,我们就重点讲177条。


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关于这个条文,它是“伤寒,脉结代”,陈逊斋先生补了三个字“解而后”,我觉得很有道理,补成“伤寒解而后”更符合临床,如果表不解的话,直接用地黄阿胶不太适合。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心肌炎有心率失常,西医讲有病毒介入史,之前有病毒感染,或者我们通俗讲的有外感、有肠炎,所以“解而后”三个字特别符合临床。

 

《伤寒论》是重阳的,经方都是重阳的,这个方子阴阳兼顾,所以说是一个大方。“心动悸,脉结代”是兼见的,如果单纯只是心动悸或者脉结代,就不一定适用这个方。单纯的心动悸,没有脉结脉,即我们说的单纯性的早搏,不需要用这个方,因为古人说过这个病不治的话,“百日必死”,所以这是个大病、危重病,肯定不包括我们说的生理性早搏。这个方是桂枝去芍药汤加减而来的,加了一些养阴的药,麦冬、地黄、阿胶、火麻仁。桂枝去芍药汤证是阳虚,加了一些养阴的药,炙甘草汤证是阴阳俱虚的。

 

方里地黄一斤也不是很大,张仲景说的很清楚,是一斤生地黄,不是现在的生地。现代的生地是跟熟地相区分的,古代的是新鲜地黄,那时候没有熟地,新鲜干了以后就叫做干地黄,干地黄才是我们现代的生地。他的生地黄是鲜的,鲜品的话三折一,三斤才算一斤,所以用一斤的话换算也就五两多,并不算特别大。


人参是补五脏,生地是填骨髓,麦门冬是续绝伤,是金生水,阿胶这个药呢,有老师提到过是补任脉,这是有道理的,我对阿胶的总结是,“以静制动”。为什么是以静制动呢?大家知道,熬阿胶是用山东阿井的水,阿井的水是一个地下河的水露出来的,地下河的水比重比较大,同样的水,比别人的就重几斤,这就是阴气重,或者从现代角度讲,含矿物质比较多吧。古代阿胶是牛皮驴皮一起用,现代人认为用驴皮比较好,驴的特点是好动,古人说“天上龙,地下驴”,它有这个动性、阳性,它跟阿井的水煮了以后,以静制动,我是这么理解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呢,阿胶是先天返后天。阿胶的主要作用是在于这个井水,而不在于什么皮,地下河流到由阴转阳的地方,所以井水就出来了。而且古人严格来讲是在冬至那天才熬制的阿胶,那是要进贡的。


火麻仁,《本经》说它是补中益气,这个补中益气跟旋覆花相似,是去邪后正生。火麻仁的特点是特别得黏,打了壳都分不出来的,特别得黏,古人用它来以黏制黏,肠胃里面有阻滞话,就用火麻仁来把它去掉。我们后世人讲炙甘草汤,过于强调火麻仁通便的观点,譬如有心脏病、心梗,大便秘结,火麻仁就用于通便。从原方来看,火麻仁不完全是通便,它是用来祛麦冬、地黄、阿胶的粘滞性,这是我对火麻仁的理解。另外火麻仁特点是说它补中益气,跟地黄相似,最拨地力,第一年种它以后,第二年不能再种,要三年以后才能长庄稼。它最吸地力,从这一点来讲,确实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下面我简单讲两个炙甘草汤的医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长话短说。


第一个是少女心律失常案。是我在友和出诊的时候我们医馆的一个小姑娘,二十来岁,有明显的心律失常,而且她月经少,当时我给她用了炙甘草汤,因为阿胶很贵,所以用的是常规的量,量不大。


用了一个月后,她去复查,查了以后说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原来有阴冷,就是阴道干涩,现在症状改善了。所以这个方子也是一个性保健药,因为她有好多养阴的药。


另外一个医案是比较危重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脑出血以后,在市人民医院住院,脑出血做了手术以后,并发肺部感染,在ICU住了两个月控制不了,最后医院动员他回家,等于医院是放弃了,回家以后找我出诊。


我的特点是,医院不愿意治的病,我都愿意去治。我去他家里看病,他不停地咳吐黏痰黏液,他的人是骨瘦如柴,皮包骨,本身还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他当时是不能说话的,我一把脉,发现有明显的心律失常,基本是二联律,隔一下、隔两下很明显。所以对危重病,我是很反对网诊的,如果是网诊的话,他只告诉你肺部感染,没有见到这个人你根本不会想到有这个病。


看了他这个人以后,加上他这个体质和脉,我直接就想到了炙甘草汤,加上他过去有类风湿关节炎,所以我就合上了桂枝芍药知母汤。当时就没管他的痰,因为主要是先救命。当时生地用的比较大,用了六十克,其他药正常量。


他吃了十天的药以后,心律失常正常了,精神体质都有改善,痰也减少了。后来继续服药以后,他的正气恢复了,痰反而有来复之势,我就在原方上加上一些去痰的药,像鲜竹沥、皂荚、桔梗等,这样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的症状基本痊愈,而且他的关节肿痛、脑梗的后遗症都明显改善了很多,也能正常说话了。


但是后来中断治疗了,因为他老伴也得病了,应该是腹水之类的病,比较严重,后来就没在我这里治疗。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个炙甘草汤所治疗的心律失常是一个虚证,至于实证引起的心律失常,汤本求真也提到过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治疗。所以大家要有所鉴别,不要说炙甘草汤就是治疗心律失常,一定要辨证。


关于地黄阿胶麦冬的应用,在《伤寒论》里面还有一个方,就是温经汤,至于温经汤和炙甘草汤的区别,今天我就不讲了,留给大家去思考,算是一个作业,大家思考以后,可以在群里讨论。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聆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