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之后聊城地区行政区划的沿革三

 公司总裁 2016-12-23

1949年聊城专区的行政区划

清代之后聊城地区行政区划的沿革三

平原省聊城地区

1949年设平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原省由中央直接领导。省人民政府驻新乡市。辖新乡、安阳二市及湖西、菏泽、聊城、濮阳、新乡、安阳等六专区。共辖五十六个县、一个矿区、五个城关镇。其中:

聊城专区1949聊城专区,专署驻聊城。辖聊城、堂邑、博平、清平、高庸、茌平、东阿(原东阿县黄河以西部分,驻桐城)、寿张、阳谷、莘县、冠县等11县及聊城城关区。1950年撤销聊城城关区,改设为镇。

濮阳专区1949年设濮阳专区,专署驻濮阳。辖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滑县(驻道口)、长垣、封丘等11县及濮阳城关区。1950年撤销濮阳城关区,改设为镇。1952年将濮阳、清丰、南乐、内黄、滑县、长垣、封丘等7县划归河南省(仍设濮阳专区);将淄县、范县、朝城、观城4县划归山东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将聊城聊城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2年的区划调整

    19521115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平原省,并将该省原辖的个专区二十九个县划归山东省,即聊城专区及其所辖聊城、博平、清平、高唐、茌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濮县、观朝、莘县、冠县、堂邑等14县;菏泽专区及其所辖菏泽、郓城、梁山、南旺、定陶、曹县、鄄城等7县;湖西专区及其所辖单县、城武、金乡、巨野、嘉祥、鱼台、复程等7县。

    1952年底全省计辖3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4个专区、140个县、2个县级特区、1个县级办事处、1个县级镇、22个市辖区。济南市依旧辖市、郊各六个共12个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共6个区和崂山办事处。烟台市辖第一至第四共4个区。其中:

聊城专区辖聊城、堂邑、茌平、清平、博平、高唐、馆陶、观朝、东阿、阳谷、莘县、寿张、濮县、范县、冠县、临清等16县和临清镇(县级)。专署驻聊城。

    1953年底全省计辖3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11个专区、1个工矿区、127个县,县级的特区、区、镇各一个及23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区、郊区各6个共12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沧口、四方6个区和崂山郊区共7个区。烟台市辖第一至第四共4个区。其中:

    泰安专区  辖泰安、东平、泗水、章丘、平阴、宁阳、新泰、莱芜、徂阳、长清、肥城、历城等12县。专署驻泰安。

    聊城专区  辖聊城、堂邑、寿张、高唐、馆陶、范县、茌平、阳谷、清平、冠县、濮县、博平、观朝、东阿、临清、莘县等16县和临清镇。专署驻聊城。

    1954年的调整重点在“市” 19548月撤销临清镇,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临清市,该市为省辖而由聊城专署督导。

    1954年底,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1个特区、127个县、28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区第一至第五、郊区第一至第五共10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 四方、沧口、崂山郊区共7个区。淄博市辖博山、周村、昆仑、杨寨、张店、洪山、黑山共7个区。烟台市辖第一至四共4个区。其中:

    聊城专区  辖临清市、聊城县、莘县、临清县、清平、冠县、高唐、博平、馆陶、茌平、东阿、堂邑、阳谷、寿张、观朝、濮县、范县等116县。专署驻聊城。

    1956年的区划调整

    1956年进行了建国初期全省第三次较大的区划调整,撤销了3个专区、24个县、1个县级特区、9个市辖区;与江苏省之间的省界亦有所调整。

    19562月德州专区原属的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齐河、恩县等七县和德州市划归聊城专区。

19563月撤消博平县、观朝县、堂邑县、清平县等。博平县划归茌平,观朝县南部入范县,北部入莘县,东北部划归寿张;堂邑县东部入聊城,西部归冠县;清平县西部入临清,东部归高唐。

    经调整后,1956山东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8个专区、104县、17个市辖区。其中济南市辖市中、天桥、历下、槐荫、郊区等5个区。青岛市辖市南、市北、 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及崂山郊区共7个区。淄博市辖张店、周村、淄川、博山4个区。烟台市下无“区”建制。其中:

    聊城专区 辖德州市、临清市和聊城、寿张、临清、高唐、莘县、夏津、武城、馆陶、 平原、德县、冠县、禹城、齐河、范县、茌平、东阿、阳谷等217县。专署驻聊城。

政区的大幅度撤并和恢复性调整(1958年至1976年)

1958年专(区)、县两级政区的裁减、合并

    经过建国初期的几次调整,全省行政区划格局基本趋于合理,本来可以而且应当稳定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再逐步适当地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情况和要求。但是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风潮中, 全省行政区划特别是专区和县两级进行了大幅度的撤销、合并,涉及3个专区、1个专级市、33个县,涉及面约占全省专区和县数的三分之一。

    19581212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泰安专区和菏泽专区。泰安专区原属的东平、平阴、肥城等县划归聊城专区;泰安市及莱芜、新泰、宁阳、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划归济南市。菏泽专区原属各县全部划归济宁专区。

    1229经国务院批准将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原惠民专区的属县除乐陵、 临邑、商河、济阳4县划归聊城专区外,其余各县均并入新设的淄博专区。原地级淄博市和地级烟台市降为县级市,分别由淄博专区和烟台专区管辖。昌潍专区所属之胶县、胶南2县和莱阳专区所属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同月同日还批准撤销泰安、博山、利津、阳信、滨县、齐东、桓台、定陶、济宁、嘉祥、滋阳、武城、乐陵、济阳、平阴、临清、馆陶、阳谷、莘县、东阿、禹城、德县、聊城、长岛、黄县、牟平、福山、莱西、乳山、潍县、临淄、临沂、沂南等三十三个县及设立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其中原原临清县辖区划归临清市。原馆陶县辖区划归冠县。原阳谷县辖区划归寿张县。原莘县辖区划归范县和冠县。原东阿县辖区分别划归茌平、寿张两县。原禹城县辖区分别区划归高唐、齐河二县。以原聊城县行政区域设立聊城市。此外还在同年4月撤销了济南市郊区,其辖区全部划归历城县。

1958年初山东省人民委员会重新界定了专署的性质。本来规定专署为省的派出机构,并非一级正式的政府机构,因而可称之为准政府机构。专署所对应的行政建制──专区也就不是一级行政区,而可称之为准行政区。但过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和一些历史原因,专署在省和县之间实际上担负着一级政府的任务,专区在实际上也就成为一级政区。名义上的省、县二级制变成了实际上的省、专区、县三级制。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122制订了《关于改变专署的性质任务和调整机构编制》(草案),这个文件重新强调要使专署真正成为省人民委员会派出的督察机关。其任务是代表省人民委员会督促检查和指导所属各县的工作。与此相应,省人委直接领导县、县人委直接对省人委负责。专署机构的编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精简。

    经过大幅度撤并,到1958年底山东省计辖两个地级市、十个县级市、六个专区、七十一个县、一个县级人民公社、十一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专区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寿张、平原、临邑、夏津、冠县、商河、肥城、茌平、齐河、东平、范县共三市十二个县。专署驻聊城市。

1959年至1965年的恢复和调整

    1958年行政区的撤并,有的已被历史证明是合理的,一直比较稳定。但总的看这种大面积的撤并,在相当一部分专、县打乱了历史形成的稳定的区划格局,甚至打乱了一些自然地理和经济区界限,形成一批有悖于自然和区划规律的大专(区)大县,不利于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日益凸显。从1959年开始对全省行政区划逐步进行了恢复性调整。

    195912月撤销济南市市中区,其原辖的10个街道办事处,普利门以东的两个划归历下区,以西的8个划归槐荫区。同时设立济南市市东区,其辖区为历下区以东、郭店以西地区。其它与1958年相同。

19601月商河县更名为乐陵县。3月,析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和汶南、城关、宫里3处公社各一部分地区,设立新汶市(县级);市机关驻孙村;该市由济南市管辖。撤销东平县,设立平阴县,以东平县的东阿、接山、夏沟、兰花店、孝直、大羊、平阴、城关、水河及长清县的孝里等公社为平阴县的行政区域;原东平县的彭集公社和须城公社东部划归汶上县;平阴县初属济南市管辖,旋于同年4月划归菏泽专区。撤销长清县,分别划归平阴、肥城、历城三县。同年4月聊城专区所属肥城县划归济南市;乐陵、临邑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9606月恢复济南市市中区。

    1960年底全省计辖两个地级市、十三个县级市、七个专区、七十个县十一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专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夏津、范县、齐河、平原、冠县、寿张、茌平等三市八县。专署驻聊城市。

1961是恢复性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恢复了三个专区,近三十个县,一些市、区也有调整。5月撤销济南市市东区,划归历城县。9月恢复德州专区。同年7月恢复长清、滨县、沂南、临沭等4县建制;10月恢复禹城、陵县、武城、济阳、商河、莘县、馆陶、阳谷、东阿、定陶、嘉祥、黄县、莱西、福山、乳山、桓台、高青、利津、阳信、潍县、临淄、东平等22县。同时设立兖州县和崂山县。以上复置和增设共达28县。

以原莘县并入范县和冠县二县的行政区域为莘县行政区域;以原馆陶县并入冠县的行政区域为馆陶县行政区域;以原阳谷县并入寿张县的行政区域为阳谷县行政区域;以原东阿县并入茌平、寿张二县的行政区域为东阿县行政区域;以平阴、汶上二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东平县行政区域。

    1961年调整后,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9个专区、98个县、18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专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和高唐、莘县、茌平、东阿、馆陶、阳谷、寿张、冠县、范县等29县。专署驻聊城市。

19633月撤销聊城、临清、菏泽、临沂、泰安五个市的建制,恢复聊城、临清、菏泽、临沂、泰安五个县的建制。全省共辖4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9个专区、105县、17个市辖区。

19649月将山东省范县、寿张两县金堤河以南和范县城附近地区划归河南省管辖,省界具体划法为:山东省寿张县所属跨金堤河两侧的斗虎店、子路堤、侯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13村仍属山东省管辖;范县所属的金堤以北的范县县城及金村、张夫二村划归河南省管辖。除此以外的地区划归山东省莘县;山东省聊城专区所属范县的建制则划归河南省管辖。同年10月撤销寿张县,分别划归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

    本年度调整主要涉及聊城、济宁两专区。济宁专区辖110县,增加鱼台县;聊城专区辖9县,减少寿张、范县两县。全省辖4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9个专区、104县、17个市辖区。余无变化。

    1965年省界作了较大的变更,涉及河北、山东两省的10个县。经国务院于同年312日批准,其中:

    将山东省馆陶县建制连同该县所属卫运河左岸的杨草厂、邮寨、王二厢、西魏僧寨、滩上、陈路桥、房儿寨、东河寨、南留庄、王桥、西芦里、寿山寺、南徐村、前市庄、柴庄、柴堡、浅口、陈范庄、东卜村、刘沿村、西馆陶、马头等22个公社共248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该县其余部分分别划归临清、冠县两县。

    将山东省临清县所属运河左岸的李庄、修子埠、下堡寺、张三寨、摇安镇、窦庄、后张八庄、吕寨、姚楼、魏庄、大十二里庄、黑庄、老官寨、单屯、枣园、北三里、南三里(不含胡家湾村)、东水坡、史洼、仓上、童村、刘庄、尖冢、(不含冯圈、杨圈两个村)、指挥墓、卢庄、黎博寨、秦白池、龙潭、东台庄等29个公社和城关区卫运河左岸的河西南大队、河西北大队、半市街、临卫街,共290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设立临西县。临清县建制仍保留在山东省。

    经调整后1965年全省计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9个专区、107县、17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专区 辖聊城、 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临清、冠县等8县。专署驻聊城县。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行政建置(1966年至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级政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多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无暇顾及行政区划的调整,这一时期区划变动次数较少、幅度较小,呈现出一种相对停滞的状况。另一方面,经过1959年至1965年的恢复和调整,就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说,全省行政区划的总体格局大致趋于合理,相对稳定一段时间也是自然的。这期间也有一些变动。涉及全省性的有两点:

    19672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 行政单位即一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机构是广义的行政区划概念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行政单位的更名也属于行政区划变动的范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初为党政合一,1971年中共山东省委恢复后则成为全省的行政机关。 但根据1975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省“革委”既是省人民政府,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行政体制。根据197835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不再是其常设机关。

    同年7月将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等九个专区更名为“地区”,地区设立地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地革委)。专区改为地区,行政单位由专员公署改为地区革命委员会,虽然不涉及行政区域范围的增、缩,但却是一次重要的变化。地区革命委员会是一级政权机关,前期是党政合一的,后期各地区建立了中共地委,则地革委成为行政机关,根据全国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规定,山东省各地区革命委员会既是本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也是本地区人民政府。于是它就不再像1958年初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所规定作为省的派出机构那样,而成为独立的一级政权机关,地区也就由准政区变为省、县之间一级正式的行政建制。

在此期间与河南省和江苏省的省界分别作过一些小的调整。河南省南乐县的杨寨、东节、寨节3个村划归山东省莘县管辖,山东省莘县的前任屯和后任屯两个村划归河南省的南乐县管辖。

山东省的莘县与河南省的南乐县分别于19647月和19668月交接完毕。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国务院1964815《对解决冀鲁豫皖苏有关边界水利问题的协商意见的批复》精神于19669月报内务部、水利部备案。

    经上述变动,山东省管辖范围由1965年所辖4个地级市、9个专区、5个县级市、107县、17个市辖区变为管辖4个地级市、9个地区、5个县级市、106县、19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莘县、茌平、高唐、冠县、阳谷、东阿、临清等8县。

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1977年至2000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1977年至1981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初期,百废待举,还来不及对行政建置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或恢复性的调整,其中:

    19791224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将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系山东省国家行政机关。

    197875决定将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惠民、德州、聊城、菏泽等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底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806119811226陆续将全省91县的党政机关驻地通名改为镇。经上述变动后, 全省自197811月至1981年各年度行政区划均大致相同,即辖4个地区、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106县、21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 莘县、阳谷、高唐、临清、冠县、东阿、茌平等八个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县。

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上)(1982年至1989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则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作用,从80年代初开始了地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建设过程。

就全国而言,1983年开始进入设市热潮。山东早在1982年就进入了市制建设的新阶段。1982年全国新设市12个,山东一省即占4个。

    1982全省共辖9个地区、5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104县、24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莘县、阳谷、冠县、东阿、茌平、临清、高唐等八个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县。

1983年全省有三个地区、六个县改建为市,另有三个县和三个县级市改建为地级市下的七个区。

同年8月撤销聊城县,恢复聊城市;撤销临清县,恢复临清市;撤销菏泽县。

1983年全省共辖6个地区、8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95个县、31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87年是变化较大的一年,有一个市升级,五个县整县改市、撤并或设区,两个县级区撤销合并。4月撤销济南市郊区和历城县,设立历城区,以原历城县和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之行政区域为历城区行政区域;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七贤镇划归市中区,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姚家镇划归历下区。

1987年度全省辖5个地区、 10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86个县、33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二市六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881989两年建制和隶属关系的变更,至1989年底全省共辖5个地区、11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78个县、34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二市六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地(区)县改市、以市带县体制的逐步确立(下)(1990年至2000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省有济宁、潍坊、烟台、泰安4个地区改为(地级) 市,新设了东营、威海、日照3个地级市。

整县改为县级市的有泰安、新汶(后并入新泰)、聊城、临清、临沂、菏泽、莱芜、新泰、日照(后升为地级市)、青州、曲阜、龙口、胶州、莱阳、诸城、莱州、滕州、乐陵、文登、荣成、平度、即墨等22个。

    1992年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变化较大的一年,这一年有一个县级市升为地级市,一个地级市设区带县,4个县整县改市。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10月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以上4市均为县级。

    1992年底全省共辖5个地区、 12个地级市、28个县级市、70个县、37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26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94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行政建置变动最大的一年,有两个地区改为地级市,撤销四个县、两个市,分别改设为县级市或市辖区,部分市辖区作了调整。

    1994年底全省共辖3个地区、14个地级市、32个县级市、63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

    聊城地区 辖聊城市、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莘县、冠县、阳谷等二市六县。地区行署驻聊城市。

1997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撤销县级聊城市,以原县级聊城市行政区域设立聊城市东昌府区及个别县市的乡镇村的隶属有所调整外,无大变化。

    2000年底全省共辖17个地级市、47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1个县。其中:

    聊城市 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和高唐、茌平、东阿、阳谷、莘县、冠县等共一区一市六县。

全省总计十七个地级市、139个县级政区。其中,市辖区和县级市占县级政区的56%强。至此,山东省基本上形成了有条件的地区改地级市、有条件的县改县级市或市辖区、以地级市管县(县级的市、市辖区)即所谓地改市、市带县的行政建置体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