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超切面,对于一个心超初学者而言,有些陌生的不知所措;而对于一个合格的心超医生来说,早已熟悉的无需多言。毫无疑问,切面是心超医生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每一个切面的完美呈现,除了病人的自身条件受限外,更多的是需要多年的手法练习和实践,是对心脏解剖的空间结构、毗邻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想象。
高手检查心脏,在探头的按压、旋转、倾斜、滑行间,转瞬之间就可能变换出若干不同的切面,让旁观者眼花缭乱,能真正做到“心有所想,图有所示”,达到心随意动的境界。
心随意动,随心所欲
心腔内的结构、心脏的搏动、血液的流动等等,都是通过那一帧帧的切面得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同的声窗,对应着不同的切面,不同的切面,也对应着不同的观察内容和重点。探头的方向和角度的偏移,会导致切面的极大变化,当然,这些演绎出的切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观察心脏的角度和视野。 因此,针对不同的病人,在熟谙常规心超切面的基础上,琢磨体会,真正了解超声切面图像所对应的解剖结构,然后,手随图动,才能演绎出更多的、更丰富的其它心脏超声切面图像。 标准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左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四腔心切面。
衍生出的切面:胸骨左缘的心尖切面、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左心耳切面、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切面。
胸骨左缘左心长轴切面
 心底短轴切面:左心耳亦可在此切面上显示

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胸骨左缘四腔心切面
 胸骨左缘的心尖切面:在胸骨左缘左心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向心尖方向滑行,即可显示左室心尖部 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在胸骨左缘左心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稍向下倾斜并顺时针旋转 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在胸骨左缘左心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稍向上倾斜并顺时针旋转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切面:在心底短轴切面的基础上,让患者进一步左侧卧位并将探头稍向前倾斜
标准切面:四腔心切面、二腔心切面、左心长轴切面、五腔心切面。 衍生出的切面:四腔心下切面、肺动脉主干长轴切面。
 心尖四腔心切面
 心尖二腔心切面
 心尖左心长轴切面
 心尖五腔心切面
 心尖四腔心下切面: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稍向下倾斜 心尖肺动脉主干长轴切面:在心尖五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再稍向前倾斜
标准切面:四腔心切面、双心房切面,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腹主动脉长轴切面。 衍生出的切面:胸骨左缘的其它切面在剑突下也可以做出来。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双心房切面:在剑突下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逆时针旋转约45度
衍生出的切面:右上腔静脉长轴切面、永存性左位上腔静脉切面。
 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上窝与水平线呈15度角,左低右高,指向下方
 胸骨上窝右上腔静脉长轴切面:在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稍指向右侧
 永存性左位上腔静脉切面:在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基础上,将探头向左前方倾斜
 技巧(1):胸骨左缘,从左心长轴切面到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再回到左心长轴切面,再到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该手法可以快速观察四组瓣膜的结构、活动、血流,了解右心的大小,以及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交叉关系,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前方等
 技巧(2):先做到标准的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然后将探头向左下方滑行,即可得到心尖的观察切面
 技巧(3):先做到标准的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再将探头顺时针旋转45~90度,得到心底短轴切面
 技巧(4):先做到心尖四腔心切面,再将探头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心尖二腔心切面,再将探头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心尖左心长轴切面 心尖四腔心、二腔心及左心长轴切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左室短轴之间的关系 技巧(5):先做到心尖四腔心切面,再将探头前倾做到心尖五腔心切面,再将探头前倾做到心尖的肺动脉干长轴切面。此手法可观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交叉关系,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前方
 技巧(6):先做到心底短轴切面,再将探头稍向心尖方向倾斜得到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再将探头稍向心尖方向倾斜得到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再将探头稍下移得到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本文分别从四个常用心脏超声检查的声窗角度,介绍了标准切面及其衍生出的切面。当在胸骨左缘未能扫查到心脏或仅扫查到部分心脏,则应该考虑到右位心的可能,而从胸骨右缘的声窗检查心脏。 心超切面,是解剖与物理空间通过检查者心、脑、手的配合,而呈现在显示屏上的完美融合。熟悉心脏的解剖结构,发挥丰富的空间想象力,结合娴熟完美的手法,做好心超切面是对心超医师的基本要求。
心超切面是心超医师诊疗的前提,也是心脏疾病诊断的基础与根本。因此,熟练掌握心超切面检查技巧,了解切面对应的心脏解剖关系,对心超医师捕捉心脏疾病的各种信息,避免漏诊误诊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申明:超声图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杨好意教授提供,文字为作者原创,未经本人许可,均不得盗用!
超声俱乐部会员原创《心超笔记》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