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鉴定古玩时,这些行话您可听得懂?

 天宇楼33 2016-12-23


所谓“隔行如隔山”,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它独具特色的文化,单从语言看,便可见一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话”。

“行话”说白了就是行业群体为了方便沟通、交流、辨识身份、保守商业秘密因素而逐渐衍生而来的独具特色的半暗语型的词汇。

行话很短,但是却饱含深意。同行之间相遇,拿出东西,不需多言,便胜却千言万语。内行人聊得不亦乐乎,外行人可能仍是一脸懵逼的状态。所以说,想融入一个新的圈子,语言通了很关键!


拿到一件东西,我们自然要先看这件东西的品相

品相是品质与外相的意义,品相体现了一件藏品的外观工艺和内在质量的优劣程度。品相的好坏往往决定了该件藏品的价值。

说一件东西很正宗,很可靠,通常会用到“至尊”这个词。比如说:“东西绝对至尊。”或者也可以说:“侬这件古玩不至尊。”


在看一件东西时,无论是真假,都不会直接说,而是也有特定的词语。

开门,用来评价一件无可争议的真货(在玉器及钱币收藏里也经常用到'开门'),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开门”是钱币学中的一个术语,也叫“开门见山”,意思是说某枚钱币的形制、工艺、文字及锈色和包浆(氧化层)都很自然和舒适,具备了真钱所应有的特征,也就是俗语说的“一眼货”,亦即“打开门(钱)就看见山(真钱的特征)”。

有一眼,指物件看起来像是老的,但是并不完全确定。

一眼假,指那些一看就知道是假货仿品的物件。

扎眼,指假货仿品呈现的状态让人看着感觉不对。

妖气,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为了做旧而残留下的色、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称为“妖气”。妖邪手法的狡诈,常常会让人上当受骗。

妖怪,指具有一定迷惑力的赝品,也指某些改头换面的作伪品。人们在使用时,常说:“这件东西是妖怪”。有时干脆说:“妖怪”,还有时更干脆,只用一个“妖”字。


包浆,指真品古玩特有的、历经岁月生成的一层自然温润的独特光泽。不同传承条件下不同材质的物件,会有不一样的包浆。

皮壳,特指某些种类的物件由于历经岁月产生的浑厚特殊的包浆,多用于家具、竹、木、牙角等杂项。但有些古玩不**惯讲“皮壳”,例如瓷器、绣品、古籍版本、珠宝等。

以下这些行话也是经常会听到的: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今玩:现代制作的收藏品;

到代:收藏品达到一定的年代,或称“够年份”;

高仿:做旧做的好;

做旧:新货做伪;

判眼:做的不好;

下蛋:则专指复制品;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称“火光”;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天书:重要的鉴定专著;

掌眼:购买古玩时,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把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