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运刀三要素

 lj0279 2016-12-23

 

        一、执刀松紧

        执刀松紧是根据石质的软硬、线条的深浅而决定的。石硬、线深运刀力量强,则要执紧些;反之便可松些。执刀过紧,费力,灵活程度差。总之,只要能顺畅运刀,便是最合适的执刀力度。

 

        二、运刀速度

        运刀的快慢决不是技法和功力的体现。艺术与文学不同,前者是看结果,后者是读过程。欣赏和品评一方印章或一件书画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是根据作品的艺术性,而决不是创作过程的长短。有些爱好者常炫耀自己,刻一方印只需数分钟。这是对创作效果与运刀速度关系的错误认识,只能说明他创作的草率。古今成功的篆刻家,在创作上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有时为了创作一方精品,屡刻屡磨数次或十多次,都是常有的事。这种例子在古人的印款中就能见到。当然,刻印速度的快慢也是存在的,它是与各人的性格相吻合的。

 

        三、补刀

        一方印刻好后,仔细审视,发现有不满意之处,稍加修饰,补上一二刀或数刀,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允许的。古人“刻印一气呵成,不得修补”的说法也不一定准确。我们从吴昌硕、齐白石的印作中,就可发现修饰补刀的端倪。古今篆刻家中,刻印从不补刀者恐怕是没有的。“大胆入刀,细心收拾”就是证明。补刀一定要慎重,否则会造成笔画臃肿或失神,画蛇添足,而使作品毁于一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